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启蒙|笠翁对韵下卷(十三覃):车其磊(注释)

小楼听雨是诗轩 2024-11-10 20:54:36

笠翁对韵

下 卷

十三覃

宫对阙①,座对龛②。水北对天南③。蜃楼对蚁郡④,伟论对高谈⑤。遴杞梓⑥,树楩楠⑦。得一对函三⑧。八宝珊瑚枕⑨,双珠玳瑁簪⑩。萧王待士心惟赤⑪,卢相欺君面独蓝⑫。贾岛诗狂,手拟敲门行处想⑬;张颠草圣,头能濡墨写时酣⑭。

【注释】

①阙(què):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台,常代指宫殿。

②龛(kān):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石室或小阁子。

③天南:遥远的南方,泛指南方。今有成语“海北天南”,形容距离很远。唐刘禹锡《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其一》:“海北天南零落尽,两人相见洛阳城。”

④蜃楼对蚁郡:蜃楼:蜃,古书上的一种蛟龙。古人认为,其所吐之气,能幻化为楼阁,即所谓之“海市蜃楼(实际上是光线经过海面空气时折射出的幻影)”。《康熙字典》引《本草》(即《本草纲目》)曰:“蜃,蛟之属,其状亦似蛇而大,有角如龙状,红鬣(鱼颔旁的鳍),腰以下鳞尽逆,食燕子。能吁气成楼台城郭之状,将雨即见,名蜃楼,亦曰海市。其脂和蜡作烛,香凡百步,烟中亦有楼台之形。”或曰“蜃”指大蛤蜊。《礼·月令》:“雉(野鸡)入大水为蜃。”东汉郑玄注:“大蛤曰蜃。”《国语·晋语九》:“赵简子叹曰:‘雀入于海为蛤,雉入于淮为蜃。鼋鼍鱼鳖,莫不能化,唯人不能。哀夫!’”三国吴韦昭注曰:“小曰蛤,大曰蜃。皆介物(有甲壳的动物),蚌类也。”蚁郡:蚁穴的美称。据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有个叫淳于棼(fén)的人,醉后梦游槐安国,国王以女妻之,并任职南柯郡太守,“荣耀显赫,一时之盛”。后出征失败,公主亦死,被遣回。醒后见槐树下有蚁穴,以斧劈之,里面是用土堆成的亭台楼阁,即梦中所历槐安国。旁有一土城,即梦中之南柯郡。

⑤伟论对高谈:“伟论”“高谈”皆指高明的言论或谈吐。南宋吴芾(fú)《送王舍人彦正奉祠东归》:“伟论峥嵘从古少,高怀恬退似君稀。”西晋陆机《拟今日良宴会诗》:“高谈一何绮,蔚若朝霞烂。”

⑥遴(lín)杞梓(qǐ zǐ):比喻选拔贤才。遴:选择,挑选。杞梓:杞树和梓树,都是优良木材。可比喻优秀的人才。

⑦树楩楠(pián nán):比喻培养人才。树:种植,引申为培养、培育。楩楠:楩木与楠木,皆大木,适宜于用作柱梁,可比喻栋梁之才。

⑧得一对函三:得一:犹得道。语出《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三国魏王弼注:“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为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又《吕氏春秋·论人》:“无以害其天则知精,知精则知神,知神之谓得一。凡彼万形,得一后成。”东汉高诱注:“一,道也。天道生万物,万物得一乃成也。”函三:指包含天、地、人三气。《汉书·律历志上》:“太极元气,函三为一。极,中也。元,始也。”唐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元气始起於子,未分之时,天地人混合为一,故子数独一也。”

⑨八宝珊瑚枕:装饰有许多宝物的珊瑚枕。八宝:民间以石磬、银锭、宝珠、珊瑚、古钱、如意、犀角和海螺为“八宝”,此处泛指多种宝物。

⑩双珠玳瑁((dài mào))簪:饰有双珠的玳瑁簪。语出汉乐府《有所思》:“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玳瑁:详见本书上卷“四支”第三段注释⑪。

⑪“萧王待士”句:典出《后汉书·光武本纪》:“受降未尽,而高湖、重连从东南来,与铜马余众合,光武复与大战于蒲阳,悉破降之,封其渠帅(首领)为列侯。降者犹不自安,光武知其意,敕令各归营勒兵(统兵,率兵),乃自乘轻骑按行(巡行,巡视)部陈(军伍行阵)。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赤诚的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效死)乎!’由是皆服。”意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初封萧王,在讨伐高湖、铜马等乱军时,收降多人,并封其首领为列侯。投降的人中有很多心里不安,刘秀知其意,便让他们各归各营,管理自己的军队,然后自己一个人骑着马去巡视各营队伍。投降者见此都说:“萧王如此推心置腹,赤诚待人,我们怎能不为其效死呢!”于是众人皆信服刘秀。后遂以“推赤”或“推心置腹”比喻以至诚待人。萧王:指刘秀。刘秀起兵之初,被更始帝刘玄封为萧王。

⑫“卢相欺君”句:唐朝卢杞貌陋面蓝,人皆以鬼视之。德宗时任宰相,迫害忠良,欺君罔上,盘剥百姓,做下许多坏事,故《新唐书》将其列入“奸臣传”。《新唐书·奸臣列传下·卢杞》:“卢杞字子良。……有口才,体陋甚,鬼貌蓝色……逾年(一年以后,第二年。)迁大夫,不阅旬(未经过一旬),擢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既得志,险贼浸露(阴险奸诈之心渐渐显露),贤者媢(mào,嫉妒),能者忌,小忤己(稍微违背己意),不傅(置于)死地不止。……由是主侩(促成双方买卖并从中获取佣金的牙行经纪人)得操其私以为奸,公上所入常不得半,而恨诽之声满天下。及泾师乱(指建中四年泾原兵哗变,京师失守之事),呼于市曰:‘不夺而商人僦质(当时政府向民间的一种征借)矣,不税而间架、除陌(即不用缴纳‘间架税’和‘除陌钱’。‘间架税’‘除陌钱’皆唐德宗时所征杂税名)矣!’其倡和造作以召怨挻(shān,引发,延及)乱,皆杞为之。”卢相:指卢杞,唐德宗时奸相。

⑬“贾岛诗狂”二句:典出后蜀何光远《鉴戒录·贾忤旨》:“(贾岛)忽一日于驴上吟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初欲作‘推’字,或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作‘推’字手势,又作‘敲’字手势。不觉行半坊(来到街市中间)。观者讶之,岛似不见。时韩吏部(指韩愈)权京尹(即京兆尹,官名,治理京畿地区的官员),意气清严,威振紫陌(京城的街道,代指京城)。经第三对呵唱,岛但手势未已。俄为宦者推下驴,拥至尹前,岛方觉悟。顾(回头看,泛指看)问,欲责之。岛具对:‘偶得一联,吟安一字未定,神游诗府,致冲大官,非敢取尤(招致罪责),希垂至鉴(希望明察)。’韩立马良久思之,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与岛并辔(两马并行)语笑,同入府署(即府衙),共论诗道。”今之“推敲(指对字句或事情反复斟酌思考)”一词即源出于此。

⑭“张颠草圣”二句:典出《新唐书·艺文传·张旭》:“ 旭,苏州吴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大声呼叫着跑来跑去),乃下笔(这才下笔写字),或以头濡墨而书(有时用头蘸墨汁写字),既醒自视,以为神(以为是神的杰作),不可复得也(再也写不出那么好的字),世呼‘张颠’。”草圣:指张旭。张旭善草书,人称“草圣”。当时他的草书、与李白的歌诗、裴旻(mín)的剑舞号称“三绝”。濡(rú)墨:蘸润墨汁。濡,沾湿。

【译文】

宫与阙相对,座与龛相对。水北与天南相对。蜃气能幻化成楼阁与蚁穴是梦中的南柯郡相对,超卓的言论与高明的谈吐相对。选拔贤能与培养人才相对。万物得一而生与太极元气包涵天地人三气相对。镶嵌着八种宝物的珊瑚枕,装饰有两颗明珠的玳瑁簪。赤诚的萧王刘秀待人推心置腹,面蓝的奸相卢杞为人欺君罔上。诗狂贾岛,手上模拟着推敲的动作,一边走路一边思考诗句;草圣张旭,大醉后有时用头发蘸润墨汁,酣畅淋漓地作书写字。

闻对见,解对谙①。三橘对双柑②。黄童对白叟③,静女对奇男④。秋七七⑤,径三三⑥。海色对山岚⑦。鸾声何哕哕⑧,虎视正眈眈⑨。仪封疆吏知尼父⑩,函谷关人识老聃⑪。江相归池,止水自盟真是止⑫;吴公作宰,贪泉虽饮亦何贪⑬。

【注释】

①解对谙(ān):解:明白,知晓。谙:了解,熟悉。

②三橘对双柑:三橘:指陆绩怀橘之事。详见本书下卷“六麻”第二段注释②。双柑:典出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戴颙(yóng)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意为东晋戴颙携带两个蜜柑和一斗酒出门,有人问他到哪里去。他说:“去听黄鹂的鸣声。黄鹂的鸣声能医治庸俗的听觉而使之高雅,也能鼓动诗肠引发诗兴,你知道吗?”后遂以“双柑”或“双柑斗酒”作为春日雅游之典。

③黄童对白叟:黄童:即黄口小儿,幼童。黄,黄口,本指雏鸟的嘴。雏鸟的嘴上有一圈黄边,长大就消失,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白叟:白发老人。

④静女对奇男:静女:娴静文雅的女子。静,娴静。《诗经 ·邶(bèi)风·静女》:“静女其姝(shū,美丽),俟(sì,等待,等候)我于城隅(城边的角落,隅,读yú,角落)。”奇男:不平凡的男子。

⑤秋七七:事见《云笈七签·续仙传·殷文祥》:“殷七七(唐代道士),名文祥,又名道筌,常自称七七,俗多呼之,不知何所人也。……鹄林寺杜鹃花,高丈余,每春末花烂漫。……宝(指周宝,人名,当时镇守浙西的官员)一日谓七七曰:‘鹄林之花,天下奇绝,尝闻能开非时之花,此可开否?’七七曰:‘可也。’宝曰:‘今重九将近,能副此日否?’七七诺之。乃前三日往鹄林寺宿焉。中夜女子来谓七七曰:‘道者欲开此花耶?’七七乃问:‘何人深夜到此?’女子曰:‘妾为上玄(指上天)所命,下司此花(在下界掌管此花),在人间已逾百年,非久即归阆苑(传说中的仙境)去,今与道者共开之,非道者无以感妾。’于是女子倏然(忽然,突然)不见,来日晨起,寺僧或讶花渐拆蕊(即开放),及九日,烂漫若春。”后遂以“七七”作为非时节开花或顷刻开花的典故。 北宋苏轼《后十余日复至吉祥寺》:“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论时节遣花开。”南宋周必大《上巳访杨廷秀》:“四环自斫三三径,顷刻常开七七花。”

⑥径三三:详见本书上卷“六鱼”第三段注释⑫。

⑦山岚(lán):山中的雾气。岚,山间的雾气。唐殷琮《登云梯》:“江树遥分蔼,山岚宛若凝。”

⑧鸾声何哕哕(huì huì):语出《诗经·小雅·庭燎》:“君子至止,鸾声哕哕。”鸾声:銮铃声。鸾,通‘銮’,古代的车铃。哕哕:有节奏的铃声。

⑨虎视正眈眈:语出《周易·颐》:“颠颐(在上者养在下者),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奔忙于利益的样子),无咎。”眈眈: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⑩“仪封疆吏”句:典出《论语·八佾(yì)》:“仪(卫国地名)封人(官名,管理诸侯国边疆的官员)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发布政令时,常摇动木铎来召集百姓。铎,读duó,有舌的大铃)。’”意为一位在仪地防守边界的长官请求见孔子,说:“凡到这里来的贤人君子,我从来没有不能见的。”跟随孔子的弟子就让他见了孔子。他见过孔子出来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担忧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他来宣扬大道。”仪:春秋时卫国地名。封:边境,边疆。疆吏:守卫边疆的官吏。尼父(fǔ): 对孔子的尊称。孔子字仲尼,故称。父,对男子的尊称、美称。

⑪“函谷关人”句:指老子李耳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强留下著作《道德经》一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函谷关的守吏)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聃: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学派创始人。曾担任周朝的守藏史(掌藏国家图籍的官吏),后见天下大乱,遂弃官归隐,行至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共五千余字。

⑫“江相归池”二句:指南宋末年宰相江万里闻元军攻破襄樊,于自家后园凿作一池,名曰‘止水’,后元军破饶州,万里遂投池自杀之事。事见《宋史·江万里传》:“江万里,字子远,都昌(今江西都昌县)人。……度宗即位,召同知枢密院事,又兼权参知政事,迁参知政事。……万里闻襄樊失守,凿池芝山后圃,匾其亭曰‘止水’,人莫谕(明白,知晓)其意,及闻警,执门人陈伟器手,曰:‘大势不可支,余虽不在位,当与国为存亡。’及饶州(在今江西鄱阳县,时江万里辞官定居于此)城破,军士执万顷(江万顷,江万里之弟),索金银不得,支解(同‘肢解’)之。万里竟赴止水死。左右及子镐相继投沼中,积尸如叠。翼日(明日,次日。翼,通‘翌 ’),万里尸独浮出水上,从者草敛之。……事闻,赠太傅、益国公,后加赠太师,谥文忠。”止水:静止的水。自盟:自己发誓。盟,向神、天发誓。

⑬“吴公作宰”二句:指东晋吴隐之为官清廉守正,任广州刺史时,郡之石门有贪泉,传言饮者即贪欲无厌,隐之不信,故意饮之,而操守却更加廉洁之事。典出《晋书·良吏传·吴隐之传》:“隆安(东晋安帝年号,时朝政由桓玄掌管)中,以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领平越中郎将。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愈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时人都认为他是故意违反世俗人情),然亦终始不易。”吴公:指吴隐之,字处默,东晋官员。博涉文史,清廉守正。曾任晋陵太守、广州刺史、光禄大夫等。

【译文】

闻听与看见相对,知晓与熟悉相对。陆绩怀藏三橘回家孝母与戴颙携带双柑春日出游相对。幼童与老人相对,娴静的姑娘与奇特的男子相对。殷七七能让杜鹃花在秋季开放,蒋诩在家中辟有三条小径独与羊仲、求仲往来。海上的景色与山间的雾气相对。銮铃的响声是多么和谐有节奏,老虎正以贪婪凶狠的目光注视着。守卫仪地边疆的官吏知道孔子是上天借来宣扬大道的,函谷关的守吏尹喜知道老子将隐强行留下他著作《道德经》。南宋宰相江万里曾在止水池前发誓要与国家共存亡,后来他真就投池自尽了。东晋官员吴隐之在广州任刺史时虽然饮下了贪泉水,却丝毫没有变得贪心。

【译者简介】

车其磊 作家、学者、特约撰稿人。已出版原创作品《请问,这里是江湖吗?》《未老白发诗》和译注作品《王国维词评注》《父子宰相家训译注》《文心雕龙译注》《声律启蒙译注》《笠翁对韵译注》。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

0 阅读:1

小楼听雨是诗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