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已经演变成一场战争游戏,每当俄罗斯稍微取得一点点战术优势,美国便加大援助力度,确保双方力量再次回到平衡。
现年82岁的拜登极为老辣,除了战争初期乌克兰靠自己撑住出乎他意料之外,拜登几乎掌控了整个俄罗斯战争的进程。
一,拜登及团队在俄乌冲突中的战略考量。拜登政府对俄乌冲突设定了明确的底线,这些底线不仅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也展示了其在国际事务中的深远布局。1,在避免核战争的前提下,削弱俄罗斯。拜登政府的底线首先在于避免核战争的爆发,同时利用乌克兰拖垮俄罗斯。因此,美国不在乎乌克兰的领土得失,而是通过持续的武器援助,削弱俄罗斯的军事能力,打击其扩张企图,最终希望俄罗斯失去侵略性的动力。2,不支持乌克兰发动进攻和速战速决。拜登政府不支持乌克兰进行主动进攻,以避免俄罗斯在正面战场上迅速失败。若俄罗斯遭遇快速的战败,可能导致普京团队的倒台,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与西方的结构性矛盾得以解决。相反,更换领导层可能会使问题延续甚至加剧,类似于一战后德国国力未损,希特勒重新整合力量发起更大规模的二战。因此,拜登的策略旨在削弱俄罗斯的同时,保持其一定的实力,防止其完全崩解。俄罗斯快速崩解,极有可能导致核扩散;也会导致美国失去俄罗斯这个牵制两大竞争对手欧盟和东亚的抓手,不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二,拜登此时解除援乌武器限制的深层原因。2024年11月18日,拜登在其任期的倒数阶段解除对乌克兰近三年的武器援助限制,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制陆军战术飞弹系统(ATACMS)攻击俄国境内距离达306公里的目标。这一决定背后有着多重战略考量。1,巩固乌克兰防御能力,帮助乌克兰守住库尔斯克地区。近期,乌克兰在乌东和库尔斯克都处于被动,若不加强力量会导致更大的失败,甚至被赶出库尔斯克、所以拜登放开援乌武器限制。2,特朗普不可预测,未雨绸缪,防范特朗普鲁莽的干涉政策。特朗普的胜选,打乱了拜登对俄罗斯的长远战略。特朗普上任后,想快速结束俄乌战争,在拜登看来根本不可行,甚至有可能引发核战争。俄乌冲突极其复杂,牵扯到欧洲、俄罗斯、乌克兰与东亚等世界主要力量。俄乌两家在目前状态下都不可能停火。
库尔斯克在乌克兰手中,普京不敢就战线停火。普京的底线是就战线停火,打了三年,毕竟夺取了乌克兰约18%的土地,在国内勉强交待,但若失去库尔斯克几百平方公里,国内的强硬派肯定不答应。乌克兰的底线是回到2021年的俄乌边界线。因此普京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不能退,泽连斯基为了自己身后之名不愿退。那么特朗普要完成任务就必须举起大棒,而且大棒只能打响更主动更不能退的普京。特朗普若鲁莽举起大棒,那么无路可退的普京一定会用煤气罐拼命。因此拜登干脆自己放开武器限制,相较而言拜登施压比特朗普施压对普京的刺激要小得多,起码普京还有特朗普上台有利于他这个希望。
三,放开对乌武器限制,不可能彻底改变俄乌冲突的战局,但会使双方力量重现到达平衡。有消息称,虽然拜登放开限制,但只允许打击俄乌边界50公里的范围,乌克兰大概率会首先西方援助导弹打击库尔斯克的俄朝目标。下图是美援导弹可以打击的军事目标。
综上所述,拜登此时解除对乌克兰武器援助限制,体现了其在俄乌冲突中的战略深谋远虑。拜登政府通过平衡俄乌力量,避免战争迅速升级,同时削弱俄罗斯的扩张能力,保障美国的长期战略利益。然而,这一策略也使得俄乌战争有可能长期僵持,双方人民将长期承受战争带来的痛苦。未来,如何在不引发更大规模冲突的前提下,实现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将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拜登的策略虽具备一定的可控性和可行性,但其长远影响尚待时日检验。
特朗普上台之后是否会做得比拜登更好?
aj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