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该炸掉”?让西安居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败笔?

平凡人生重复 2024-07-08 14:29:16

2004年,几乎整整一年里最热的话题莫过于三门峡大坝的去与留了。三门峡大坝是河南省著名的水利工程和旅游景点,被称为“黄河第一坝”,由国家耗费40亿建成。然而一场渭河水患却激起了多地人民的愤怒,更有十五位人大代表和两位院士提出废弃三门峡水电站。

为何如此宏大工程会引人不满?三门峡大坝又跟渭河水患什么关系?它最终会被废除吗?

三门峡是黄河中游下段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峡谷,它北靠陕西省,南临河南省,处于两省的交界地带,所以这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便叫做“一步跨两省”。三门峡的得名也很有意思,因为原先黄河河床中有一岛,将黄河水分成了三股。北边一股被称为“人门”,中间为“神门”,南边为“鬼门”,人鬼神三门合而称“三门峡”。

三门峡的西边就是渭河和洛河水的交界之地,渭河是黄河最大的一条支流,洛河是黄河右岸的一条重要支流。因为这两条支流在此附近汇合,汇合后又急流到黄河,所以常水流湍急,泛滥成灾,经常引发水患。

而三门峡又恰好处于黄河中游的咽喉要冲,自黄土高原蜿蜒而过流向平原地区,有着较大的高度差,再加上水量足流速快,有着决堤危害人间的风险,也有为人所用创造水力价值的可能性。若是修建水电站,一方面可以治理黄河,一方面又可创造收入,何乐而不为?于是三门峡大坝工程,在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便被提上日程了。

此项工程的展开,早在1955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便已批准了,期间又经过了多番讨论,一直到1957年才开工修建,1960年基本完成。

这段时期正是新中国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之际,各类工程蓬勃开展。那时苏联与我国交好,派出千名专家援华,从核工业到矿场开发,从军工到民工各项产业,都提供了不少帮助,三门峡大坝的建设也在其中。

中国在此之前还没有建过如此大的水利工程,缺乏经验,再加上各项设备等都比较落后,只能向苏联专家求取经验。这专家倒是想帮好这个忙,只是黄河之水自古以来险象环生,周边地理环境更是极其复杂,中国人民治了好几千年都没摸清黄河的脾气,从苏联来的外地人想要因地制宜的把这工程设计好,简直是难上加难。

无奈当时条件所限,大家无从下手,只能尽量听取苏联专家的建议。只是大家万万没想到,等到三门峡大坝建好了之后才发现泥沙堆积问题有些严重。原来是那苏联工程师在设计图纸的时候,竟然没把排沙孔给画上。恐怕他们不太了解黄河为什么叫黄河,以至于大坝在投入使用后没几年就因为泥沙淤积而水位疯涨,极大削弱了它削峰错洪的能力。

不仅如此,当河床泥沙淤积导致水位抬升到一定高度后,整条河就会成为“地上悬河”。河水原本在低于地表的河道里好好流着,现在河道跟地表一样高了,河水一下子没了约束肆意流淌,随之而来的便是更加可怕的水患。最受罪的就是上游的陕西地区,常常是汛期一来,河水便溢出淹没农田,搞得农民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又无可奈何。

除此之外,一般情况下当泥沙淤积,导致下游地下水位随之升高后,土地表层盐分就会大量积累,导致土壤盐碱化。据统计,仅自三门峡大坝建成到1990年的这段时间里,下游就已经新增了多达四十万亩的盐碱地。盐碱地贫瘠荒芜,难生粮食,眼睁睁的看着好地变坏地,这对于当地农民农业生产来说,是一个致命性打击。

而且工程的建设,对陕西省人民来说从一开始就有些“劳民伤财”。

根据苏联专家的设计,整个三门峡大坝重力坝的主坝103米高,最高水位可达360米,水库容量可达360亿立方米。要建成如此宏大规模的大坝,就要吞掉大面积的关中平原和居民聚集地,还要投资人民币四十多亿元。

关中平原又称为“渭河平原”,这里沃野千里人口密集,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称。要建三门峡大坝,就要舍弃大片关中沃土,还要让七十多万老百姓举家迁移,中国人素有安土重迁的心理,这样的一项庞大工程,对人力和物力资源耗费的数字无疑是相当惊人的。

况且建成之后,主要受益的是河南,河南可以凭这水电站一年获得高达两亿的发电收入,而陕西得到的,似乎更多的是风险和损失。

可是国家经过那么多年的考量最终敲定了对三门峡大坝的修建,又已经投入这么高的成本,难道它就一点优点都没有吗?

凡事存在即合理,既然决定了让三门峡大坝诞生,就必然有它诞生的道理,只是天下万事万物都是好坏相伴而生的,利弊这种事要看从什么角度去看。

不可否认,它确实因为工程失误等原因带来一些害处和安全隐患,但是若站在宏观大局上来看,三门峡大坝是功大于过的。到现在为止,三门峡大坝已存在六十余年,仍在使用中,对于减少黄河水灾发生的次数已经产生了有目共睹的作用,它就像一位伫立在那里站岗守卫的花甲士兵。

至于它所产生的泥沙淤积问题,其实本身也是有好有坏。当年确实是因为苏联专家没有把排沙孔设计上,产生了一些问题,但这也恰好让三门峡大坝有了拦截泥沙的功能。黄河沙多水少,正是黄河里大量的泥沙让黄河更加容易产生灾害。等到泥沙淤积到一定程度,再想办法排出就可以弥补这个安全隐患。

有了三门峡大坝后,人们习惯于把诸如下游河床抬高,大量盐碱地出现等问题怪罪在三门峡大坝身上。但是实际上经过专家连续三年的蓄水放水实验证明,就算三门峡大坝不存在,下游的河床也会抬高,泥沙依旧会淤积,盐碱地也依旧会出现。

而三门峡大坝除了能够蓄水发电调节洪涝外,还对陕西等地的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因为其面积庞大,使得空气中蒸发水汽增多,进而加大了雨量。这对于周边农业生产,空气质量改善都有积极意义。

还有的人认为小浪底建成后再留着三门峡大坝就是多余的铺张浪费,认为小浪底完全可以承担并取代三门峡大坝的职责。但是实际上,整条黄河治理的每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万不可盲目改变。

那若是将其炸毁,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这些年来,三门峡大坝已经成为三门峡市的重要经济支柱。当年论战其去留时,三门峡市曾向水利部越级呈交长达五千字的文章,声称若是炸了三门峡大坝,就是炸没了三峡人民的活路。这每年两亿元的收入没了不说,当初建大坝的时候就已经迁走了几十万百姓,现在若是炸毁,要淹没整整六万亩地和九十万居民的居住区。这些过着平静日子的百姓,又该何去何从?

于是综合考量下,三门峡大坝并没有被炸毁。只是在刚投入使用时,专家预计它只能用二十年。再加上刚开始运行的那几年确实状况频发,大家都说它连二十年都坚持不了,那么它是怎么坚持到现在的?

其实现在的三门峡大坝,已经经过多次修整克服了许多缺点。在1968年时,由周恩来总理牵头组织了三门峡水利工程清淤小组,专门补救三门峡大坝已经过度淤积的泥沙。工程队在大坝主体的底部打孔,放入耐压能力相当强的无缝钢管排出泥沙。一开始是打了两个孔,后来慢慢的分多次工程增加了好几个。这些管道对于缓解泥沙淤积有着显著作用。

1973年时,又采取“蓄清排浑”的方式来解决黄河的泥沙问题。就是在黄河水含沙量大,看起来更为浑浊的“浑期”(也就是汛期)时将浑水排放至入海口,等到到了黄河的枯水期,水流量变小流速变慢,水变得相对清澈的时候,再进行蓄水。

在这期间,三门峡大坝总共经历了两期改建工程,下游的小浪底水库也是为了配合它而非取代它而建。

再后来国家又投资百亿元对渭河展开了治理,对渭河河道进行加固和梳理,使得渭河再难泛滥成灾。如今渭河之水静静流淌,清流千里,形成一片大好美景。

无论如何,三门峡大坝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如此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在它运行的这些年里,对于黄河的治理功不可没,是一座不朽丰碑。只是黄河水况复杂,从大禹治水至今已耗费百代人的心血,无法毕其功于一役。或许三门峡大坝没能达到许多人心中“使得自此黄河清”的预期,它的功过在不同人心中也有不同的评定,那就让后人将其作为明镜,在反思中完善,在借鉴中发展吧。

0 阅读:1

平凡人生重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