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3347年,神农氏炎帝定都宛丘以火纪官,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全国性政权炎帝王朝。因为宛丘是伏羲旧都,神农氏炎帝便将其更名为“陈”。陈,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曾经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建都之地,公元前4852年伏羲在此分封百官画地而治,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时代。伏羲1500多年之后,神农氏炎帝在此建都立国。
神农氏炎帝即位之后,曾经是伏羲王朝帝王的有巢氏不肯归顺,神农氏炎帝便率兵讨伐,一举攻破有巢氏都城凌家滩,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凌家滩遗址。败退的有巢氏率领一部分民众南渡长江,重新规划建造了新的都城,也就是现在的浙江良渚遗址。后来,良渚古国臣服于神农氏炎帝,但一直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
平定了有巢氏之后,神农氏炎帝又挥师东进,打响了斧遂之战,征服了富庶的东方。为了巩固东方,神农氏炎帝将都城从淮阳迁到了曲阜,曲阜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造就了大汶口文化的辉煌。
神农氏炎帝去世后,其长子炎帝魁即位。炎帝魁北出燕山征服了红山古国,西进陇原征服了南佐古国,建立了东到大海、西到三危、南到交至、北到塞外的疆域远超伏羲时代的庞大王朝。为了巩固政权便于统治,炎帝魁将都城从曲阜迁至天下之中的洛阳,也就是现在的双槐树古城。
炎帝魁去世后,其子孙炎帝承、炎帝明、炎帝直相继即位。炎帝直即位后,又将都城迁回故都陈,并建造新城,也就是现在的平粮台古城。炎帝直去世后,其子炎帝来即位,又将都城再次迁至曲阜,曲阜再次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淮阳、曲阜、洛阳,这三座炎帝王朝时期的都城,历经五千多年的风雨,依然矗立在华夏大地上。不过遗憾的是,人们都知道淮阳的太昊陵是天下第一陵,却少有人知道淮阳曾经也是炎帝王朝的都城;人们都知道曲阜是东方圣城,却少有人知道曲阜是中华远古时期最重要的都城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三皇之都”;人们都认为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却忘记了洛阳曾经也是炎帝王朝的统治中心。
本文内容为一天社根据古籍记载和考古发现整理推测而创作,谬误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