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最后一卦未济卦,也是三阴三阳。朱熹讲未济卦三阳失位,所以《杂卦》说“男之穷也”。其实它的三阴照样失位,也就是说,六个爻统统都不正,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未济卦这个组织没有一个摆对位置,很难发挥才能,做起事来当然就“未济”,什么事都不可能成功。
在未济卦的时代,到处是一片乱象,每个人都不满意,大家都在抱怨,买面包的抱怨,卖面包的也抱怨;劳工抱怨,老板也抱怨。每个人都不安其位,完全没有凝聚力。所以在自然卦序的最后一卦,是脱序、失位的状态,整个世界是一盘散沙。
从卦象看,未济卦上卦的火往上烧,下卦的水往下流,各行其是,背道而驰,力量根本整合不起来。我在上一章讲过,既济卦虽然也是水火组成,看起来有冲突,但它会接触交流,而且相反相成;亦即心火跟肾水相交,心火可以温暖肾水,肾水可以上济心火,互相造就。泰卦( )也是一样,泰卦是既济卦的体,既济卦就是泰卦的用;未济卦的体是否卦( ),天地不交,君子只能俭德避难。前一卦既济卦似乎全都搞定了,才没一下子,未济卦六爻全变,每一个爻统统不安其位,没有一个爻位是正的,做什么事都不能成。这样去观察小环境、大环境中的未济卦,它就不是书上的死线条,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未济”,“男之穷也”。
六爻都不正,在六十四卦中只有这一卦是如此。当然,六爻都正,也只有既济这一卦。既济卦到未济卦是六爻全变,有相错、相综,还有朝野互换的上下交易。然后“既济”中有“未济”,“未济”中有“既济”。所以这是卦际关系的大考验,也代表所有事物都不是死棋,还有活路;因为既济、未济二卦根本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有“既济”才有“未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然后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变化。
用在身体上,身心状况如果是不变的火水未济,那就糟了。因为未济卦就是否卦的用,“否之匪人”,全身都有问题,然后心肾不相交,不是太寒就是太燥,结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