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今天咱们聊聊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记得小时候,我的姥爷经常在夏日的夜晚给我的老表们讲述,他们那个时代的人和事,只记得当时听了都很惊讶,没想到那个年代的生活竟然如此困难和辛苦。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那个时候的农村,真的非常贫穷。和现在的农村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因为当时那个年代,人们最大的问题还是生活条件差,吃不饱饭。
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祖国刚刚建立10多年,一切都才刚刚起步,百废待兴,那个时候种地,因为没有化肥农药,耕地只能用牲口去拉,收成自然也很少。
听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人们说,当时种植小麦一亩地也只能收获两三百斤,如果遇到灾年可能才有一百多斤,农村家家户户都在为吃喝犯愁,实在没东西吃,野菜,树皮也是饭桌上的菜。
在那个饥饿,生活苦难的年代,大多数时候,农村吃的都是粗粮,什么窝窝头,红薯叶馒头都是平时常吃的,那些大白米饭,白面馒头,猪肉荤腥的食物,除非逢年过节的才有的吃。而且那个时候不管是年轻人、老人还是小孩都很消瘦,饿肚子没饭吃也是常有的事,所以说经历那个年代的人真的不容易,他们吃的苦,受的罪实在是太多了。
说完了吃,那就说说穿衣,六七十年代的人身上穿的衣服都很简单,用的都是粗布做的,颜色暗淡单调,样式也很少,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最后衣服上打补丁还接着穿。农村曾经有句俗话叫做,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说的就是那个困难的时代,农村老百姓真实的生活写照。
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家家户户盖得大多都是土坯房,砖瓦房还很少,这种房屋夏天热,冬天冷,由于房间少,一家人都挤在两三个房间里,床上的被褥下面是干草或是树叶,睡在上面总是会发出声响,一觉醒来,睡的也很不舒服。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路都是土路,夏天天热的时候尘土飞扬,尘土刮得到处都是,雨天道路泥泞不堪,衣服鞋子上都是泥土,出行非常困难。
如今,我们只能用苍白无力的语言,诉说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多么的艰辛和不易,如今,50年过去,现在的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越来越美丽,农民的衣吃住行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我们应该感恩现在的生活,更要对先辈们的付出充满感激和敬意,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用户10xxx76
编者屁话连连,你骗得了谁?我们这代人还没死绝,启容你造谣污蔑。
根本智 回复 01-27 16:59
说慌出门是要被车撞的。
竹林听鸟声
最苦难的时期
00 回复 02-16 21:37
往前面退几百年看是不是一样最苦的是前面人这一代是遇到新中国成立苦点是肯定的事。你们几千年也没有给祖先幸福的生活
桐柏党振甫
对比现在,真是天翻地覆,感谢邓公
水水的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我去姥姥家,做了个大马车从昌平北运河那头到城里光明楼没完没了的走,把我放到车里一动不能动,好像都出不来气了,这一路我终生难忘,这交通条件,哪儿有马路啊,幸亏没憋死,晚上9点还到,我的妈呀,现在做梦还做那马车憋呢,嗨!
星辰 回复 02-10 19:07
你为啥不敢动呢?
用户10xxx82 回复 02-17 17:34
怎么没憋死呢?
细沙无尘
放狗屁
00
几千年了的历史了新中国才慢慢改变。
星辰
你这里说的是极为困难的个别地方,大多数地方不存在这种情况。除了极为困难的那一两年外,其他时候吃饱饭没问题,穿衣也不是文里说的那么困难!
用户12xxx30
[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