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杨凤海将军题
老山对联:“碧血洒南疆,捐躯为谁?为国威军威振奋;艰苦守边关,幸福何在?在千家万户团聚。”故取名“碧血南疆”。
遥想当年,边境起风云。当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一代热血青年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他们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气吞山河、威震敌胆,打出了国威、军威,把自己年轻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到祖国边疆的土地上。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每一个热血燃烧的忠魂,都有义无反顾、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他们曾经的欢笑与关爱,虽已化为尘土,但他们的精神与爱,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的怀念不仅是对情感的寄托,更是对生命的敬畏怀念。
上图:麻栗坡烈士陵园纪念广场英烈墙
上图:董光和烈士的名字在英烈墙本张图片第6组第15行
董光和,412团一炮连侦察班战士,山东省平原县张华镇梨园村人,1964年5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5年3月随部队参加云南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1985年10月21日在八里河东山41号阵地侦查越军暗堡火力点目标时,不幸踏雷英勇牺牲,牺牲时年仅21岁。根据本人生前意愿和战场表现,团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员党员,师党委为他追记二等功。骨灰现在葬在山东省平原县张华镇梨园村。
董光和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兄弟姐妹五人,他在家里排行老二,他对父母十分孝敬。董光和高中毕业后,家里大小活抢着干,对弟弟妹妹十分关爱。在农村,那个年代家里虽然不富裕,但过得和和美美。
董光和积极投身农村变革,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他曾与乡邻合伙买鸡蛋孵小鸡卖雏鸡,干得热火朝天,收入颇丰。为了兴修水利,董光和在苏集侯桥挖洪沟河。那是一条从没治理好的河,因为总是坍塌,甩上来的泥还要坍下去,董光和就带头踏泥崴水,终于齐心协力挖好了这条河。
后来,董光和又学木匠,参加县外贸出口工作,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由于他精雕细刻,仔细打磨,产品很快出口赚取大量外汇,人们都夸他手艺好,本人收入也高,转为正式工人几率很大。然而有一天,他在大街上听到征兵宣传,了解到1979年自卫还击作战结束之后,越军又在中越边境上进行挑衅,不断制造流血事件,趁中国边防部队后撤之际,竟然大摇大摆地占领了边境上两国交界线上的许多骑线点,再次非法侵占老山,者阴山等中国边境地区。董光和了解了中越边界形势后,义愤填膺,毅然舍弃优厚的待遇,积极报名申请参军入伍,经过体检政审合格,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1983年12月,董光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告别生他养他二十余载的父老乡亲,来到了令人早已向往的军营。来到军营后,面对紧张艰苦的训练和生活环境,董光和从不叫苦喊累。新兵训练三个月结束后进入老连队,部队就到某地进行国防施工,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董光和总是挑最艰苦最危险的工作去做,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多次获得连队嘉奖。
1985年1月,部队接到赴滇参战的命令后,董光和积极向连队党支部表明态度,多次写请战书要求参战。董光和是一名高中毕业生,对坐标熟稔,再加上思维敏锐,目测准确,领导选拔他成为一名炮兵侦察员。在部队进行临战训练的时间里,董光和苦练军事技能,对所担任的炮兵侦察业务反复练习,精益求精。
进入阵地后,董光和随炮指进入老山前线八里河东山最危险的41号阵地。为了尽快标定好越军的火力点和工事,为炮兵提供准确的射击诸元,董光和坚决执行首长命令,他不顾个人安危,冒着随时都有被越军狙击手和敌人冷枪冷炮击中的危险,保障首长不失时机地运用炮兵火力,最有效地歼灭敌人,常常出色地完成抵近侦察任务。通过刻苦钻研,董光和能很快发现敌人的火力点和重要的军事设施,为我炮击歼敌提供准确的坐标,为战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董光和坚持以步兵的需要为任务,以步兵的胜利为胜利,掌握战场敌我情况,及时了解步兵对炮火的要求。一天凌晨,沉睡中的老山、八里河东山静悄悄的。董光和与他的两位战友分散掩蔽在阵地前沿,组成观察哨位,严密注视着几天来锁定的敌阵地目标,运用建立的无线电专向、有线电专线联络,及时准确地指示射击目标。特别是在支援步兵反偷袭战斗,支援步兵出击拔点作战,发挥了炮兵快、准、狠的作用,为取得战斗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85年10月20日夜间,董光和同志在观察所用望远镜观察时,发现越军有一个暗火力点对我威胁很大,为了彻底弄清敌暗火力点的准确位置,董光和次日来到堑壕边沿,利用有利地形进行反复仔细观察。
1985年10月21日,是个阴霾的日子。侦察员董光和深入敌后侦察敌情胜利完成任务,回到41号阵地前沿。他矫健的身姿出现在离猫耳洞不远的地方,正在瞭望的战友已经看到了他的身影。眼看就要回到战友的身旁,回到自己的阵地,董光和很激动,他扬起手向战友们致意……
由于当天夜里下了一场小雨,道路非常泥泞,突然董光和浑身一紧,不慎滑到,脚下一颗地雷轰然炸响。董光和不幸倒在了前沿阵地上……
历经多次作战,董光和毫发无损。然而这一天,董光和却倒在了阵地前沿,倒在了完成侦察任务归来的路上。
董光和在倒下之前想到了什么?
也许,董光和最先想到的是亲人。最近家里来信说,家乡通上电了,家家电灯亮闪闪,天天像过年。奶奶眼看要到古稀之年了,冬天怕冷,多年早起晚睡操劳落下了老寒腿的毛病,董光和为奶奶买了电热毯,刚刚寄回家去,不知收到了没有。董光和想像着奶奶使用电器兴高采烈的样子,不由得打内心里笑了。
也许,董光和想到了他的未婚妻小英,一位善良俊秀的邻村姑娘,怀着对新时期最可爱的人的仰慕,在他入伍之前和他订婚了,真情地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他。家里已为他盖了房,准备他一旦回来探家,就为他完婚。小英,我辜负了你的期望,不能一生与你为伴,实在对不起了。
也许,董光和想到了故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他们把一块块亲手买来的小手绢折叠好,稚嫩的小手写下一句句滚烫的话:盼叔叔们多打胜仗,早日凯旋归来!董光和写了热情洋溢的回信,不知孩子们收到没有?他还想到了什么?也许,他什么都没想,因为既然是一名军人,就当视死如归,为了祖国边陲的长期安定,四个现代化有一个好的建设环境,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董光和虽然倒下了,但他的英勇形象将永远屹立在祖国的南疆边陲。(资料提供张继臣 王存良)
上图:董光和生前照片(资料提供董光喜)
上图:董光和(中)与107炮连周江卿和二炮连孙志显在老山(资料提供周江卿)
上图:董光和的立功喜报(资料提供董光喜)
上图:董光和的烈士证明书(资料提供董光喜)
上图:现葬在山东省平原县张华镇梨园村的董光和烈士墓碑(付清华摄)
上图:烈士情况简介来源孙荣远所著纪实文学《挥戈南疆》一书
作者:孙荣远
编辑:刘静
来源:英雄旗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