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王朱梓死后无谥号,朱梓真是陈友谅的遗腹子吗?

书童读史 2023-05-29 21:39:11

这天,潭王朱梓来到母亲阇氏的住处,他看着自己的母亲,眼里有着不舍。

母亲看着自己的儿子,眼睛里除了不舍,还有疼爱。

原来,朱梓是来和母亲告别的。他准备去自己的封地就藩了。

但是他的母亲很奇怪地问他,你的封地是谁分封的?

朱梓有些不懂自己的母亲为什么这么问,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

他还是回答自己的母亲:“当然是我的父皇啊!”

阇氏的回答也很奇怪,她反问自己的儿子:“你父亲?你的父亲在哪里?”

两人的对话好像都不是在围绕着一个事情,这看起来是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朱元璋分封自己的儿子,然后朱梓去封地就藩的事情,怎么在父亲的话题上说不明白了呢?

朱梓心里很奇怪,但是自己即将就藩了,应该问个清楚。

阇氏想了又想,决定把自己儿子的身世告诉他。

原来阇氏原本是陈友谅的妃子,后来朱元璋抱得了美人归,不仅赢了天下,还赢了陈友谅的美人。

而阇氏刚开始不想侍寝,因为此时的阇氏已经有了身孕。

后来无奈之下,就一步步靠近朱元璋,而朱元璋看着眼前的这个美人,尤其是这个美人还是陈友谅的妃子,更是志得意满。

于是,这就成了另一个故事的开始了。此后的阇氏,就是朱元璋的妃子了。

阇氏生下的这个儿子,就是朱梓,但是阇氏也不敢告诉朱元璋,这就变成了一个秘密。而朱元璋也没有怀疑,一切都是按照皇子的待遇给朱梓的。

当阇氏把这一切告诉朱梓的时候,他震惊了,他没想到,自己的身世里,竟然有着这么一个秘密。

阇氏一边哭泣,这么多年的委屈,她自己不敢和其他人说,背负着这么大的秘密,她也很累。

阇氏希望自己的儿子,不要忘了真正的父亲是谁,虽然陈友谅已经命丧鄱阳湖。

在朱梓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匆忙来到了自己的封地长沙。但是母亲和他说的事情,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他整日饮酒作诗,在诗酒中麻醉自己。

后来,胡惟庸案爆发,牵连很多人,其中就包括朱梓的岳父于显以及朱梓的小舅子于琥,这两人被诛杀。

而朱梓也有了谋反的心思,后来朱元璋要召见朱梓,这时候的朱梓,一方面害怕自己的计划暴露,一方面也不愿意再见自己的杀父仇人。

朱梓说:“我宁可去见阎王,也不愿意见自己的杀父仇人!”

后来朱梓就和于妃一起自焚而死。

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阇氏非常伤心并且自责,也许不告诉儿子他的身世,自己的儿子也许不会这么早死去。

上面这故事是在《明史演义》中记载的,其实这个故事的破绽还挺明显的。关于朱梓是陈友谅的遗腹子这种说法,其实《皇明纪略》中也有记载过。

但是这个出生时间上,朱梓是在1369年出生的,而陈友谅早在1363年就死了,这明显的时间就对不上。

而正史中的记载,朱梓的母亲是定妃达氏,但是定妃达氏是谁,没有详细记载。

而朱梓的死亡原因,《明史》中的记载是因为于妃家坐事,然后朱元璋召见朱梓,朱梓害怕,最后与于妃一起自焚而死。

正史记载比较简单,所以留下了谜团。一个皇子,为什么宁肯去死,也不去见自己的父皇?其实朱元璋对于自己的儿子,还是比较宽容的,因为朱元璋年轻之时,就失去了父母,所以他对亲情特别看重。

问题就在于这,野史的记载有明显的破绽,正史的记载很含糊,这就给大家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而朱梓死后,他没有谥号,这一点上也是非常奇怪的。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朱檀,很荒诞的一个人,他的谥号就是荒,就是这么一个荒诞的人,都有谥号,而朱梓却没有?朱梓究竟做了些什么事,让朱元璋如此对待?

历史留下了很多谜团,正史中的一些言简意赅的话,也许通过野史的记载,可以看出来些许端倪,但是还有更多的谜团,其实是很难知道的,也许以后有新的出土文物,才能解析这些谜团。

资料参考:《明史演义》《明史》《皇明纪略》

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0 阅读:8
书童读史

书童读史

希望是永远不会死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