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乒的璀璨星空中,孙颖莎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
她冲击职业生涯大满贯的征程,就像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
新周期开启,这一目标就像前方闪耀的灯塔,吸引着莎莎奋力前行。
但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她需要跨越重重难关。
最近,莎莎在亚洲杯上斩获女单亚军后,外界议论纷纷,有人说她技术被破解,还有人调侃她胖出了双下巴。
运动员心中的目标是坚如磐石,不会因为一场比赛的失利就动摇。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孙颖莎要实现大满贯,说难也难,说不难呢,只要打通下面这三道关键关卡。
第一关:王曼昱 —— 最强队友的挑战孙颖莎若想实现大满贯梦想,首先得面对的是她的最强队友——王曼昱。
王曼昱,有着1米76的身高,球场上的她就像拥有了一把巨大的保护伞,护台面积大得惊人。
她的相持能力更是厚实得像一堵坚固的城墙,让对手难以突破。
而且,最近她在前三板的技术上也有了显著进步,仿佛给自己的武器库增添了锋利的宝剑。
巴黎奥运周期,孙颖莎、王曼昱、陈梦三足鼎立。
到了洛杉矶奥运周期,球员的成熟度和大赛经验等因素都要考虑进来。
蒯曼、张本美和等选手还得往后排一排。
不过,作为新周期攻守兼备的王曼昱,无疑是孙颖莎冲击大满贯道路上的第一道难关。
虽说在亚洲杯上孙颖莎输给了王曼昱,但不能因为这一场失利就断定她以后对阵王曼昱必定处于下风。
毕竟,王曼昱也不可能每场比赛都打出近乎完美无缺的水平。
要知道,“鳗鱼” 身上也背负着膝伤、肩伤和腰伤等困扰,三年后的身体状况究竟如何,还是个未知数。
孙颖莎要战胜王曼昱,可以借鉴初代 “大魔王” 邓亚萍的经验。
邓亚萍的身高比孙颖莎还矮,但她在球场上灵活得像个小精灵,敢于先变线、先打出角度,让对手在球场上大范围奔跑,从而弥补自己身高上的劣势。
第二关:张本美和 —— 年龄优势带来的威胁现在,年仅16岁的张本美和,已经和大她8岁的孙颖莎在球场上打得难解难分。
想象一下,再过三年多的时间,经过更多大赛的历练,张本美和的威胁,恐怕比洛杉矶奥运会时30岁的王曼昱还要大。
张本美和在技术上,完全可以与国乒主力们一较高下,就像一把锋利的宝剑,随时准备在赛场上出鞘。
更关键的是,小小年纪的她,在场上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敢于出手,头脑清晰,战术执行力强得惊人。
如今,很多外协会选手都在模仿陈梦在巴黎奥运会的战术落点来打孙颖莎,可大多数人还没来得及施展,就被孙颖莎如暴风骤雨般的前三板爆冲,打得晕头转向。
但张本美和不一样,她能巧妙地控制住孙颖莎的前三板,抢占先机上手。
在相持阶段,她的反手就像一把重锤,压得孙颖莎有些喘不过气来。
张本美和曾连续两次战胜陈幸同、王艺迪,孙颖莎在亚锦赛时,也曾因肩伤发作输给她。
在国乒主力中,目前只有王曼昱还没有被张本美和突破。
到了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张本美和20岁,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而孙颖莎28岁。
这位日本小将,无疑是孙颖莎冲击大满贯道路上的第二道难关。
第三关:蒯曼 —— 同门师妹的竞争除了王曼昱和张本美和,在孙颖莎冲击大满贯的征途上,还有一位不容忽视的对手,那就是和她同门师妹——蒯曼。
早田希娜、平野美宇等选手,只要孙颖莎正常发挥,拿下她们的概率就如同探囊取物。
在巴黎周期的外战中,孙颖莎作为世界第一,面对外协会选手时,发挥相当稳定,如同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峰。
蒯曼在新加坡大满贯赛上,以3-0的比分淘汰了王曼昱;在亚洲杯上,又战胜了王艺迪、陈幸同两位主力,她的上升速度之快,像火箭升空一样,肉眼可见。
作为国乒混双的头号王牌,新周期里,蒯曼在肖战教练的悉心调教下,技术实力和战术执行力都在飞速增长,像一颗茁壮成长的小树苗,正在努力长成参天大树。
作为孙颖莎的同门师妹,蒯曼大部分时间担任孙颖莎的陪练,这让她对孙颖莎的短板和漏洞了如指掌,就像熟悉自家后院一样。
当年刘诗雯在东京奥运会时,曾因肘伤错过单打机会,要是王曼昱在洛杉矶奥运会时膝盖伤病发作,那蒯曼无疑将成为奥运单打的有力竞争者。
不过,目前蒯曼在大赛经验上,比起孙颖莎,还稍显稚嫩。
孙颖莎的大满贯之路上,有着强劲的对手和层层的挑战。
但正是这些挑战,才让她的进步空间更加广阔。
当面对困难时,我们需要像孙颖莎一样,坚定目标,不因一时的挫折而动摇。
最终,让自己一步一步接近心中的梦想。
总结来看,孙颖莎实现大满贯的道路充满艰辛,她需要战胜的不仅是赛场上的对手,还有心中的那份执着与信念。
当我们看到莎莎在赛场上拼搏时,也能从中得到启发:无论目标多么遥远,只要敢于迎接挑战,勇敢向前,就会在不远的将来看到成功的曙光。
每一个奋力拼搏的瞬间,都是对梦想最好的诠释。
希望在未来的赛场上,孙颖莎能如愿以偿,让我们一起期待那荣耀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