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至31日,“非遗保护计划”公益项目在青海省民和县4所学校、循化县6所学校,甘肃省积石山县5所学校的15间“思源非遗教室”里,15名非遗老师为1452人次的学生授课152节。所授非遗技艺包括:“花儿”民歌、土族纳顿、河湟民间彩绘、河湟刺绣、唐卡、撒拉族民歌、撒拉族舞蹈、藏族龙鼓舞、藏族螭鼓舞、夏尔群舞等。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非遗技艺和孩子们相遇的瞬间吧!
青海省民和县
河湟刺绣非遗老师朱二奴为官亭镇中心学校学生授课
(河湟刺绣:2009年10月,被列入第三批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锣鼓”齐上阵,这是土族纳顿非遗老师徐秀福在为学生们演示技法
(土族纳顿节: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1月,被列入第一批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原上的阳光格外清透,中川乡中心学校学生在操场练习土族纳顿动作技巧
非遗老师李海山为甘沟乡中心学校学生讲授“河湟民间彩绘非遗文化概述”
(河湟民间彩绘:2018年1月,被列入第五批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青海省循化县
白庄中心小学非遗老师韩月为学生讲解撒拉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及手位
非遗老师韩春玲讲解撒拉族民歌《尕撒拉夸家乡》,提示学生注意速度以及力度的变化
(撒拉族民歌:201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道帏中心小学学生演练藏族螭鼓舞
(藏族螭鼓舞:2007年5月,藏族螭鼓舞被列入第二批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都中心小学学生在“思源非遗教室”练习非遗技艺唐卡
尕楞苏商小学学生在“思源非遗教室”演练藏族龙鼓舞
(循化龙鼓舞:2007年5月,被列入第二批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老师桑吉加措为尕楞乡初级中学学生讲解藏族龙鼓舞要领
甘肃省积石山
关家川乡中心小学非遗老师何永文在“思源非遗教室”为学生教授“花儿”民歌
(“花儿”: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关家川乡宁家小学非遗老师马奋魁在“思源非遗教室”为学生介绍“花儿”民歌的特色
关家川乡关集小学学生在熟悉《花儿与少年》的整体旋律节奏和唱词
非遗老师司马和曙为民族中学学生演唱《高高的积石山》伴奏
移民中学学生在学习了解“花儿”的起源和特点
自九月秋季学期开学以来,“思源非遗教室”开课180节,共计15名非遗老师为孩子们授课,受益学生达1762人次。
“非遗保护计划”公益项目自2022年启动以来,通过资助建设“思源非遗教室”,已为贵州、广西、河北、青海和甘肃建设31间“思源非遗教室”,助力阿妹戚托、八音坐唱、土家山歌、点翠、河湟刺绣、土族纳顿、花儿、唐卡等十余项非遗技艺传承,累计帮扶学生近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