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成电风扇的费尔雷"塘鹅"

胡侃杂 2025-04-26 14:03:42

随着大西洋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接近尾声,海军部开始展望未来,认为仍然需要一种高性能的专用反潜飞机。多个提案中,费尔雷航空公司提出了生产其成功的火神战斗机的双引擎版本的方案(第二台引擎安装在飞行员后方的机身内)。自1935年起,费尔雷便开始尝试双引擎驱动反向旋转螺旋桨的设计,尽管当时官方对此不感兴趣。有一段时间,他们曾将一架“战斗”轻型轰炸机安装了P.24发动机并驱动两个螺旋桨——美国曾对使用P.24发动机装配新型P-47雷霆战斗机产生兴趣,但最终放弃了这一想法。

随着海军部意识到反潜飞机可以装备比战时更先进的系统,他们改变了要求,并于1945年末发布了GR.17/45规范。费尔雷意识到他们的另一个项目(一个配备双梅林发动机的观察机)将适合携带现在可用的新型电子设备,因此可以将原本计划使用的笨重过时的梅林发动机改为两台阿姆斯特朗-悉尼Mamba涡轮喷气发动机。双Mamba动力装置很快成为一种独立的发动机,创意十足地命名为“Twin Mamba”(双Mamba)。与此同时,竞争对手布莱克本公司提交了他们的YA.7(后来的YB.1)设计。费尔雷则在他们的设计上做了最后的调整,最终将其命名为Q型。1946年8月,海军部做出了决策,批准了原型机的生产——包括布莱克本和费尔雷的飞机!

AEW.3 XL455

三年多后,在1949年9月,费尔雷的第一架Q型原型机——VR546——在他们位于海斯的工厂组装完成,并被运输到奥尔德马斯顿进行首次飞行(9月19日)。此时,竞争对手YB.1已经完成了飞行。Q型原型机的早期测试揭示了多个气动缺陷,包括襟翼部署时的大幅修正变化、升降舵响应迟缓和一定的方向不稳定性——由于这些问题,第一架原型机在起飞过程中发生了事故,被迫停飞进行修理,长达三个月。通过对升降舵、副翼和方向舵进行较小的调整,这些问题很快得到了大部分解决,舰载试验随即开始。在这场似乎要比拼谁能制造最丑飞机的比赛中,布莱克本和费尔雷的设计加入了由肖特公司提出的SB.3——一架外形丑陋到令人无法忍受的飞机,因而严重影响了它的飞行性能。1950年6月19日,Gannet的VR546由中校飞行员G. Callingham在“光辉号”上成功进行了首次涡轮螺旋桨飞机的甲板着陆。所有测试飞行员都报告称飞行特性极佳,费尔雷的新型飞机前景看好。

第二架原型机与第一架非常相似,但其搜索雷达被安装在可收缩的雷达罩内,位于机身后部。此时,海军部改变了主意,希望增加更大的武器舱(以容纳鱼雷),并增加一个专门的雷达操作员座舱。第二架原型机——VR557——已接近完成,因此不得不订购第三架原型机来进行大量修改,包括更大的武器舱(向后延伸,过程中将雷达罩也移至后部)、略微增大的机翼面积(机翼根部稍微向前移动,机翼内侧部分被后掠至第一个翼折处,翼根后部未做变化)以及两个座位的后座舱。此时,飞机被称为17型或GR.17。

1957年,825舰载机中队的AS.4型XG790和XA457

当第三架原型机WE488完成飞行时,竞争试验表明费尔雷的设计优于布莱克本和肖特公司的设计,飞机被命名为“Gannet”,并且该项目获得了超优先级,海军已下令生产100架。由于后座舱和雷达罩在下降时会导致更多的方向不稳定性,费尔雷不得不在水平尾翼上增加小型翼尖——扩大尾翼本身将过于昂贵,并且会影响飞机在舰船上的空间。幸运的是,费尔雷在需求变更后几乎没有遇到其他不利影响,第三架原型机因事故丧失并未对生产版本AS.1的建设造成太大延误。与两座座舱的Q型和四座座舱的GR.17相比,AS.1的座舱人数为三人。AS.1开始在1953年陆续从工厂下线,最初用于开发飞行。作为开发过程的一部分,第一项改动是稍微延长了喷管的长度,因为原来排出的废气会吹到后机身,导致机身变黑。实际服役的AS.1不再需要定期清洁这一部分。

T.5 UA99 德国海军,1958年;费尔雷航空公司

海军于1954年4月在RNAS Ford接收了他们的第一批AS.1,并开始了与703X飞行队的密集试飞。飞行员们没有使用训练机,因此他们必须了解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全新操控特性(最重要的是,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不会像活塞发动机那样对突如其来的动力需求做出迅速响应)。其中一架飞机被部署到埃及进行热带试验,因为费尔雷对海外海军的兴趣颇大,而英国皇家海军的第一支Gannet作战中队(826 NAS)也登上了“鹰号”航空母舰并驶向地中海。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所有剩余的发动机和机身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但Gannet被认为在热带气候下,尤其是在增加了武器载荷的情况下,动力仍显得不足。

COD.4 XA466,HMS Ark Royal,1971年

训练机的需求也得到了认识,第一架T.2型于1954年8月飞行,向英国海军航空兵(FAA)交付工作从1955年初开始。这款飞机外观与AS.1/4几乎没有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去除了雷达罩,并在第二驾驶舱前安装了一个潜望镜(以便教官能看到前方!)。在最早的AS.1生产机中安装了一个升级版发动机,提升了性能,并增加了起飞时的安全。经过1956年的试飞,最终这架飞机被命名为AS.4,并于同年稍晚开始投入服役;此时AS.1仅装备了五个中队,并在1958年完全被AS.4替代。T.2型紧接着在1957年推出,这款升级版与AS.4一样,是AS.1的强劲版。

德国和澳大利亚海军对这款新型飞机印象深刻,两国都在1956年订购了“塘鹅”飞机。澳大利亚人甚至接受了AS.1型号,计划在AS.4型号可用时将其更换或转换为AS.4,尽管这一计划最终并未实现,因为澳大利亚海军直到1967年仍继续使用AS.1,并将其替换为格鲁曼“追踪者”反潜机。在澳大利亚服役时,“塘鹅”飞机曾从“墨尔本号”航空母舰和RANAS诺拉海岸基地起飞。德国则愿意等待AS.4型号(他们于1958年开始接收),但为了加快进度,费尔雷公司向他们提供了原本为英国皇家海军准备的AS.4飞机,并提供了一架T.5型飞机,以便他们在AS.4到达之前开始飞行员培训。在德国海军海军航空兵第1大队(Marinefliegergeschwader 1)服役时,“塘鹅”飞机是以地面部署的形式在什勒斯维希(后来的诺尔霍尔茨)进行巡逻,主要任务是巡逻波罗的海,直到1966年被直升机取代。

“塘鹅”飞机的唯一其他出口订单来自印度尼西亚,时间为1959年——一些已退役的AS.1和T.2型号从供应部回购,并将其转换为AS.4和T.5型号后出售给印度尼西亚。随着二战后各国逐渐恢复,潜艇威胁似乎越来越不可能,其他国家的兴趣逐渐消失。一架“塘鹅”曾被部署到加拿大,与加拿大皇家海军进行试验,尽管对该飞机印象深刻,但加拿大人最终决定不购买,而选择了格鲁曼“追踪者”。

在AS.4型飞机之前,存在一个空中预警(AEW)变型机AEW.3。最初打算将AS.1进行最小修改,以搭载从皇家海军“天雷”轰炸机上拆卸的雷达设备,但这最终被证明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设计全新的机身。AN/APS 20雷达被安装在机身中央下方的雷达罩内,并通过删除第二驾驶舱并将排气口向前移动,腾出空间以容纳操作员的位置。为了应对由笨重雷达罩引起的不稳定,还需要设计一个更大的尾翼。该飞机最终于1958年8月首飞,并于11月与“百慕大号”航母进行试飞,12月,皇家海军接收了首架生产型AEW.3。起初,皇家海军对空中预警的概念持冷淡态度,但很快意识到这种飞机的实用性,尤其是在他们发现新的“海盗”攻击机可以轻松接近航空母舰战斗群,而通过舰载雷达将迟迟无法发现其存在。

随着更多的AEW.3型飞机从生产线上下线,进行了更多的试验。1959年8月,成立了700G密集试验单位,延续了皇家海军(FAA)为每种新型服役飞机组建试验单位的传统,以加速服役接受进程。在AEW.3型飞机服役的同时,直升机发展已远远超越了最初动力不足的起步阶段,海军部很快看到了直升机的优越性——不仅能够执行反潜任务(并且不同于“塘鹅”,直升机可以在可疑的潜艇位置上空盘旋,使潜艇几乎没有逃脱的机会),而且不需要大型航母,并且可以执行其他许多任务。因此,AEW.3型飞机可能会成为“塘鹅”飞机的最终变型,短命的反潜型基本上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而空中预警(AEW)型飞机成为了常见的身影,并服役多年。

到1960年中期,所有执行反潜任务的“塘鹅”飞机在皇家海军服务中已被韦斯特兰“旋风”直升机取代,但一些AS.4型飞机仍存活下来,执行其他任务,并对飞机的电子设备进行了相当大的改进和增加,使其具备了信号情报搜集、一定程度的通讯与雷达干扰能力——主要用于训练皇家海军人员如何应对电子战。这些飞机通常是地面部署,很少出海。最初保持其AS.1或AS.4的型号,后来被指定为AS.6型,常被称为ECM.6。另一个小型变型也保持了服役,那就是COD.4——AS.4型经过改装,成为一种相当基础的运输机,通过去除许多内部设备,腾出空间来放置额外的座位或货物。这些飞机非常忙碌,既充当高级军官的“出租车”,又执行海军补给任务——传递大家的邮件!

正当AEW.3“塘鹅”型飞机证明是皇家海军服役史上最有用的飞机之一,包括在多次场合为皇家空军和陆军提供空中预警(AEW)支持时,英国在1964年发生了政府更替。尽管计划替换“塘鹅”AEW.3型飞机,并且在未来十年这一替代方案非常必要,但新政府取消了所有这些计划,包括海军的新大型航母CVA-01以及其他许多防务项目(当然也包括TSR.2)。计划将“塘鹅”保持服役更长时间的方案被落实,AEW.3型飞机和少数COD.4型飞机继续服役,直到另一个政府进行的防务削减结束了皇家海军的航母力量。这些“塘鹅”飞机被飞往洛西穆斯大部分被拆解,雷达设备被回收并用于皇家空军的沙克尔顿机群进行陆基空中预警(要注意,这些雷达最早在1950年代就已经安装在轰炸机上了!),但此时皇家海军已失去了任何形式的空中预警能力。

1982年夏天,距最后一架AEW“塘鹅”退役不到4年,福克兰群岛战争中几艘皇家海军舰艇遭遇低空阿根廷攻击失陷,充分显示了退役决定的愚蠢。空中预警的覆盖如果存在,肯定能够拯救这些舰艇——也能够挽救因短视的防务削减而失去生命的海员。直到福克兰战争后,皇家海军才恢复了一些空中预警能力,使用匆忙改装的海王直升机,并配备了简单的雷达(类似于皇家空军“尼姆罗德”侦察机使用的雷达,并不完全适合此任务)。直到2002年,这些海王直升机才安装了更现代、更有效的雷达——也就是说,足足24年过去了,皇家海军才重新获得与“塘鹅”提供的空中预警能力相当的能力。

从皇家海军退役后,四架“塘鹅”飞机短暂地进入了民用使用,其中AEW.3 XL482在1982年翻修并卖给了美国的汉密尔顿标准公司,在1983年飞行进行螺旋桨振动应力试验;AEW.3 XL500飞行至1980年代中期,供道尔蒂-罗托尔公司进行螺旋桨开发与噪音试验(目前正在埃克塞特恢复飞行);AEW.3 XL502由私人所有者飞行并在英国航展巡演直到1980年代末;原型机T.5(以及T.2),XT752于1995年出口至美国,经过恢复后在美国进行航展巡演直到1999年。2004年曾尝试将这架飞机返回英国,但最终陷入了一场混乱的法律纠纷,飞机被困在加拿大的戈斯湾长达6年,最终返回美国,并在2013年再次起飞。目前,AEW.3 XL500正在英国进行复飞恢复工作。

在20世纪60年代,对抗亚丁地区叛乱部落的行动以及应对来自也门飞机的入侵时,“费尔雷·塘鹅”飞机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来自第849中队的预警型 AEW.3 型“塘鹅”分队外,每艘航母还至少配备一架 COD.4 型“塘鹅”,用于通用任务和与岸基站之间的通信。

图中所见为1963年停放在皇家空军霍尔马克萨尔基地飞行中队机库外的AS.4型“塘鹅”飞机XA430,隶属于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HMS Ark Royal)。该机涂装为整体深蓝灰色,机头上绘有白色英国海军舰旗,垂直尾翼上标有“FOAC”字样,即“航空母舰舰队指挥官”(Flag Officer Aircraft Carriers)的缩写。

正如名称所暗示的那样,这架飞机曾被作为“空中出租车”使用,用于运送高级海军军官前往岸上参加简报和作战计划会议。不过,从水兵的角度来看,它更重要的用途是接收来自家的邮件。

该机后来被改装为完整的COD.4通信联络/货运版本,在此过程中,XA430移除了后下机身的雷达“垃圾桶”整流罩,并加装了一些与其他COD.4型相同的天线设备。

AEW.3型“塘鹅”飞机XL496号机(编号“421”),隶属于849中队A分队,在1963年与来自皇家海军“半人马座号”航空母舰(HMS Centaur)的几架海雌狐(Sea Vixen)战斗机一同待命,准备再次执行巡逻任务。其双重折叠机翼已被地面锁定在竖直位置,螺旋桨整齐对齐。

1963年,隶属“半人马座”号航母(HMS Centaur)的第849中队A分队“塘鹅”AEW.3预警机(编号XL498 ‘423’)在皇家空军霍尔马凯尔基地(RAF Khormaksar)滑行降落。需注意两点:

机翼挂载的帕鲁斯特型(Palouste)启动装置:该装置用于在地面启动本机发动机,同时为“弯刀”战斗机和“海雌狐”战斗机提供辅助启动支持。单发动机滑行操作:飞行员已关闭双发中的一台(阿姆斯特朗-西德利“曼巴”发动机),仅依靠另一台发动机完成滑行动作。

这架AEW.3型“塘鹅”飞机编号XP199(编号“431”),由849中队C分队从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HMS Ark Royal)上执行任务,在1963年于英国皇家空军霍尔马克萨尔基地(RAF Khormaksar)被拍摄。当时,一架来访的“堪培拉”(Canberra)飞机正从“塘鹅”整齐排列的螺旋桨后方滑出准备起飞。

AEW.3 “041”(编号 XL502)正在发动机运转中等待起飞。背景中的“鬼怪”(Phantom)战斗机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机型,但其垂直尾翼上被完整地贴上了第892海军航空中队的标志 —— 被“严重整蛊”了一番!

来自“鹰”号航母的更多“塘鹅”飞机——四机编队飞越,每架飞机的一侧“双曼巴”发动机被关闭,对应螺旋桨收拢。机头编号为“071”、“072”(XL4??)、“073”(XP226?)和“074”(XG844?)。

AEW.3型‘044’(XL472)降落在“皇家方舟”号航母上,接住了第一条绳索。此照片生动地展示了皇家海军最后一批平甲板航母的狭小甲板——在那些停放的鬼怪战斗机之间几乎没有错误的余地!悬停在左舷的威塞克斯直升机正在执行飞机守卫任务,随时准备在出现意外时从水中救起任何不幸的飞行员。

Q型 VR546 首飞前,拍摄于怀特沃尔瑟姆,1949年。

825海军航空中队的两架AS.4型飞机——XG790和XA457,1957年。

AEW.3预生产原型机XJ440,1958年。

Gannet T.5 UA99于1958年交付德国联邦海军(Bundesmarine)前的状态。

AS.1型 XA429约于1960年在“半人马号”航空母舰(HMS Centaur)上。

AEW.3型 XL455,1960年代,早期生产型号。

AEW.3型 XL500 于1964年在马耳他哈尔法机场。

内容同上

COD.4型 XG790 于1965年停靠在“鹰号”航空母舰上。长时间曝光——闪光灯是正在进行“Bolter”操作的海狐战斗机。

COD.4型 XA430 于1970年停靠在“鹰号”航空母舰上。

COD.4型 XA454 于1972年停靠在皇家海军航空站约维尔顿(RNAS Yeovilton)。

AEW.3型 XL449 于1970年代在皇家海军航空站约维尔顿(RNAS Yeovilton)。

ECM.6 型 XG797 在退役并移交至达克斯福德时的最初涂装。

黎明破晓,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HMS Ark Royal)上,一架“塘鹅”飞机正静静等待新一天的行动

AEW.3 “073”(可能是编号 XP226)从“鹰”号航母的舰艏弹射器上以悠然的姿态起飞。

一切都挂了下来,AEW.3型‘073’飞越“鹰”号航母的飞行甲板。

再次看到XL472,正在前行并折叠她的机翼。

这是位于RNAS Lossiemouth的849B舰载航空队飞行线,XL502最靠近镜头。

原型机

Type Q VR546,费尔雷航空公司,怀特沃尔瑟姆,1949年;

首次飞行时间为1949年9月19日;尾部管内装有尾旋恢复降落伞

整体为自然金属色

Type Q VR557,费尔雷航空公司,怀特沃尔瑟姆,1950年;

首次飞行时状态;增加了雷达罩和拦阻钩

早期海军涂装:深海灰(Extra Dark Sea Grey)与天蓝色(Sky)

GR.17 WE488,费尔雷航空公司,怀特沃尔瑟姆,1952年;

加大机翼与武器舱,增加了尾鳍小翼和后座舱

早期海军涂装:深海灰与天蓝色

量产机

T.2 WN365,费尔雷航空公司,怀特沃尔瑟姆,1954年;

1954年8月16日首飞时状态;加长喷口,取消雷达罩并增加潜望镜

早期教练机涂装:整体自然金属色配黄色识别带

AS.1 WN369,812海军航空中队,鹰号航空母舰(HMS Eagle),1956年;

早期AS.1构型

标准海军涂装:深海灰与天蓝色

AS.1 WN458,817海军航空中队,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墨尔本号航母,1956年;

标准AS.1构型;舷窗被取消

标准海军涂装:深海灰与天蓝色

AS.4 XA457,825海军航空中队,卡尔德罗斯海军航空站(RNAS Culdrose),1957年;

标准AS.4构型

标准海军涂装:深海灰与天蓝色

AS.4 UA101,德国联邦海军,海军航空联队1,第雅格尔空军基地,1958年;

标准AS.4构型

标准海军涂装:深海灰与天蓝色

AS.1 WN345,阿姆斯特朗-西德利发动机公司,比特斯韦尔,1958年

早期AS.1构型,移除雷达,机头改装以容纳ASMD.8型“双曼巴”102引擎(作为AEW.3研发的一部分)

早期海军涂装:深海灰与天蓝色

AS.1 XG785,816海军航空中队,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墨尔本号航母,约1960年;

标准AS.1构型

标准海军涂装:深海灰与天蓝色

T.5 LA17,印尼ALRI航空联队,泗水,1960年;

标准T.5构型

早期教练机涂装:整体自然金属色配黄色识别带

ECM.6 WN464,831海军航空中队,沃顿皇家空军基地,1964年;

典型ECM.x电子战构型;增加了多种天线

标准海军涂装:深海灰与天蓝色

AEW.3 XL481,849海军航空中队,胜利号航空母舰(HMS Victorious),1966年;

标准AEW.3构型;新机身带雷达,早期(稍小)机翼,新起落架

标准海军涂装:深海灰与天蓝色

COD.4 XA466,849海军航空中队A分队,胜利号航母,1966年;作

标准COD.4运输构型;取消雷达罩,增加多种天线

标准运输机涂装:深蓝灰色

T.5 XG888,849海军航空中队总部分队,布劳迪海军航空站,1969年

标准T.5构型

晚期教练机涂装:自然金属色配荧光红识别带;更换的引擎罩为天蓝色

COD.4 XA466,849海军航空中队总部分队,洛西茅斯海军航空站,1977年;

标准COD.4构型

标准海军涂装:深海灰与天蓝色(此种涂装在COD机型上较为罕见,仅维持约一年)

AEW.3 XL472,849海军航空中队,皇家方舟号航母(HMS Ark Royal),1978年;

标准AEW.3构型

标准海军涂装:深海灰与天蓝色

AS.4 12160,加拿大皇家空军,880海上巡逻中队,加拿大萨默塞德空军基地,1980年(退役涂装);

“如果加拿大当初选择“塘鹅”而非追踪者(Tracker)?”的设想涂装

蓝灰与浅蓝灰色

AEW.3 N1350X / XL482,汉密尔顿标准公司,美国温莎洛克斯,1983年;

基本保持AEW.3构型;作为螺旋桨振动测试平台,机翼下装有测试用仪器臂

标准海军涂装:深海灰与天蓝色;机翼未涂国籍标志

ECM.6 XA459,怀特沃尔瑟姆机场,2009年;

典型ECM.x构型;重返其原制造地——费尔雷航空公司的老厂房

多数为褪色、风化的标准海军涂装——机体标记并不真实,是1980年代在威尔士航空博物馆展出时所加

0 阅读:1
胡侃杂

胡侃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