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得到APP学习了一节汪安民讲生命哲学的课,在听的时候,感觉到自己又回到了课堂一样。不同的是,这个课堂早已不是上学时候的课堂,而是人生修行的课堂。以前觉得,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好像只知道生存法则就可以很好的生活。
随着岁月和时间的流逝,以前的那种生活方式渐行渐远,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没有了校园时候的紧张活泼,更多的是为了生活的四处奔波。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对生命的意义有了一些想要一探究竟的想法。
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才会有了一些这方面的思考和探寻。在探寻的过程中,发现生命的神奇与奥妙,在我们的生命体内,本身就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这个神奇的地方,有着许多至今无法知晓的秘密,在那些秘密中,有一些学科应运而生,生命哲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学科。
生命哲学也是哲学的一个门类,讲的也是形而上学的一些理论知识,谈到形而上学这个概念,不由得想一探究竟。查了一下形而上学的概念,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超越自然界和物质现象之外的存在、本质和原因的学科。
形而上学关注的是超越感官经验和科学研究范围的问题,如存在、本体论、宇宙的结构和本质等。形而上学探讨的是那些超越物质世界的问题,试图理解现实背后的本质和原因。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存在、实体、属性、关系、时间、空间等抽象概念,是哲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现在来看,生命哲学中对于生命的阐述,也是在探讨存在与本体论这样的一些哲学命题。以前觉得生命是自己的,在学习了之后发现,生命并不纯属于个体,而是属于所在的社会,还有组织,以及家庭。
某个角度来看,对生命哲学的理解程度决定了个人对生命的认识程度,对生命的认识程度决定了对待生命的态度。另一个角度来看,每一个人又是独立的个体,这个独立的个体又是有别于其他的个体,活出生命的本质,就是在活出个体的精彩。
很多时候,一些人为了表现的与众不同,做出了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那些与众不同的事情看似荒唐,却是一个人想要表达的内心诉求。这样的一种诉求,可以表现出很多的内容,不同的内容表现出来形式亦是不同。
当然,很多时候,人们常常会逐渐变得趋同,这样的趋同也是一种对生命理解的方式。比如说看到周围的人都是以一样的方式做事,那些异类往往会被疏远,当一个人被周围的人视为异类疏远的时候,大概率上是会改变原来的行为,为了不被疏远而服从于所处的环境。
某种程度上来看,生命的本质就是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正是有了这样的特点,生命才会有了百花齐放春满园的花团锦簇。现实生活中的生命亦是如此,有了不同的对生命的阐述,才会有了不同的行为习惯,塑造出来不同的生命体。
原来还以为哲学离我们很远,其实,哲学离我们很近,近到就在我们的生命体的内部。生命哲学就是对生命的阐述,在阐述中,从更深一层看到生命存在的意义,进而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