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彬|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两个基本目的:逻辑性和文学性

当代文学批评 2024-06-17 23:11:23

最近几年,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成为议论颇多的一个话题。这首先是因为此前数十年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太成问题。我是这个话题的关注者之一。我注意到,此前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文学性”的缺失,是众多文章非议和批判的焦点。此前数十年间的中小学语文,从教材编选到教师讲授,都不具有应有的“文学性”,这是不争的事实。

有人甚至说,这种语文教育,不是在培育而是在扼杀学生对文学的感受力;不是在让学生靠近文学而是在令学生远离文学。我身受过这种语文教育,深知这种指责决非无的放矢。别的且不说,就说那些年的语文课文吧,如今想来,真是不堪回首。那些赖在课本上几十年之久的“名篇”,哪有什么“文学性”可言呢!所以,加强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性”,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不过,在强调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文学性”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文学性”毕竟不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全部目的。除了识字外,我以为中小学语文教育有两个基本目的:一是使得学生说话、作文符合语法规范,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成为一个说话、作文讲逻辑的人;二是使得学生具有初步的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学感受力,让本来具有文学潜能的学生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让本来没有多少文学潜能的学生也不至于对文学毫无感觉。

这两个基本目的,也可以概括为“逻辑性”和“文学性”。这两者是不可偏废的。某种意义上,“逻辑性”是比“文学性”更为基本的追求。要让每一个高中毕业生都对文学有良好的欣赏能力和强烈的兴趣,其实不太可能,也不必把这一点作为必达的目标。然而,让每一个高中毕业学生都具有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够说出基本符合逻辑的话、写出基本符合逻辑的文章,却是中小学教育应该做到的。

胡适在1920年曾写过《中学国文的教授》一文,首先论述的就是“中学国文的目的是什么”,其中引述了民国元年颁布的《中学校令施行细则》第三条:“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而所谓“能自由发表思想”,其实也就是能符合逻辑地思维。胡适认为这标准并不错,并参照这一条,为中学国文的教授定了四条“理想标准”,其中首要的一条便是“人人都能用国语(白话)自由发表思想——作文,演说,谈话——都能明白晓畅,没有文法上的错误”。

胡适这一首要目标,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人人都具有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人最必需的能力之一,其重要性或许还在文学欣赏能力之上。而一般说来,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与他所受教育程度成正比的。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实在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然而,在近些年反思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我隐隐感到有一种一味强调“文学性”而全然忽视“逻辑性”的倾向。几次看到有人举这样一个例子:某次语文考试中,有一道试题是“雪化了是什么”,有学生答“雪化了是春天”,老师判错,因为正确答案是“雪化了是水”。人们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老师的判卷是怎样的荒谬,这样的语文教育是怎样扼杀学生的文学天赋。

应该说,对这道题,老师认定的“正确答案”与这个学生的答案,是对问题的两种方式的回答。老师是以逻辑的方式思考这个问题,虽然这个答案“质木无文”,却是天衣无缝的:雪化了只能是水,不可能是别的东西。学生是以文学的方式感受这个问题,虽然这个回答“诗意盎然”,却是不合逻辑的,因为“雪化”与“春天”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抓一把雪到温暖的屋里,弄一些雪到炉上的锅里,雪后天晴、艳阳高照⋯⋯这时候雪都会化,但只能化成“水”,而不可能化成“春天”;另一方面,以文学的方式回答这道题,答案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雪化了是春天,也可以说雪化了是蝴蝶,是蜜蜂,是花朵,是青草,是蓝天白云,是大雁归来,是柳头鹅黄⋯⋯在具体的考试场合,我们可以对答“雪化了是春天”的学生所表现出的文学天赋表示欣赏,并判其答案为正确,但却不宜把“雪化了是春天”这种感受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作为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方向甚至全部目的。

如若这样,也许培养出的学生能写出看起来还满像回事的“朦胧诗”,却写不出一篇“明白晓畅,没有文法上的错误”的说明文和议论文。——而我也的确接触过这样的青年人。在这里,我还想对近些年颇热门的“脑筋急转弯”这种“智力游戏”表示一点憎恶。所谓“脑筋急转弯”,通常是以逻辑的方式提出问题,而要求一个完全非逻辑的回答。这种游戏既践踏逻辑,也毫无诗意。许多幼儿园的小朋友、刚进校门的小学生,都很热衷于“脑筋急转弯”,他们的“脑筋”还没有接受逻辑的训练,就在接受这种非逻辑的熏染,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体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这个国家和民族总体素质的重要内容。过去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缺乏“文学性”,同时也缺乏“逻辑性”;那些所谓的“名篇”,其实是既没有足够的文学意味,也不讲起码的道理的,往往通篇充斥着假话、空话、自相矛盾的话、毫不讲理的话。在对语文教育进行反思和改革时,我们不要只盯着“文学性”而放过了“逻辑性”。

2002年11月19日🥢

(转载自《当知识遇上信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原题《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两个基本目的》,仅作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