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理人创业,如何逃离文和友陷阱

张书乐 2025-04-07 15:02:29

主理人要成“城里人”,创业乃成!

否则,创业死亡谷难过。

媒体报道,做音乐的叫音乐主理人,说脱口秀的叫厂牌主理人,还有书屋主理人、服装主理人、茶室主理人、营地主理人……

近几年,在湖南株洲,一批主理人逐渐崭露头角。

主理人经济,没有统一的风格,创意上天马行空、产品上独具匠心,在文创角度上小众而个性,就是这个新型消费形态的定义。

如果把油条炸出新造型、新口味,就能自封油炸鬼主理人。

在全国各地,主理人经济都在勃发,这和Z世代们崇尚独立、张扬的情绪消费密不可分。

不少媒体也发出质疑:是商业破局,还是又一个市场噱头?

诚然,在诸多媒体报道中,对主理人的认知是有偏差的,总会把有点潮的个体户和青年创业者,都笼统地划入其中。

这就陷入了“文和友陷阱”,即过度注重外包装,缺少独门秘方,一时图新鲜、很快审美疲劳。

如果按此模式延续下去,往往会让看起来很潮的主理人,变成“千部共一套”,就和此前各种古镇开发,套个空壳,骨子里是哪都有的小吃烧烤一条街。

如何避免?

为城市精神“种草”,就能如鱼得水,找到别样魅惑。

如在重庆,有主理人把重庆小面与咖啡结合,以一碗麻辣鲜香的小面,搭配一杯无负担的咖啡,玩了把中西结合。

而在上海,套路升级,一碗薄荷马蹄馅儿的馄饨,混搭进咖啡醇厚微苦的香气,正好把上海人喜欢喝咖啡、喜欢吃馄饨的两种城市性格,融合在了一起……

换个角度想想,在老工业城市株洲,你坐在老旧厂房改造的小餐馆里,点一份意式咖啡风味的醴陵炒粉,会不会有种吃“意面”的新滋味呢?

以传统目的性消费为主的商业形态,正在走向抢占场景、体验、个性的“非标准化商业”新体验时代。

这样的非标体验,既是主理人的创业流量池,也是一个城市精神的浓缩体现。

不断试错、不断试验,就不会式微,才是主理人们的创业美学。

具体而言,则是主理人不同城市开店,就要开发具备不同城市特色的商品,最终呈现出一套不同于任何城市、任何文旅小镇的独特消费体验。

株洲的主理人们该如何去做?

从媒体报道中,暂时还没有迭代出与这座城市之精神相融合的独特产品。

这既是缺憾,也是蓝海;恰恰稀缺,创业者才大有可为。

同时,一旦主理人们找到自身创业角度的结合点,则株洲的城市精神就可以在这些浓浓个性的“衣食住行”中,被主理人们种草,并吸引更多的人来株洲拔草。

如此一来,株洲理所当然人气足。主理人变成株理人,岂不妙哉!

刊载于《株洲日报》2025年4月7日“天台时评”版,刊载时有删节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

0 阅读:1
张书乐

张书乐

长期坚持在IT和游戏领域呓语的非权威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