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要求推荐苍蝇馆子,我回忆起这家街坊小店

厨房趣玩家 2025-03-30 13:36:24

在一个微微下着小雨的傍晚,窗外车流不断,我正好收到一位许久未见的老朋友的消息:“有没有杭州地道的苍蝇馆子推荐?”这个问题一下子让我陷入了回忆。

这年头,吃饭讲究的是地方不大却别有风味。

我脑子里马上浮现出一个热闹而拥挤的画面,位于景芳一区的蔡珍记街坊菜被拉到了我的视线中央。

探店:风火连天的蔡珍记街坊菜

蔡珍记的门面不大,但一直是我们朋友圈里大家口耳相传的好去处。

这里就像个小社区的中心点,每天都上演着忙碌的美食戏剧。

清晨时分,老板已经开始在厨房准备当天的食材,店门口还停着几辆等着进店的车子。

到了中午,老板站在厨房前,手持订单,风火连天地点菜、传菜。

墙上的黑板上潦草地写着当天的招牌菜,热卖的菜名直接贴在墙面上,让人一进门就直奔重点。

有没有菜单?

大可不必,凭着熟客们的指点和自己的口味直接点就是了。

经典杭帮菜:从油淋鸡到花辣酱鱼头

第一次吃蔡珍记,朋友点了油淋鸡和杭帮菜馆常见的花辣酱鱼头。

这是无法错过的味道。

油淋鸡的葱油铺满鸡肉,外皮酥脆内里多汁;花辣酱鱼头的汤汁是秘密武器,微辣而鲜,豆腐在汤里泡得入味,每一口都是味蕾的满足。

这家店的菜品总有一股熟悉的亲切感,可能是因为葱、姜、蒜这些最简单的调料画龙点睛。

还有那油爆虾,肉质饱满,酸甜交融,捞上几只就可以半碗米饭下肚。

自助风格:在紧张节奏中享受美食

蔡珍记的风格特殊,因为店里上满了人时,老板娘就会喊:“自己来!

自己来!”客人们自觉拿着盘子去领菜,像回家了一样。有时还要和旁边桌挤挤肩膀,左一个“吃好了吗?”右一个“冒犯了哈”。

这些小细节让人感受到这里的生机勃勃。

要是想吃得更尽兴,最好提前到,不然就得争分夺秒了。

等位是不少人的体验,因为翻桌速度不快,这也正是苍蝇馆子的魅力,讲究的就是这份烟火气。

调和之道:荤菜与素菜的完美搭配

杭帮菜大肠牛蛙这种酱爆菜讲究的就是“油足味浓”,而搭配一碗清爽的豆芽菜芹菜金针菇,能让味觉有缓冲的机会。

虽然累积的味道和油脂让人稍觉得腻,但这点清爽稍微一拌,就让人又能继续开怀大吃。

还记得我们最后点的毛豆臭豆腐,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些大胆,但老板自有一套做法,吃过的人都会忍不住点头称赞。

这最后一道菜成了我们的打油诗,让酒桌上的话题更添几分趣味。

结尾的小故事总是圆满的结尾,每每我们从蔡珍记出来,口袋里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满足,还有一丝对于老朋友的亲切。

这就像是一次与老友的闲话家常,不同身份的我们却都有一个共同的记忆,那是关于菜肴香气和人情味的记忆。

生活有时就像这些菜,不用大张旗鼓,朴实无华的烟火气却让人更加眷恋。

所以,下一次再有朋友问我杭州的苍蝇馆子,我还是会不假思索地推荐这家街坊小店,哪里的味道亲切,哪里便是心安之处。

简单的一局饭,聊聊过去,说说现在,街边小店总能撑起我们的旧时光。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