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72小时刚过,缅甸军坐不住了,中方救援队还在,就直接开火了

青梅旭史 2025-04-02 18:10:42

地震不重要,还是抢地盘最重要!

当缅甸发生地震后中国政府立即派遣救援队奔赴现场救援,然而在黄金救援72小时刚过之际,缅敏昂莱领导的军政府居然没有停火,空袭了平民区,导致救援中断,这不得不让人想起那句:“天灾当前,争夺与猜忌正吞噬生命希望。”

那么,缅甸震后该何去何从?

地震加剧缅甸人道主义危机

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这次地震级别很高,破坏力非常大。曼德勒省有30条公路和7座桥梁受损,内比都机场也因为地震被迫关闭。更糟糕的是,当地的医疗系统几乎瘫痪,很多受伤的人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更令人担心的是,震中附近的三个省份情况特殊,军政府和反对派都在这里活动,复杂的政治局面无疑给救援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

更加不幸的是,地震发生前一天,军政府还在首都举行了大型阅兵式庆祝建军节,显然没有预料到可能会发生地震,也没有提前做好准备,这导致地震发生后的初期救援工作十分混乱。

灾难发生后,世界各国积极行动起来,像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都派出了救援队伍,并提供了紧急的物资帮助。特别是我们国家,在灾后一天内就赶到了缅甸,及时将第一批救援物资送到了受灾群众的手中,缓解了燃眉之急。

然而正当全国人民都在努力抗震救灾的时候,缅甸军政府的做法让人难以理解。

军政府行动加剧救援困境

路透社报道和反对派武装都指出,地震发生后,军政府不仅没有停止军事活动,反而继续在掸邦、克钦邦等地区进行空袭,有些地方还是受灾严重的城镇。

4月1日,德昂军与同盟军在双方共管地段发生混战,多人倒地流血。事件起因是同盟军在街上发起募捐活动,为灾区筹款,德昂军上前阻止,称同盟军不该在他们地盘上募捐,同盟军士兵与之理论并发生争吵,随即双方士兵动起手来厮打在一起。

双方士兵举起枪托互砸,军帽散落一地,德昂军多名士兵倒地流血,同盟军士兵亦有受伤。有人对此评论称:你们的同胞还在废墟下掩埋,等着救援生命,你们却还在为争地盘大打出手?全然不顾同胞们的生死存亡?

截止今天的统计数据,缅甸大地震已造成近3000人遇难,5000人受伤入院,“黄金72小时”已经过去,废墟掩盖下尚有数不清的人还在挣扎,活下去对于还有生命体征的人是多么重要。然而缅甸的现状还是军阀混战,中央政府又不能很好的组织协调,导致遇难人数迅速攀升。

国际社会对此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谴责,认为军政府的行为是对人道主义精神的漠视,也损害了国际合作的努力。这种行为不仅让受灾民众的处境更加艰难,也让国际社会对军政府的信任度进一步降低。

军政府这种种表现,无疑加剧了灾区民众的困境。重建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种互相怀疑和不信任使得救援工作更加困难。

美国承诺通过慈善机构捐助200万美元,用于帮助灾民,但由于当地政府设置了很多障碍,这些援助很难真正送到需要帮助的人手中。因为存在猜忌和限制,救援物资的分配效率受到了严重影响。美国希望这些援助能帮助到受灾民众,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

政治博弈影响救援效率

缅甸遭遇地震灾害,各方势力的应对有所差异,就在地震发生两天后,缅甸反政府武装“人民防卫军”(PDF)宣布将在受灾地区实施为期两周的部分停火。

根据声明,PDF将暂停进攻性军事行动,仅保留必要的防御措施,旨在配合地震救援,协助联合国及非政府组织进入其控制区域开展人道工作。

但即便如此,缅甸的救援能力还是太差了!

有数据显示,缅甸军政府每年只拿出财政预算的大约2%来搞民防建设。这就说明,他们手头的救灾设备和物资肯定是不够用的。其次专业的救援队伍太少了,在缅甸只有3000人的专职救援力量,加上基础设施太差,常年战乱导致救灾的时候连救援通道都没有,可想而知救援的难度系数是多么的高。

就是这么个缺钱、缺人、缺装备的情形下,对于缅甸的救援工作来讲,定然会遇到很大麻烦。最关键的是,救灾必须争分夺秒,比如说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一旦错过,受灾人员的死亡率就会猛增。

虽然军政府虽然对外呼吁国际社会提供援助,但实际上他们的行动却背道而驰,更侧重于军事行动而非灾后救援。他们对国际援助进行筛选和使用,这些行为让人怀疑他们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而不是真心为了灾区人民着想。

这种援助的使用方式引起了广泛的质疑,人们担心这些资源并未被真正用于改善灾民的生活。

缅甸重建之路任重道远

缅甸地震让大家看到了它在应对灾难方面的不足,政治局势不稳,人道救援也面临困难。灾后重建的路还很长,需要很多钱和技术。但是,因为政治不稳定,加上军政府的干预,国际社会的帮助可能效果不会太好。也就是说,缅甸要恢复起来,面临着多重挑战。

这场灾难让大家更深入地思考人道主义援助的原则。应对灾害时,救人应该是第一位的,不应该考虑意识形态差异。国际社会应该避免干涉缅甸内部事务,集中精力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重点在于确保援助物资和资源能够真正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中,保证公正和透明,不让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被遗漏。

缅甸的未来充满挑战,怎样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这不仅需要缅甸各方势力真正为老百姓着想,携手合作,实现国家的和平与稳定。更需要国际社会持续关注缅甸局势,提供长期的援助,帮助缅甸摆脱当前的困境,重建美好的家园。

结语

未来何去何从谁也不敢保证,但能做到的就是尽可能的将当下的损失降到最低,互相帮助共同渡过难关才是最重要的,在危急存亡面前的互相争斗无疑是以卵击石没任何作用的!

信源:

《4月1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观察者网

《震后“黄金72小时”已过 缅甸震中现状如何?》——中国青年报

0 阅读:4
青梅旭史

青梅旭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