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都说,远亲不如近邻。
亲情的纽带在现在这个社会的冲击下变得脆弱不堪。
断亲,不是个体的悲剧,而是社会冷漠的集体自白。
我们拥有一切,却又一无所有。
1、亲情是现代社会的牺牲品之前说过,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一共经历了两代半到三代的时间。
短短几十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还记得我小时候,90年代那会儿,大多数的小孩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住在大院里,光着个脚从这家跑到那家,邻里之间像一家人一样亲。
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遇到什么难题,都一起商量,一起出力。
邻里之间,亲戚之间,就像一个大家庭,你帮我一把,我拉你一下,
严格来说,我父母那一辈,是第一批真正感受到时代变迁的人。
他们年轻的时候,心里还装着老一套的亲情观念,觉得家人就应该紧紧抱团,互相依靠。
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他们不得不开始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为2.62人,已经跌破三口之家的最基本数量底线。
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因为子女外出求学出现中年空巢现象,诞生了大量空巢家庭。
很多人为了工作,为了能让家里的日子好过些,都选择了离开老家。
村里的人往县城跑,县城的人往市里去,市里的人又往更大的城市发展,大家都在为了更好的生活奔波。
这样一来,原本聚在一起的家庭就慢慢散开了,亲情的纽带也被拉得越来越长,甚至开始变得脆弱。
每个人都忙忙碌碌,像一颗颗螺丝钉一样,不停地转动。
在生计的压力下,那种亲情的温暖也随着慢慢淡去了。
2、贫富差距的拉大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这个转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活力,也为个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真正意义上来说,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拉开贫富差距的。
有的人抓住了机遇,一跃成为先富起来的人,而更多的人到现在都还在为生活奔波。
到了我们这一代,这种差距就更加明显了。
每个人生下来都有无数的选择和机会,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竞争。
在这样的环境下,亲情变得越来越奢侈。
绝大多数的年轻人,每天都忙着工作,忙着社交。
能做到逢年过节抽空回家一趟,就已经算是很不容易的了。
手机里的联系人越来越多,心里留下来的人却越来越少。
3、代际断裂的碰撞老一辈人,他们那时候的生活简单,节奏慢。
大家都住在一个村里,洗衣服都是一起到河边去洗,聊聊家长里短,谈谈生活百态。
那个年代,家就是一切,亲情比什么都重要。
可现在,世界变了。
高楼大厦取代了村子院落,手机屏幕取代了面对面的交流。
两代人的想法不一样,生活方式也大不相同。
老一辈的叮嘱变成了唠叨,年轻一代的抱负变成了自私,中间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老一辈的传统观念与年轻一代的现代追求,亲情成为了最先倒下的牺牲品。
这种代际之间的断裂,没有人是真正的赢家。
只能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不管社会如何标榜成功,没有亲情,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场空欢喜。
不论你走得多远,都别忘了回家的路。
祝好。
... ...
稿源 | 大橘创业说
作者 | 大橘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