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了124套英国电子火控设备改进的国产歼7M战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改革开放初期,谁是中国军事技术合作方面最重要的伙伴?
美国?
不是,是英国!
为什么不是美国呢?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不想买美制武器吗?想买,但美国不敢卖!
经历了越南战争的惨痛教训后,美国大伤元气。而同时期的苏联,还没有陷入阿富汗的泥潭,面对苏联更多的核弹头和举世无双的钢铁洪流,美国怂了。
1977年1月,吉米.卡特就任第39任美国总统后,在美国政府内部,关于中美之间的是否应建立安全关系一直存在争论,国防部副部长布朗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一直认为需要与中国进行某种防务合作,而国务卿万斯则怕惹恼苏联坚持反对意见。
转机出现在1979年初,先是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然后是1月底的邓小平访美。
而让美国人彻底相信中苏决裂,则是咱们2月17日打响的对越自卫还击战。
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坦克部队搭载步兵前进。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美国相信了中国,但是卡特政府还是怕苏联人啊,所以采取了迂回的办法。
1979年4月底,布朗和布热津斯基说服了万斯,要他告诉英国人:“我们不反对他们向中国出售武器,希望他们不要把这种买卖提请巴黎统筹委员会批准,在那里可能会引起争论。”
(老卡:这段话出自《美中建交前后---卡特、布热津斯基和万斯的回忆》,时事出版社1984年版,第97页。)
有了美国人的暗示,英国佬哪里不懂,马上对咱们采购武器装备大开绿灯:
1979年5月30日,三、四机部联合向国务院、中央军委提出报告,从英国引进电子火控系统改装歼-7、歼-8飞机。
1979年6月6日,中央领导批示“同意”。
1980年7月,中英双方正式签订了马可尼公司和中航技公司合作改装歼-7飞机,并提供平视显示、静止变流器、雷达测距器、大气数据计算机、通讯电台、照相枪等6项电子火控设备和支援合同;史密斯公司和中航技公司签订雷达高度表供货合同;共购买124套设备用于改装100架歼-7飞机。
这就是空军歼7M敌来历。
海军与英国最重要的合作则是051型驱逐舰的现代化改装。
051级108号“西宁舰”。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年,咱们的“旅大级”051驱逐舰虽然叫导弹驱逐舰,但只有6枚海鹰舰对舰导弹,是没有防空导弹系统的,现代海战的生存力堪忧。
1982年11月,中英合作改装051S型舰工程合同在北京初步草签。按照这个合同,在英方的协助下,中国海军将先行改装2艘051S型舰,随后自行改装剩下的6艘后续舰。
改装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加装英国“海标枪”舰空导弹系统。
英国驱逐舰上的双联装“海标枪”舰空导弹。图片来源于网络。
051S驱逐舰改装方案。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1982年4月到6月的马岛战争中,英国海军的“海标枪”导弹表现欠佳,引起了我们内部的争议。
1983年1月,在对引进合同进行最后审查的联合评审会议上,中国船舶总公司和航天工业部,力举马岛战争中英国42型驱逐舰的表现欠佳,表示可以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在相同时间完成国内自行研制,达到相当技术指标,而经费只需引进合同一半。
因此,最终改装051S的计划被撤销。
(老卡:事实证明,中国船舶总公司和航天工业部说了大话。咱们自研的红旗61舰空导弹,当时性能远不如海标枪。海标枪早期版本最大射程40公里,中后期版本最大射程70公里。红旗61则只有12公里,只能完成本舰的点防御,撑不起编队的防空伞-区域防空网。
所以,无奈之下,051驱逐舰后来改装从法国进口的“海响尾蛇”和仿制的“海红旗7”。)
531“鹰潭舰”(已退役)上的红旗61舰空导弹。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真正叫停051S的原因一是当时的国策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军队要忍耐”,缺钱!
二是香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我们不想被英方捏住把柄。
马岛战争中,法国人可是把自家“飞鱼”空舰导弹的秘密,向英国人全盘托出。
万一中英为香港问题打起来,咱们驱逐舰上的“海标枪”难保不出问题。
所以,海军与英国的合作不是很成功,倒是从法国引进了“超黄蜂”“海豚”直升机,以及反潜设备和“海响尾蛇”导弹等等。
而陆军则从英国搞到不少好东西-L7型105mm线膛坦克炮及弹药全套生产技术;战斗室灭火抑爆系统、8000型电台和VIC-1车内通话器;扰动式简易火控系统、身管热护套、夜视观瞄设备等。
结语:
虽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武器进口主要来自于英国和法国。但实际上,是美国人先点头,再暗示英法等国,绕过巴黎巴黎统筹委员会才得以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