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开国少将前往南京时,途经韦岗要求停车:我没有辜负粟裕将军

历史详说官 2023-11-14 16:36:17

在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中,有这样10位特殊的将军,他们是独臂将军。

提起这些独臂将军,毛主席曾感慨万千地说道:“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独特的人才。”

在这十位独臂将军中,有一位将军名叫童炎生,他的一生也堪称传奇......

1911年,童炎生出生于江西省安福县严田乡一户贫苦人家,在他年幼时,父母便双双离世,为了生活下去,他便靠着给人放牛打工为生,那时他也常常被打骂,更多的时候还吃不饱、穿不暖。

1929年,红军来到安福县,打土豪分田地,让穷人翻身做主人,红军的行为对穷伢子童炎生而言,无疑具有十分强烈的吸引力。

在红军离开红安时,童炎生毅然选择跟随红军走出家乡,而令谁也没想到的是,童炎生投身于革命之中后,等待他的竟是长达55年的戎马生涯。

在入伍两年后,童炎生便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作战勇猛当上了班长,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童炎生不仅有了理想,更有有了为理想前仆后继的觉悟。

1932年秋,国民党再次对苏区发动“围剿”,彼时,童炎生所在的营奉命掩护领导机关转移,坚守在山头阵地,击退了敌人5次冲锋,敌军尸横遍野,我军的伤亡也十分惨重,全军只剩下100多人。

当天黄昏时,敌人增援队围住小山包,疯狂叫嚣道:“你们被包围了,顽固抵抗只有死路一条。”

面对敌人的叫嚣,红军战士们纷纷要求与敌人拼了,营长当即决定成立敢死队,杀出一条血路来,全营队乘夜突围,时任三连八班班长的童炎生成为了由18名战士组成的敢死队的班长。

童炎生带领这些战士从敌人尸体上搜集了一部分弹药,并集中了全营剩下的手榴弹,当天午夜时分,敢死队利用地形沿冲沟隐蔽接敌,全营官兵跟进,潜伏至距离敌人不到20米的灌木丛中。

在童炎生的一声令下,敢死队将手榴弹扔进了敌群中,成功打掉了敌人的机枪火力点,随即敢死队员们手持大刀,呐喊着冲向了敌人。

在被敢死队包围后,敌人瞬间反应过来,当即调集炮火企图封闭突破口,就在这时,一发炮弹直接落在了童炎生身旁,他来不及躲闪,弹片便炸伤了他的左腿,可即便如此,童炎生也只是简单的包扎了一下,依旧率部突出重围。

由于缺医少药,环境恶劣,童炎生的伤口开始感染,不久后,伤口周围更是出现了腐肉,导致整个小腿肿胀并向大腿军医在仔细检查后,轻叹一声对童炎生说道:“这要截肢了!”

作为一名战士,童炎生又怎么能忍受自己的腿被截肢呢,在仔细思虑后,童炎生找来一把剪刀,用火烤后,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他咬紧牙关,强忍剧痛,把那些已经腐烂的肉直接剪了下来,随后敷上了药草,伤口才逐渐有所好转。

在此后的日子里,童炎生还曾两次左腿负伤,但他都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力挺了过来,可他的小腿骨也因长期暴露在外,经常感染发炎。

1940年10月,在黄桥决战中,童炎生担任团政治部主任,他深入一线,在与敌人激战的过程中,他的前额被弹片击中,因此负伤,而这一弹片终生留在了童炎生的身体里。

1944年10月,八路军在一次战斗中缴获了敌人大批手榴弹,当时大家都不会使用。

时任团政委的童炎生为了掌握使用方法,率先进行实弹试投,不料手榴弹直接在手中爆炸了,右手五指顿时被炸飞,最终从手腕处做了截肢手术。

在休养期间,童炎生杀敌心切,还未等伤口完全愈合便返回了部队,结果导致伤口再次感染,只好做了第二次手术,失去了右臂。

在革命年代,童炎生虽先后五次负伤、致残,但却从未动摇过他革命到底的斗志和决心,他与无数革命先辈们一样,用鲜血和生命为共和国的旗帜上增添了血染的风采。

在全国解放后,童炎生先后担任苏北军区参谋长、江苏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1955年,童炎生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在此后的岁月里,即便是岁月的流逝、和平的环境都未能改变老将军的传统作风。

1958年,童炎生视察海防前线,车至途中,因山道险峻无法继续前行,随行人员便劝说将军不要往前去了,看看地图就行。

但童炎生将军却拒绝了:“解放后,在生产建设中地形与地貌多有人工改变,加上测绘工作滞后,实地与地图难免有误差,不堪现地,怎能准确把握情况?战前细准备,战时少流血,容不得丝毫怠慢啊!”

说着,童炎生将军便下了车,坚持以步代车,亲赴海防要点勘察地形,工作人员考虑到将军的腿伤,便提出乘坐摩托车前往,不料在途中发生了翻车事故,将军头部受伤,留下了脑震荡后遗症。

即便如此,在此后的日子里,遇到同样的事情,童炎生将军依旧坚持传统作风。

1984年秋,童炎生将军病危,经军区总院专家会诊,决定要动手术,但专家们认为童炎生将军已经79岁了,再加上战争年代留下的战创太多,目前身体已经十分虚弱,手术能否成功风险很大。

面对医生和家人的担忧,童炎生将军却显得十分淡定从容,为了缓解家人的担忧,他曾说:“我看到多少战友牺牲了,想到他们,我还有什么怕的呢?还有什么想不通的呢?你们不要为我担心。”

很快,医生便为童炎生将军做完了手术,然而在术后不久,身患绝症刚动过手术的童炎生将军,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南京救治。

在途经韦岗时,童炎生将军忍着剧痛恳切地要求道:“停车,让我最后看看这个当年战斗过的地方。”

面对童炎生将军强忍病痛提出的要求,司机并不敢停车,只是把开车的速度放慢了下来,随后在大家的帮助下,童炎生将军透过车窗,放眼望去。

当童炎生将军看到远处山岗上已巍然耸立着一座即将落成的纪念碑时,他眼含泪花,百感交集,嘴里喃喃道:“我没有辜负粟裕将军,我完成了粟裕将军的遗愿!”

说着,童炎生将军的思绪飘回了过去......

在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后,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结束,湘赣边区红军游击大队走出了大山,在支队参谋长段焕竞和大队政委刘培善的率领下,开赴安徽岩寺,整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一营,童炎生担任连长。

彼时的苏南,人心惶惶,一片混乱,不仅因为日军的攻占,还因为一些民族败类趁机纠合在一起,成立维持会等伪政权,助纣为虐,地痞土匪更是蜂拥而起,趁火打劫,鱼肉百姓。

在新四军到来后,大力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参加抗战,盼着新四军到来的群众们在看到新四军后,摇头说道:“装备精良的国民党都抵抗不了日本人,你们这几个人,几支枪,能行吗?”

面对群众们的担忧,陈毅、粟裕等新四军的领导人当即指出:打仗,必须打仗!只有从军史上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才能扩大新四军的影响,提高人民群众抗战的勇气和信心。

1938年6月14日上午,陈毅在茅山东北的延陵地区发出了战斗动员令,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请缨出战,陈毅司令员高兴地说道:“都想打鬼子,要得!这一仗很重要,关系着新四军的声望,只能打胜,不能打败。为此,我决定在第二团第一营挑选部分在三年游击战争中经过考验、战斗经验丰富的红军战士去参加战斗。”

最终刘培善政委选了80位战士,并当众宣布组成临时战斗连,童炎生担任连长。

很快,刘培善带领着战斗连干部来到粟裕住处,听粟裕司令员布置任务,也许是为了保证战斗发起的突然性,粟裕只说明此次战斗有两项任务:一是破坏南京与镇江之间的铁路,二是打鬼子的伏击战。

当天下午,战斗连在粟裕直接指挥和带领下,与抗日先遣支队警卫班、侦察班的30多人,共计100多人,从源水出发,向目的地开进。

因当时时值梅雨天气,乌云低垂,雨点稠密,部队踏着泥泞深一脚浅一脚的疾行,走在队伍中间的粟裕看到战士们满身泥浆,疲惫不堪时,便对童炎生说道:“童连长,你给部队动员一下,加把劲,争取天亮前到达目的地。”

“是!”童炎生一边回答,一边跳到一旁的石头上,大声鼓舞着战士们......

最后,部队终于按时到达了破坏铁路的目的地——下蜀镇铁道。

在粟裕的命令和童炎生的组织下,战士们很快便把铁路给破坏了,看着横七竖八躺在路旁的铁轨,粟裕命令部队离开现场,转移到下蜀镇西南的小山上休息。

1938年6月16日清晨,粟裕与战斗连官兵们见到一列日军火车满载军需物资,冒着黑烟,从上海方向驶来。

当童炎生看到满车的军需物资后,对粟裕说道:“粟司令,打一下吧!”

粟裕却摇头说道:“不行,我们的伏击战还没有打,不能因小失大。”

因轨道被破坏,火车只得退后,与此同时,童炎生按照粟裕的命令,将部队带到了村子旁边的茅草房里休息,而他与其他几个排长则跟随粟裕到小竹林内去开会。

“我们的伏击地点在镇江西南韦岗至赣船山口的镇句公路上。”粟裕到这时才说出了伏击地域,“这条公路上每天都有五六十辆鬼子的汽车毫无戒备地通过,从上午7时开始就有往返,为了首战告捷,我们今晚后半夜出发,天亮前到达伏击地域。”

闻言,童炎生代表战斗连干部们表决心道:“粟司令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不久后,队伍在泥泞的夜路上艰难行进,终于在天亮前到达了目的地。

在到达目的地后,童炎生站在山巅上放眼望去,看到十分险要的地形后,心中不由得对粟司令生出了无限敬意:“真不愧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高级将领,选得如此优势地形!”

就在童炎生为此感到感慨时,粟裕下令:部队7时半下山,进入伏击位置。

童炎生连连点头,一会儿后,童炎生率部队经过50多分钟的隐蔽行军,来到了隐蔽位置后,便听到远处传来了汽车的喇叭声,在第一辆汽车探头后,童炎生便开了第一枪,自此,战士们手中的机枪、步枪一齐开火。

在经过一番激战后,童炎生率部扫清了残敌,胜利结束了战斗。

战后清查结果,击毙日军土井少佐、梅泽大尉以下官兵20余人,击毁汽车4辆,缴获长短枪20余支。

新四军韦岗痛击日军的消息不胫而走,在江南大地上传开了,陈毅高兴地作了七绝一首,表达了广大军民对初战获胜的欢乐心情:

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惊呼敌胆寒。

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此次战斗,新四军大获全胜,就连蒋介石都不得不承认新四军的功绩,亲自致电新四军军长叶挺给予嘉奖:“所部袭击韦岗,斩获颇多,殊堪嘉尚。”

在韦岗伏击战中,新四军威名大振,童炎生一仗成名,粟裕对童炎生更是刮目相看。

1984年年初,童炎生受粟裕大将生前嘱咐,在镇江市委党史办同志的陪同下,重返韦岗,他带病登上了当年伏击日军车队的山头,现场接受采访并研究选定了“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的碑址。

1984年年底,当看到这块纪念碑即将落成时,童炎生知道自己完成了粟裕将军的遗愿,激动地热泪盈眶.......

1985年5月2日,童炎生将军逝世,在其逝世后,新华社发表通稿:

“童炎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军的优秀指挥员,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荣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7 阅读:2204
评论列表

历史详说官

简介:这里有最精彩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