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国号的选取也颇有渊源。本文将梳理南北朝时期宋、齐、梁、陈以及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九个主要政权的国号由来,揭示其背后的历史逻辑和文化内涵。
南朝四国国号传承南朝四个政权——宋、齐、梁、陈,其国号均源自开国皇帝在前朝的封爵。这种“爵位即国号”的传承方式与曹魏代汉、西晋代魏一脉相承,也为后世王朝所效仿,成为一种惯例。
刘宋: 刘裕于418年被东晋封为宋公,419年晋升为宋王,并在420年取代东晋称帝,国号宋。刘裕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该地属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疆域。
“宋”这一封号及国号,既体现了地域渊源,也预示了刘裕的帝业。为了与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区分,史称刘裕所建王朝为南朝宋或刘宋。
南齐: 萧道成于479年被刘宋封为齐王,后取代刘宋称帝,国号齐。据传,刘宋朝廷最初欲封萧道成为梁公,但有人告知萧道成谶语“金刀利刃齐刈之”,其中“金刀利刃”指刘宋国姓“刘”(繁体字“劉”,可拆分为“刂”和“刀”),“齐”则预示了刘宋将被取代。
萧道成遂请朝廷改封为齐公,并最终以“齐”为国号,似有应验谶语之意。为与北朝的齐朝区分,史称南齐或萧齐。
南梁: 萧衍于502年被南齐封为梁王,后取代南齐称帝,国号梁。据载,当时流传歌谣“水丑木为梁”,道教大师陶弘景亦根据图谶得出“数处皆成梁字”的结论,并将此告知萧衍。
萧衍遂由建安郡公改封为梁公,并最终以此为国号,史称南朝梁或萧梁。
南陈: 陈霸先于557年被萧梁封为陈公,后晋封陈王,最终取代萧梁称帝,国号陈。陈霸先祖籍颍川,该地属春秋时期陈国,且陈霸先自称是陈国王室后裔,因此被封为陈公、陈王,并最终以“陈”为国号。
陈朝的国号与国姓相同,这在中国历史上较为罕见。
北朝五国国号更迭北朝五个政权——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其国号选择也各有其历史背景。
北魏: 拓跋珪于386年由代王改称魏王,398年称帝建国。关于国号,当时曾有争议。
有人主张沿用先前的国号“代”,也有人认为应以“魏”为国号,因“魏”寓意美好伟大,且是“神州上国”之名(学者认为此“神州上国”指曹魏)。最终,拓跋珪定国号为魏,并告知东晋朝廷,意在表明自己是曹魏的合法继承者。
然而,仍有许多人私下以“代”作为国号。为与曹魏及之后的东魏、西魏区分,史称北魏。
东魏、西魏: 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国均以“魏”为国号,以示自己是北魏正统的继承者。东魏定都邺城(今河北临漳),位于东部,故称东魏;西魏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位于西部,故称西魏。
北齐: 高洋于550年被东魏封为齐王,后取代东魏称帝,国号齐。高洋是渤海郡条县(今河北景县)人,该地属战国时期齐国疆域,因此被封为齐王。
为与南朝齐区分,史称北齐。
北周: 宇文觉于557年被西魏封为周公,后称帝,国号周。宇文觉之父宇文泰掌权期间,曾根据周礼进行官制改革。
宇文觉被封于岐阳,此地为周朝兴起之地,因此以“周”为封号,并最终成为国号。为与先秦时期的周朝区分,史称北周。
南北朝时期国号的选取,体现了统治者对历史传承、地域文化以及政治 legitimacy 的重视。他们通过将封号转化为国号,强化了自身与历史的联系,并以此来宣示政权的合法性。
这种做法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王朝的国号选择。
隋朝的国号在历史上独一无二,其来源与杨坚的爵位密切相关。杨坚的父亲杨忠被北周朝廷封为随国公,后杨坚承袭爵位,并进封为隋王。
这个“隋”字并非我们今天看到的隋朝的“隋”,而是“随便”的“随”。该爵位源于西周时期位于今湖北省随州市一带的诸侯国——随国,北周在此地设有随州。
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后,按照惯例,需以前朝封爵名为国号。然而,“随”字有跟随、跟从之意,考虑到西魏(21年)和北周(24年)的短命历史,杨坚自然不愿重蹈覆辙。
“随”字的偏旁“走之”也被认为有不吉利的寓意,象征着立足不稳,气运流失。
在遵循传统与规避不祥之间,杨坚巧妙地将“随”字的“走之”去掉,创造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隋”字作为国号。值得一提的是,杨坚之前的封号“随”字本身就存在省笔写成“隋”的用法,因此这一改动也显得顺理成章。
可惜的是,即便改了国号,隋朝依然没能摆脱短命王朝的命运,仅存在了37年,虽比前两代稍长,却仍未逃脱历史的宿命。
唐朝国号的渊源唐朝的国号来源于李渊被隋朝册封的唐王爵位。李渊的祖父,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虎,在北周建立后被追封为唐国公,其子李炳袭爵。
李炳去世后,李渊继承爵位,并在隋末被进封为唐王。
北周追封李虎为唐国公的“唐”字有何含义呢?据陈寅恪先生考证,李唐先祖并非出自陇西李氏,而是赵郡李氏的破落户或假冒者。通常情况下,封号的选取会优先考虑最初封地所属或邻近的较大区域,如无合适选项,则另行选择。
李虎在西魏时期先被封为赵郡公,后改封陇西郡公。因此,北周在追封时,优先考虑赵郡和陇西郡。
与赵郡相关的古代国名为晋、中山、赵、魏、唐;与陇西郡相关的古代国名则为秦。由于“魏”已被北魏、西魏、东魏使用,“中山”是双字不符合国公封号惯例,而当时已存在秦郡公宇文直、晋国公宇文护、赵国公李弼,因此秦、晋、赵均不可用。
最终,只剩下“唐”作为备选项,故北周追封李虎为唐国公。此处的“唐”指的是尧帝时期的始封国。
关于唐国故址,当时存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平阳(今山西临汾)和唐县(今河北唐县)三种说法,其中唐县之说显然成为了北周追封的依据。
武则天建立的武周政权的国号来源主要有三种解释,或许三者兼而有之:
第一,武氏家族自称是周平王少子姬武的后代,故武则天以“周”为国号,以示传承。
第二,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曾被唐朝追封为周国公。
第三,武则天以“周”为国号,意在向天下宣告她将效仿周朝,再创太平盛世。
王朝更迭,国号的选取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和文化意涵。隋朝的“隋”源于爵位,却试图摆脱前朝短命的阴影;唐朝的“唐”几经筛选,最终落定于历史渊源;武周的“周”则承载着家族传承、个人经历和政治理想的多重意义。
透过这些国号的变迁,我们得以窥见历史的复杂性和偶然性,以及统治者对于王朝命运的期许和努力。
五代是指唐朝灭亡后,宋朝建立前,先后占据中原的五个王朝: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他们的王朝称呼前之所以都有个“后”字,是因为他们的国号此前都已经被其他王朝用过了,所以史学家加个“后”字以便区分。
后梁的国号源于其开国皇帝朱温。朱温曾被唐朝封为梁王,之所以被封为梁王,与其家乡和辖区有关。
朱温的老家在宋州砀山(今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砀山在战国时属于魏国,而魏国又称梁国。另外,唐朝曾任命朱温为宣武军节度使,治所在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汴州在战国时期也属于梁国。
朱温正是以此为基础,逐步成为唐末最强大的藩镇,最终取代了唐朝。
后唐的国号是对唐朝国号的沿用。朱温代唐自立后,占据河东的晋王李克用继续尊唐朝正朔,宣称要复兴唐朝,与后梁展开了长期斗争。
李克用是沙陀族人,其李姓源于唐朝赐予其父的国姓。最终,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不久便灭掉了后梁。
李存勖沿用唐朝国号,是为了表明自己以复兴唐朝为口号,如今已成为现实,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继承人。
后晋的国号并非创建者石敬瑭自取,而是契丹人所赐。石敬瑭原本是后唐的河东节度使,占据太原,手握重兵。
后来,在后唐朝廷的逼迫下,他起兵反叛。石敬瑭以割让幽云十六州为代价,换取了契丹的支持,契丹册封石敬瑭为皇帝,国号为晋。
由于石敬瑭的父亲跟随晋王李克用从代北之地开始征战,在太原兴起,而石敬瑭也是从太原起事而得天下,太原府的治所又是晋阳,于是国号便定为了晋。
后汉的国号来源于后晋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契丹灭掉后晋后,刘知远自立为帝,并将契丹驱逐出中原。
刘知远宣称是汉明帝第八子淮阳王刘昞之后,于是改国号为汉,以显示政权正统,并回应当时中原地区因契丹入侵而民族情绪高涨的形势。
后周的国号则源于郭威的祖先。郭威自称是周文王的弟弟虢叔之后,因为“国”与“郭”音近,所以其后代便以郭为姓。
因此,郭威建国号为周。
十国国号略谈在唐末五代和宋初,除中原地区的五代之外,还存在着十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分别是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又称荆南)、北汉。这十个国家,除了北汉在北方外,其余全部位于南方。
这十个国家的国号大部分都是基于地域而取的,而且很多还受到了占据中原的正统王朝(例如唐朝和五代王朝)册封的影响。这些册封的爵位名也是基于其所占领的地域而取的。
因此,他们取国号的方式与之前的很多王朝相同。只有南唐、南汉、北汉三个国家是例外。
南唐的国号源于其创建者李昪。李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所以改国号为唐。
南唐是十国中国土面积最大、实力最强的国家。
南汉的国号几经变化。由于占据岭南地区,南汉最初的国号也基于地域而定,名为“越”。
后来,由于刘龑志在天下,而“越”这个国号地域性太过明显,于是便想更改国号。刘龑自称是出身彭城刘氏,彭城刘氏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而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也是彭城人。
刘裕自称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一世孙,因此刘龑便改国号为“汉”。
北汉的国号来源于五代之一的后汉。郭威取代后汉建立后周之后,后汉宗室、河东节度使刘崇在太原称帝,沿用了“汉”的国号和年号,以表示自己是后汉正统的继承者。
由于北汉位于北方,所以史称“北汉”。
五代十国的国号选择并非随意而为,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国号的选择往往与统治者的出身、地域、政治诉求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有的统治者为了彰显正统性,会选择沿用前朝国号或攀附历史上的著名家族;有的则根据自身的地域或封号来确定国号;还有的则会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和民族情绪来进行调整。通过研究这些国号的由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五代十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格局和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