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录取通知书“上新”:远不如在教书育人上多下下功夫

青锋看天下 2023-06-24 22:30:06

青锋

各地高考分数公布,全国1000多万考生有人高兴有人忧之际,有关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发放也在准备之中。媒体最新报道显示,一些名牌大学的新生录取通知书也在求新上下功夫,诸如用了誉为中国传统手工纸皇冠上的明珠的“开化纸”印制,甚至还在通知书中放入砖块型礼盒普洱茶等,如此在新生录取通知书大做文章,搞什么创新,青锋认为,远不如在教书育人上多下下功夫。

青锋不赞成一些高校在新生录取通知书上搞新花样,在于撰写这篇评论之前,曾有消息称某211高校物理专业的一个研究生,因为导师不在其毕业论文上签字而跳楼自杀。据有关消息披露,该生在读研期间,其导师不给或者少给报酬,让其参与研究项目,已经让涉事学生心有不悦,而这次不在学生论文上签字,据说是为了让学生延长毕业时间为其多做一些事情。尽管这一消息尚未有官方予以公开回应,但以往媒体有关研究生延毕的报道证实,一些学校研究生延毕现象已到了必须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的地步。

不能不承认,当下某些高校乃至科研机构的研究生导师,不少都把所带的研究生当作了低廉的劳动力,拼命给学生加大本应是导师自己该做的工作,而没有把研究生阶段该教给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耐心地予以辅导。甚至在教育部公开表示不以论文发表多少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衡量标准的情况下,一些学校或有研究生培养的科研机构,仍自定一些学生必须在某些刊物上发表论文,才能准予毕业的条条框框,并以此延长学生毕业时间,让学生给他们做无偿或者低廉的劳动。

研究生教育如此,大学专科、本科教育阶段,某些学校的教学内容似乎也与现实有些脱节,尤其是在学生就业教育方面,似乎有一定欠缺,使得不少学生一走出校门,不是找不到工作,就是工作三五天就跳槽走人。甚至出现了某些专家口中的“慢就业”,也即找不到自己认为满意的工作,在家里啃老,而被某些专家美化为等待机会,找一个合适的工作。

青锋认为,与其在大学录取通知书上做文章,还不如扎扎实实在教书育人上多下功夫,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上多做做工作。

比如,复旦大学2023年的录取通知书以诞生于浙江省开化县,始于明,盛于清,被誉为中国传统手工纸皇冠上的明珠的“开花纸”为书写载体;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采用立体函匣式设计,由外侧封套、主体盒身与内里物料三部分组成;中山大学2023年本科录取通知书以金榜题名状元红为整体色调,长方形礼盒为红砖样式,装入中山大学定点帮扶云南省凤庆县的长方形砖型普洱茶饼;南开大学录取通知书中装有里面有两枚莲花种子的一枚小小的荷包等等,虽则各有新意,但据说,新生报到后,录取通知书还要交到学校,尤其是砖型普洱茶还要贴到学校的展览架上等,可以说,所谓的录取通知书的花样翻新,对学生无纪念意义的同时,学校是否会将其长期保存下去,也未可知。

如此再有创新的东西,锁在深闺,又有何意义呢?

表面上的创新,远不如实质上下功夫。

希望某些在录取通知书上变着花样创新的有关领导,能转变思路,少做表面文章,而是真正俯下身来,为提高学生的素养多动动心思吧。

0 阅读:78

评论列表

不还钱就灭门

不还钱就灭门

3
2023-06-25 12:31

这是给学生留的纪念品,你懂个锤子

青锋看天下

青锋看天下

独家言论,就在“青锋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