据澎湃新闻报道,此前,我国单管输气量最大的天然气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将实现全线贯通。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我国四大能源战略通道中东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5111公里,是继中亚管道、中缅管道后,向中国供气的第三条跨境天然气长输管道。据央视新闻报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后,年输气能力将提升至380亿立方米,达到最高水平,估计可以满足1.3亿户城市家庭一年的用气需求。
这条管道说白了,是中国和俄罗斯合伙修的。俄罗斯那边从东西伯利亚的科维克金气田和恰扬金气田出发,往南走,穿过伊尔库茨克州、萨哈共和国和阿穆尔州,最后从海兰泡到了咱们黑龙江的黑河市。俄罗斯这段管道叫“西伯利亚力量”,长度有3000公里,早在2022年底就打通了。咱们中国这边的工程也不小,5111公里!其中新修了3371公里,另外1740公里是之前的管道整合上来的。这条线从黑河一路南下,穿过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横跨九个省市。
天然气管道(资料图)
实际上,关于中俄天然气合作,一直是外界关注的话题。就在不少人以为“中俄哈天然气管道项目”基本敲定时,中方给出了否定答案。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最近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在一次媒体采访中表示:通过哈萨克斯坦天然气管道向中国输送俄罗斯天然气是不现实的。目前,俄中之间只有“西伯利亚力量一号”在稳定供气,而“西伯利亚力量二号”因涉及蒙古、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于是俄方想出借助中亚已有的中哈管线网络,把西伯利亚的天然气输送到中国。
但张汉晖大使指出,该方案并不可行。目前,途经哈萨克斯坦的相关管道已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其中,中国 - 中亚天然气管道的ABC三线设计年输气量为550亿立方米,如今已无富裕运力来转运俄气。即便通过技术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运力,可中哈正深化能源合作,未来若从哈方进口天然气,也会优先考虑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并未给俄方预留运输空间。若俄气也要从中亚入境,中国就需耗费巨资和数年时间新建管道,成本过高,国内运输距离也过长。
天然气管道(资料图)
当前,中国通过“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和中哈边境的其他输气管道,已经获得了充足的天然气供应。因此,在现阶段,中国似乎更倾向于优化和整合现有资源,而非急于启动新的重大项目。此外,中国目前正通过多元化的能源进口渠道,来保障能源安全,不仅注重来自俄罗斯和中亚的天然气供应,还积极拓展与中东、非洲等地区的能源合作关系。而这种策略也能帮助中方,降低对单一供应源的依赖。
当然需要补充的是,中俄天然气管道2号线之所以迟迟谈不拢,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价格,中方坚持以亚洲现货价格为基准,而俄方自然希望价格再高一点,从而将欧洲市场上的损失,从中国市场“找补”回来。因此,中俄在新天然气管道路线问题上,是存在各种考量和博弈的,俄方的心思显然比较多,当然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国际关系的本质就是利益关系,但中国也同样会坚持以本国的利益为主导。
天然气(资料图)
因此,中方正在考虑第二条线路,即在“西伯利亚力量-1”的基础上进行延伸,从黑龙江那边直接接入俄罗斯天然气管道。这样一来,不仅不会受制于人,还能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对俄罗斯来说,也是好事一件,毕竟俄方目前已经切断了与欧洲的合作项目,自然不会放弃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当前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合作已经不止是单纯的管道项目,更是两国在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做出的有利于两国乃至全球发展的正确选择,甚至可能成为反抗美国霸权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