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挎”是军用挎包(亦称“挂包”)简称,是由粗布面(细帆布)、帆布带轧成的一种随身携带的轻便单肩背包,曾长期在部队中使用。由于挎包为黄绿色,也称“绿军挎”。虽然只是一件很普通的军用装具,不过当年它曾风靡一时,广为青少年青睐,成为一种特殊的时代印记。
挎包在我军何时出现?所谓的“AL智能”回答说:“最早的军挎包出现在1950年”,网上也有人撰文说“我们的解放军的挎包最早可以到建国初期”。这些说的都不对,太信口了吧!
其实,挎包以前都叫挂包,是一种很普通的被装品。我军战争时期就有挂包,只不过质量没现在这么好,也不是人人都发。
据有关资料记载:1933年10月红四方面军被服总厂的男工厂扩大到三百余人,编为一个连,缝纫机增加到八十多台,日生产军装六百五十套;女工厂扩编为妇女工兵营,营长林月琴、政委王泽南,下设三个连,总共约五百名女战士,主要生产军服、八角军帽、军鞋、挂包、子弹袋、绑腿带等。
红军的挂包布料一般是平布,带子只是一根细绳子。描写红军时期的老电影《万水千山》《突破乌江》《冬梅》等,都可以看到红军的挂包,你别说这是电影,过去的老电影服装道具是很认真的,基本上也是可信的。
红军用过的挂包(文物)
红六军救护队挂包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生存条件较红军时期有很大改善,挂包已经相当普遍了,质量也比红军时期有明显提高,带子也改为宽背带,并有调节扣袢。
抗战时期八路军的挂包
据《第十八集团军1941年供给工作概况》:1941年夏季服装生产数,其中:子弹袋15381条,炸弹袋17819个,挂包23539个,米袋40801条,绑带7331付,口罩137个。
据《新四军四师1941年度被服生产统计表》:子弹袋2194条,炸弹袋3006个,挂包2890个,米袋2094条,绑带4845付。
另据《1943年十八集团军野战供给部服装生产量》:挂包13760个,绑带14400付,米袋16439条,子弹带1710条,炸弹袋9100个。
可见,这一时期干粮袋(米袋)、子弹袋、炸弹袋、绑带、挂包这五项是各部队被服厂生产品种不可或缺的,也是八路军、新四军最主要的装具。
文物名称写的是“八路军的背包”,实际上应该是挂包
一支八路军部队行进在街道上,可以看到斜挎的挂包
解放战争时期,许多军需生产资料中都提到了挂包,如1948年6月16日《晋冀鲁豫军区被服厂长会议任务分配表》,其中炸弹袋、子弹袋、挂包(20万个),限一个半月全部完成。《第二野战军后勤供给部工作报告》中提到,渡江战役前,某被服厂仅利用两天时间突击2万个挂包,并有计划的分发到部队中去。
可以说,在战争时期我军挂包不是什么稀罕物,已经相当普遍,但是挂包制式并不统一,各战略区大同小异。
建国后,我军有了统一制式的军服装具,挂包当然成为每个军人必发的军需品,而且制式从50年代到90年代没什么大的变动。
可是,就是这么一件看似普通也并不起眼的军需品,怎么就成了社会上的时髦装饰,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应该是60年代中期以后,也就是解放军换装65式军服以后。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着装非常简朴,一方面出于对子弟兵的热爱,军装、军帽成为普通百姓的最爱,部队的外腰带、挎包(挂包)、水壶等装具也成为抢手货。特别是挎包,被称为“军挎”,尤其受到青年学生的喜爱,那是上学需要带的东西也不多,正好用它当书包。
70-80年代标准军挎
军挎最初在社会上走俏,货源一度成了问题。家里没有军人的只好想尽办法找亲戚朋友淘换,有一些社会青年甚至铤而走险到街上去抢,和抢军帽一样。后来,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各种仿制的军挎,“军品民用”,流行于世,许多商店都有出售,价钱只有三五块钱,许多学生都喜欢买一个背在身上。一时间,遍地流行军绿书包,它风行全国的时间长达三四十年。至今,在有些军品服饰专卖店中仍能看到它的身影。
背“军挎”的新兵
背“军挎”的女兵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2017年写过一篇文章军挎的文章,很有意思:
军挎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月作用不容小觑,它代表着正义,顽强,富有,还有一股不解的牛逼。牛逼这词不好听,但没有什么词可以替代,如同那个年代没有什么书包可以替代军挎一样,背着军挎,在社会游走时别人会高看你一眼,连打架背军挎者都先让人胆寒三分。
在最为动荡的日子里,出门什么都可以不带,但军挎必须上身,左肩右斜地整理好方可出门。至于挎包里放什么不重要,放两本世界名著的不一定是文青,多半是小流氓;而放一把菜刀者反倒可能是个文青,那时的文青不需具有小资情调,必须具有一定的煞气。
军挎不知为什么后来被好事者缀上一颗红星,这让历史见证者笑掉大牙,军挎背的是简约的奢华,讲究不动声色地展示内涵,缀上红星在当年背军挎的老炮眼中是个很不入流的事,土鳖之极。
马先生所说“土鳖之极”的军挎,一般都是80年代以后仿制的
不过,还真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军挎,一般都是红绒布镶上的,有当年照片为证
那时喜欢军挎的,可不光是半大小伙子。军绿色的挎包,在当时多少女孩子的眼里,就是一种特殊的美。背上它,戴上一顶绿军帽,扎一对小辫子,全身绿军装,把洁白的衬衣袖口挽在手臂上,走起路来雄赴赴、气昂昂、英姿飒爽,绝对称得上是标准的美。有一位女同志发表过一篇文章,表达了她对绿军挎的怀念之情:
《从“绿军挎”到“LV”》(中华网论坛 作者:雨-泽发表于:2008-12-20 )
如今,各种各样的“包”已经成为了女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件之一,“包”的品牌之多,种类之多,样子之多可能没有人能数得清楚。下午闲逛在西单商场,柜台里的箱包和各种各样的人手拿的,肩背的,柃着的,挎着的包,五颜六色,五花八门,令我眼花缭乱。价格和档次也是在满足着不同需求的人。如今眼前的这些“包”一下子勾起了我对三十年前那个绿军跨时代的回忆。
三十年前的我,还是一名中学生,因为哥哥当兵,寄回来的这个绿军挎成为了我的书包,也正是这个书包,召来了所有同班同学,甚至全校的同学羡慕的目光。那个年代,生活单一的很,绿军挎是当时最流行的包,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情,我都带着它,绿军挎伴随着我走过了中学、大学,直到掉了底儿,才光荣下岗。那个时候,绿军挎也是大街上最流行的包,要是背着绿军挎走在街上,别提多牛了……
70年代初解放军战士形势教育,身上背着挎包、水壶等装具
某部通信连女话务兵
虽然挎包不是65式军服特有的装具,但红领章、绿军装、绿挎包的解放军形象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一提起“军挎”,总是把它和65式军装联系起来。
90年代以后,外出背绿挎包的军人减少了,但绿挎包在人民群众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认同感。一位退休老干部曾说,见到这些“绿挎包”,就让我想起人民军队的好传统,想起南京路上好八连。一家百货公司营业员说,每当有背绿挎包的战士进入商场,她们便油然而生一种敬意。
90年代海口市街头一队英姿飒爽、身背绿挎包的海军女兵引来行人赞许的目光
不过,这里特别要说明一下,“军挎”也好,“挎包”也好,这都是老百姓送的,它的正式名称,以前可一直是“挂包”。即便是“军挎”最流行的“文革”期间,在总部颁发的正式军需工作文件中,你也找不到“挎包”一词,而只有“挂包”。如这一时期的总后勤部颁发《被服装具供给标准(草案)》(1966年3月25日),总后勤部《关于调整被装物资储备的通知》(1974年3月11日),总后勤部《关于一九七五年夏服供应问题的通知》(1975年3月3日)中,都是称“挂包”。即便是“文革”结束后的总后勤部《关于在后勤装备中减轻单兵负荷的研究试制情况的报告》(1977年9月30日),《总后勤部修订几项被装供给标准的通知》(1978年10月28日)等文件中,仍是称“挂包”,根本就看不到“挎包”字眼。
笔者1983年在总后军需生产管理部工作,负责被服产品的劳动定额,在被服产品名录中也是“挂包”。
甚至在新世纪初的《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需勤务卷》(2002年金盾出版社)“人装具”条目里,也提到了建国后我军生活装具主要品种有雨衣、水壶、挂包、搪瓷缸、外腰带、干粮袋、背包绳带等,并没有挎包。
那么“挎包”是什么时候正式出现的呢?应该是07式挎包出现后,才正式使用了“挎包”一词。
07挎包采用高强度尼龙材质,具有耐磨防水性能,增加了隔层、拉链,增强了功能,并采用三军通用的黑色(因为海军服装为黑白色,空军服装颜色也换成蓝灰色,只有陆军仍为绿色,因此认为绿色挎包不适合三军)。
07挎包
不过,黑色的07式挎包人气全无,似乎与“军挎”毫不相干了。
“绿军挎”的时代结束了,成了永久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