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操控的哥特式迷宫——《萨特本》

妙看影视 2024-03-22 20:30:50

欲望操控的哥特式迷宫——《萨特本》

今天聊聊美国 / 英国电影《萨特本》。

片名 Saltburn (2023),别名盐灼之痛 / 索尔特本 / 盐灼 / 索尔特本庄园。

这是一部描绘财富、阶级与欲望的电影,在排斥与欲望的交织中,挖掘了人类内心强烈的欲望的变化过程,最终化为令人不安的结果。

这是导演埃默拉尔德·芬内尔的第二部长片。她的前作《前程似锦的女孩》(Promising Young Woman ,2020)荣获2021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而《萨特本》则延续了哥特式惊悚片的风格,将观众带入一个类似风格的世界。

影片中的主人公奥利弗是牛津大学2006年的奖学金生。

他努力在陌生的环境中结交朋友,“机缘巧合”下帮助了贵族菲利克斯·卡顿,成功打入这个受欢迎的贵族圈子。

菲利克斯邀请他前往家族庄园萨特本度过夏天,此后引发了一系列悲惨事件。

在影片伊始的牛津大学辅导班场景中,奥利弗提及了罗伯特·勃朗宁(Robert Browning)的诗《我最后的公爵夫人》(My Last Duchess)。

这首诗与影片中的角色和情节之间,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我最后的公爵夫人》以独白的形式,讲述一个意大利贵族男子对他已故妻子的深沉描绘与反思。诗中,男子以画作为媒,向使者讲述妻子的音容笑貌,她眼中的星光、嘴角的笑意,以及她待人接物的温柔与亲切。然而,随着诗行的推进,我们逐渐窥见了男子内心深处对妻子的控制欲与嫉妒之火。他对妻子的束缚与怀疑,最终导致了妻子的早逝。很明显,叙述者便是那幕后黑手。

这个情节与《萨特本》中奥利弗和菲利克斯的故事如出一辙。诗歌中,叙述者在谋杀后仍将被害人的照片留在家中,这和《萨特本》的最后一幕一致,影片奥利弗在家中也展示着菲利克斯的照片。

贵族公子菲利克斯内心藏着一份善良,不过这个善良总是带着淡淡的怜悯。

他将奥利弗视为一个慈善对象,将其纳入自己的小圈子,作为对奥利弗提供帮助的奖赏。

菲利克斯邀请奥利弗到自己家族宏伟的12世纪庄园萨特本,看似是一场即将上演的盛大假期,仿佛都在为这场聚会做足了铺垫。

然而,菲利克斯深受父母观念的影响,当别人失去了原有的趣味和价值,他们便如同被遗弃的旧玩具一般将其丢弃。

奥利弗“敞开心扉”,向菲利克斯述说他父亲离世的悲痛。菲利克斯告诉奥利弗他家的传统应对悲伤:将已故亲人的名字镌刻在石头上,然后将石头丢进河水。

菲利克斯给了奥利弗一块写着“爸爸”的石头,并邀请他执行同样的仪式,当奥利弗试图将石头抛入河中时,石头并没有落入水中,而是落在了地上。

这个意外结果其实就是个隐喻,暗示奥利弗的父亲还活着。事实上,正如菲利克斯在片中的惊人发现那样,奥利弗的悲伤只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戏码。他编造了父亲去世的谎言,企图借此赢得菲利克斯的同情与友谊。

“夺舍”,或者说“鸠占鹊巢”,都是奥利弗实现目的的结果。

奥利弗的行为可以引发我们对人性的深思,他的性取向自始至终都是模棱两可的,根本原因是他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哪怕处于世界边缘也不要紧。

随着剧情的深入,奥利弗逐渐褪去伪装,展现出他真实的面貌,他一直在创造寻找机会。

迷宫中心的牛头怪雕像是以巴里·基奥汉的身体为参考设计的。

花园中的迷宫是由迷宫设计师阿德里安·费舍尔(Adrian Fisher)设计。不过由于现实限制,难以创造完整的迷宫,所以只建造了迷宫的中心和连接走廊,而外部部分是用CGI建造的。

巴里·基奥恩说,当他即兴创作出那片墓地场景后,现场的气氛瞬间凝固,每个人都保持沉默。

别说现场了,哪怕隔着荧幕,观众也同样被这冲击性画面干无语了。

在这部影片中,导演不断插入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场景,比如洗澡水、经期血、墓地和裸体跳舞。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场景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它们让人感到十分奇特,甚至可以说是诡异,就看观众能否受得了了……

导演表达了痴迷不仅是占有,而是最终要将所迷恋之物彻底吞噬,比如各种舔干吃净的行为。

这部影片不太适合胆小者,无畏地展现优雅而诡异的氛围,吸引各种狂热爱好者沉浸其中。

《萨特本》绝非爱情故事,而是一部交织着黑暗幻想、阶级差异以及受挫欲望的惊悚之作。它深入剖析了人类对权力和关注的渴望如何走向极端与畸形。

导演运用飞蛾、蜘蛛和吸血鬼等隐喻,构建出一个如梦似幻、却又令人不寒而栗的世界。这些符号营造出一种迷离的梦境氛围,更深刻地揭示了萨特本庄园内的不真实感。

导演埃默拉尔德·芬内尔坦言,她将《萨特本》视作一部“吸血鬼电影”,尽管这个故事并没有涉及任何超自然元素。当奥利弗自称为吸血鬼时,观众也能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他对权力和欲望的渴望。

欲望迷宫里黑暗游戏,

人性操控与阶级悲剧。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