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纪伯伦
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深刻描述家庭中因追逐分数的考试制度而扭曲的亲子关系,以及单一的成功价值观忽略了个体差异性的高压社会——《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揭示了几种不正常的亲子关系,意义深远,值得反思。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全剧共五个单元,每一个单元揭示了一种扭曲的亲子关系。剧中以魔幻的方式,将现实生活中一些亲子问题极端化,画面苍白压抑,更显得孩子无处可逃,是一部值得社会反思的好剧,剧中的每一个单元故事都令人深刻。
令我印象我最深刻的是《妈妈的遥控器》、《孔雀》和《茉莉的最后一天》。《妈妈的遥控器》中主要的问题是父母的控制欲。剧中将父母的控制欲具象化为遥控器,小伟一旦不按照母亲的要求去做,母亲就会按下遥控器,让时间重制,甚至连死亡,小伟都不能选择。于是最后,小伟活成了妈妈希望的样子,哪怕夺回了遥控器,让时间重来,母亲的影响也已经深入骨髓。
这一单元印象最深不是小伟的多次自杀,而是母亲按下遥控器时的疯狂眼神和小伟麻木的眼神,这是一种在母亲极端控制下的自我意识的丧失。《孔雀》中巧艺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但是父母想将她培养成上流社会的名媛,以此来打破阶层封堵,踏入上流社会。巧艺再这样的教育与贵族学校的同化下渐渐迷失了自我。孔雀是一个欲望的化身,看似平等的交换,实际上巧艺失去的明显更多,结局虽然悔悟,但妈妈明显仍然深陷贪欲中。《孔雀》中的问题是父母将孩子作为自己理想的一种延伸,以“为你好”为名,让孩子去努力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茉莉的最后一天》剧中高中生茉莉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却突然跳楼自杀,茉莉的妈妈崩溃不解,她找到一位科学家研发出一种能调取人类记忆的机器。通过读取茉莉的记忆,妈妈发现茉莉跟自己印象中完全不同,茉莉与一名男同学很是亲近,也自己偷偷写小说,甚至喜欢偷东西,并把偷来的东西送给妈妈。
面对如此陌生的茉莉,妈妈把茉莉自杀的原因归咎于小说、与茉莉亲密的男学生以及心理医生。为了查明导致茉莉跳楼的原因,妈妈不停读取茉莉的记忆,但每读取一次,精神上都遭受到无穷的折磨。通过读取茉莉记忆中对母亲的印象,发现原来妈妈对茉莉充满了控制欲,不允许茉莉写小说,不允许茉莉报考自己喜欢的中文系,时刻监控茉莉的一举一动。意识到是自己以爱之名,对茉莉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其他两个单元,《猫的孩子》和《必须过动》所反映出的丧偶式教育、暴力教育和唯分数论教育,同样能够在现实中找到真实案例。重新审视自己的经历,为自己感到庆幸。我想起了高中时代我在学校的重点班,因为是重点班,班里的好学生实在太多,我成为了垫底的学生。想一想从小学初中都是一个模范学生到后来的垫底。我当时真的是被压力与自卑冲昏了头脑。我也有过半夜两三点做数学题的时候,我也曾经早上四点钟起来背书,但是我始终比不过别人。成绩发下来的时候就是我最自卑的时候。当时我的父亲并没有责怪过我,而是一直对我说“尽力就好”。“尽力就好”这四个字却像五指山,让我翻不了身,谁不想让自己优秀呢。家里人没有逼我,我的压力已经冲天。剧中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施加了太大的压力,他们被当成物品,让孩子无处可逃。
我的好朋友小旦她是一个优秀的女孩子,她唱歌很好听,人美歌甜。在学校的活动中主持都是她。同样是重点班的垫底,我们俩有着别人不懂的感受。我还记得有一年她给我写过的一封信。是熊培云先生在《思想国》中的一句话。“读书人一生取经,命该如此。你几时听过唐僧抱怨“悟空,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想吃我的肉呢?你既然走了取经这条路,那么这一切都是你应得的。你只管取你的经,走你的路。有白骨精不是你的错,没有孙悟空也不是你的错。”是啊,有时候学习不好并不是我们的错,我们也可以有更优秀的人生。但是有多少父母要求孩子“拔苗助长”式成长。这部剧里的孩子大多都有了一个悲惨的结局,成为教育的傀儡。
这部剧用了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当下的教育,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但有多少影视,不是现实的反映呢?“你到底要我死多少次?”小伟的话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无数次的自杀也唤不回母亲的爱。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他们在你身旁,却不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