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钩考】五运六气说:为何“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

金东文化 2024-04-13 21:19:24

【医经钩考】五运六气说:为何“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

金栋按:“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这句话见于唐·王冰次注《素问》时补入的运气七篇大论之《六微旨大论》篇,说:

“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

明·张介宾《类经·运气类》说:“天气有十干而始于甲,地气有十二支而始于子,子甲相合即甲子也。干支合而六十年之岁气立,岁气立则有时可候,有气可期矣。”

为何“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有的古人认为乃“圣人”之所为!而金代医家刘完素则认为这个圣人是“伏羲”,“天垂象……圣人则之”(《易·系辞传上》),乃“仰观俯察”以天地阴阳五行相合,而为宇宙万物造化之功,以干支相合来彰表其德、彰表其事。如

①宋·刘温舒《素问运气论奥》说:“天气始于甲干,地气始于子支者,乃圣人究乎阴阳重轻之用也。著名以彰其德,立号以表其事。”

②金·刘完素《素问要旨论》说:“昔垂象以示于伏羲,圣人占候,视其五色之气,彰列虚空,圣机测天意以立气,而为五行。以五气终始之际,配名刚柔,而以立十干;次以十二支为定位,立成二十八宿,命曰五气经天矣!”

五气经天图

果真如此吗?果真是圣人伏羲之所为吗?

“子甲相合”,即天干、地支相配。天干有十,以甲为首——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2、3、4、5、6、7、8、9、10,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故说“天气始于甲”;地支十二,以子为首——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秦朝以前,十二辰之次序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故说“地气始于子”。

天干、地支相配,为六十年一个周期循环,本是数字符号、数字代号,并无深奥之理。如

《淮南子·天文训》说:“数从甲子始,子母相求。”而

《史记·律书》有“十母十二子”之说,即母为天干,子为地支。

有学者认为,干支本无阴阳五行思想,而附会阴阳五行之说,以推演天地万物一岁周而复始之生、长、壮、老、已者,乃汉儒之所为!如西汉司马迁《史记·律书》、刘安《淮南子·天文训》、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刘熙《释名·释天》、许慎《说文解字》等皆有干支语源之解释。感兴趣者,可参看相关原著。

据相关历法记载,干支(甲子)相配最早用于记日,学者们普遍认为,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至今,我国干支日从未间断。殊不知,干支相配最早(上古三皇时期)并非用于记日,而是各自独成体系,亦分别用于纪年、纪月、纪日(见拙文“干支与阴阳五行”探源,于此不赘)。而干支纪年法,东汉以前未见有之!

汉以前之纪年,基本上如

①《淮南子·天文训》所说“太阴在寅,岁名曰摄提格,其雄为岁星……太阴在卯,岁名曰单阏……太阴在丑,岁名赤奋若”与

②《尔雅·释天》所说“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岁阳。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岁名”之

“岁星(木星)纪年法”。所以,顾炎武《日知录》说:

“《尔雅》疏曰:‘甲至癸为十日,日为阳;寅至丑为十二辰,辰为阴。’此二十二名,古人用以纪日,不以纪岁。岁则自有阏逢至昭阳十名,为岁阳;摄提格至赤奋若为十二名,为岁名。后人谓甲子岁、癸亥岁,非古也。自汉以前,初不假借。《史记·历书》:‘太初元年,年名焉(阏)逢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其辨析如此。”

“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乃历法中之干支纪年法也!溯其源,乃汉儒之所为,与西汉末刘歆将西汉初“太初历”改为“三统历”(《汉书·律历志》说:“三统者,天施、地化、人事之纪也……故历数三统,天以甲子,地以甲辰,人以甲申”)有关,刘歆出于当时政治需要——为汉室皇权受命改制而来。太初历施行一百多年后,到东汉初年,当时的天文学家发现有误差而建议改历。据相关史料,并多方考定,到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才废止了太初历,始用干支纪年法,这一年是乙酉年。自此以后,连续至今没有间断。而第一个甲子年是东汉安帝延光三年(公元124年),此干支纪年法与圣人何干、与伏羲何干?

又,说“与圣人何干”?似亦不妥。汉时所传古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传说与圣人创制有关。如《黄帝历》是中国最早的历法,传说由圣人黄帝命大挠创天干地支,以表达阴阳五行。但多数学者认为乃战国秦汉时之假托、之附会。如《汉书·律历志》说:“古历遭战国及秦而亡,仅存六历,虽详于五纪之论,皆秦汉之际,假托为之。”

附:参考书目(略)

0 阅读:4

金东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