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俄倒下,美全力抗衡中国,35国选在联合国动手,名单全是强敌

观史纪实体育 2024-09-28 18:09:02

“没有稀土,就没有芯片”。

这句话在科技界非常有名,现在成了各国心头的一大隐忧。

一场围绕着矿产资源,尤其是稀土资源展开的大戏正在全球上演,主角依然是中美两国,而台下的观众,则从华尔街的金融巨鳄到非洲草原上的矿工,无一不被卷入其中。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仅关乎着未来的科技霸权,更关系到全球经济的走向,以及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还记得那个拿着诺基亚手机,听着MP3,开着燃油车的时代吗?

恍如隔世。

现在,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这些新技术都越来越普及了。

这些充斥着我们生活的科技产品,其核心部件都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矿产资源。

尤其是以稀土为代表的稀有金属,更是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技的快速发展,让这些原本默默无闻的矿产资源,一夜之间成了香饽饽。

各国都意识到,谁掌握了这些重要矿产资源,谁就能在未来科技发展上占得先机。

全球范围内,关于矿产资源的争夺悄悄开始了。

在这场竞争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中美两国的较量。

一边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科技强国,一边是拥有丰富矿产资源和完整产业链的制造业大国,这场较量,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

美国,这个曾经的“世界工厂”,如今却在很多关键矿产资源上,高度依赖中国。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美国有超过80%的稀土都依赖从中国进口。

中美关系一旦出现问题,美国的很多高科技企业就会面临缺“粮”的困境。

为了摆脱这种“卡脖子”的困境,美国近年来不断调整其在矿产资源领域的战略布局,将中国视为其最大的竞争对手。

从特朗普政府开始,美国就频频挥舞“贸易战”大棒,试图通过加征关税等手段,打压中国制造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拜登政府上台后,更是将“科技竞争”作为其对华政策的核心,不仅延续了对华贸易战的政策,还联合盟友,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限制对华出口芯片等高科技产品。

美国在矿产资源方面的一系列举动,显然是针对中国的。

2022年6月,美国联合欧盟、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5个国家,宣布成立了一个叫“矿产安全伙伴关系”的组织。

这个联盟的目的是很清晰的,就是要降低对中国矿产资源的依赖,并在全球范围内找寻替代的供应链。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美国可是尽了全力。

一方面,美国政府加大了对国内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力度,试图提高自身的“自给率”。

但由于美国自身的矿产资源禀赋有限,且开采成本高昂,短期内难以改变其对中国矿产资源的依赖。

另一方面,美国则将目光投向了海外,试图通过投资、援助等手段,拉拢其他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建立以其为主导的,排除中国的矿产资源供应链。

例如,美国近年来加大了对非洲、南美等地区的矿业投资,并试图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争夺在这些地区的Einfluss力。

美国还积极拉拢西方金融机构,为“去中国化”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例如,贝莱德、高盛、花旗等华尔街巨头,都参与了美国政府主导的“矿产安全伙伴关系”,为其提供融资服务。

除了政府层面的动作,美国还鼓励和支持本国企业减少对中国矿产资源的依赖。

例如,特斯拉、苹果等科技巨头,都在积极寻找中国以外的锂电池原材料供应商。

美国步步紧逼,中国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中国矿产资源很丰富,特别是稀土,无论是储量还是产量都居世界首位。

中国在稀土行业里从 mining 到加工,各个环节的技术都很牛,全球领先。

不过,中国也遇到了不少难题。

美国对华技术封锁,限制了中国在高端芯片等领域的研发和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中国对关键矿产资源的需求。

西方一些国家总想用各种手段来搞砸中国在矿产资源开发上的好名声,想让国际社会疏远中国。

中美矿产争夺战,不仅是两国之间的博弈,更对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重塑着全球矿产资源的供应链和格局,并引发了新一轮的资源争夺战和技术竞争。

在全球局势的变化中,供应链正在经历重大调整。

过去那种以中国为中心的,成本低廉、效率高下的全球供应链体系,正在受到挑战。

美国试图建立以其为主导的,排除中国的“去中国化”供应链,但由于成本高昂、效率低下,难以在短期内取代中国。

而中国也在积极调整战略,一方面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拓展矿产资源的进口渠道,确保供应链安全;另一方面,中国也在积极推动产业升级,提升自身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减少对美国技术的依赖。

可以预料,未来的全球供应链会更倾向于区域化和多样化。

传统的全球化分工模式将被打破,新的矿产资源供应中心可能涌现。

例如,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地区,都可能成为未来全球矿产资源的重要供应地。

除了供应链的变化,中美在矿产资源上的竞争也加剧了全球技术领域的对抗。

掌握了关键矿产资源,就等于握住了未来科技发展的主动权。

因此,各国都在加大对矿产资源替代技术的研发投入,试图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例如,稀土是很多高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但由于其开采和提炼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近年来,一些国家和企业开始研发稀土的替代材料,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如果这些替代材料能广泛应用,中国的稀土产业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除了找替代材料,提高资源利用率也是各国的重点关注。

比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新矿产的依赖,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中国在这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鼓励资源回收利用的政策法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美矿产争夺战,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非洲、南美等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资源都被西方国家以低廉的价格掠夺,导致这些国家虽然资源丰富,却依然贫穷落后。

现在,中美两国在矿产资源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让发展中国家在谈判桌上有了更多的筹码。

中国秉持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在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开发矿产资源的过程中,注重保护当地环境,帮助当地发展经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赢得了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和信任。

然而,发展中国家也需要认识到,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如何保持自身独立性,避免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是他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需要保持冷静,坚定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一方面,中国将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合作,拓展矿产资源的进口渠道,确保供应链安全。

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矿产资源的治理,推动建立更公平合理的国际矿产资源管理机制,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另一方面,中国也将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利用等领域的科技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同时,中国还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环境保护,维护国家资源安全。

总而言之,中美矿产争夺战是全球格局变化的缩影,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乃至每个人的生活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合作,维护自身利益,与世界各国一起,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资料:

《美国组建“矿产安全金融网络”,试图阻止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占据全球主导地位》——观察者网

0 阅读:0
观史纪实体育

观史纪实体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