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书记载来看,武则天对自己的几个儿子都非常严厉,唯独对小女儿太平公主极为宠爱。武则天说过,太平公主最像她的,无论是外貌、性格还是能力方面。所以武则天对太平公主很纵容,无论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她还经常与太平公主谈论政事,接受了很多建议。可以说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最信任的后辈,其宫廷地位在儿子和侄子之上。但是武则天却不让太平公主直接参与政事,还不让她泄露两人谈话中的任何内容。尤其是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当太平公主提出当皇太女的想法时,还受到严厉斥责。这种不合情理的情况,让很多人难以理解。
从亲近程度来讲,不论是武氏兄弟,还是李显李旦,都不如太平公主。武则天执政时期很多事情都与太平公主有过商议,却不会告诉武氏兄弟和李显李旦。所以在继承人问题上,如果不考虑男女性别因素,太平公主是最有竞争力。太平公主自己也认为有继承国家的能力和资格,并向武则天提出过成为皇太女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遭到武则天断然拒绝,还被严厉的斥责。这与武则天一贯宠爱太平公主的作风大为不同,让人感到非常不解。有人说这是因为太平公主是女儿身,实际上这种说法有点站不住脚。
武则天自己就是女人,她对女人参政议政是有充分理解的,甚至积极的推崇女人参政议政。上官婉儿是武则天身边的女官,因为有卓越的政治才能,成为当时非常显赫的官员。尽管上官婉儿的爷爷上官仪因发对武则天执政而被杀的,但武则天并没有因此而驱逐上官婉儿,反而将其放在身边培养。上官婉儿自己也以卓越的政治才能报答武则天,表现出了一代女宰相的风范。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武则天不会因为女性性别的关系,直接的拒绝女人参政。女人只要有才华,武则天并不反对其参政议政。
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的女儿,在很多行为上模仿武则天,所以也具有成为女皇帝的野心。而且她在能力上也非常出色,具备参与政治的必要条件。可是武则天却拒绝了太平公主的要求,断绝了出现第二个女皇帝的可能。所以不能单纯用女儿身来解释武则天不让太平公主当皇太女的原因,她在这后面是有更深的考虑的。我在查阅了史书后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太平公主的确不太适合作为武则天的继承人。她身上羁绊太多,人际关系太复杂,这对唐朝政治稳定非常不利。武则天的目的是将国家政权平稳过渡,而不是在她去世后国家崩溃。
为了维持唐朝政治稳定的大局,武则天拒绝了武氏兄弟当皇太子的建议,而采纳了狄仁杰推荐的庐陵王李显。而太平公主具有和李显同样的优点,却也有着和武则天一样的缺陷,而且比武则天更严重。这个缺陷武则天在执政时期都没有解决,她也不认为太平公主能解决这个缺陷。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最小的女儿,也是最受宠爱的女儿。她在朝中地位非常特殊,既是李唐皇族之后,又是当朝皇帝最信任的人。在当时唐朝的政治体系上,复杂的派系斗争让武则天都难以完全平息。一方面权贵门阀与寒门庶族争夺朝廷的大权,另一方面李氏与武氏争夺皇权。
这两个方面又互相交织在一起,派系众多,政治风波不断,使得整个武则天执政时期都动荡不堪。武则天为了维持朝中大局,一面扶持寒门庶族与权贵门阀斗,以平衡朝中局面。又扶持武氏家族,打压李氏皇族,以保证自己的政治地位。而朝中大臣为了维持权力,又分别选择与武氏和李氏勾结,使政治派系繁多,争权夺利不断。发生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一方面是因为武则天是女人,同时牵扯到两个家族的利益。另一方面是因为她作为皇帝,又同时牵扯到两个政治集团。武则天无法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所以只能选择心狠手辣的镇压。
太平公主身上的羁绊比武则天还多,背后利益链比武则天还复杂,而能力又不如武则天,就更没办法处理好这种问题了。首先,太平公主是李氏皇族的人,与李旦、李隆基等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实际上自从李旦成为傀儡,李隆基被禁足开始,这个派系的利益都是由太平公主代表的。
第二,她同时是武氏和薛氏的媳妇,都给这两个家族生了儿子和女儿。她最早嫁给城阳公主的次子薛绍,生了二子二女。薛绍受到哥哥薛顗谋反案的牵连,饿死狱中。然后武则天又把她嫁给自己的堂侄武攸暨,又生了二子二女。如此以来,太平公主在子嗣上同时牵扯了武氏和薛氏两大贵族。
第三,太平公主是坚定支持武则天称帝的,武则天宠幸的面首大多来自于太平公主。比如神龙政变中被杀的张氏兄弟,最早就是太平公主的面首。武则天通过这些面首遥控朝中政治,压迫权贵门阀。太平公主作为支持者,也受到权贵门阀的怨恨。而这些权贵门阀在皇太子问题上推举的又是被贬在房州的庐陵王李显,所以太平公主与这个哥哥背后的权贵们关系不睦。尤其是具有很大野心的韦氏,对太平公主怨恨极大。所以太平公主虽然不直接参与政事,但背后的利益链乱成一团,几乎无法拆解。
武则天时期最麻烦的问题中,武氏和李氏的地位问题绝对排在前列。朝中希望她还政李氏,而李氏却有一部分不支持她。武氏与李氏争夺皇族的地位,结果搞出两个皇族并称,各自有着自己的政治集团。再加上朝中两个阶层互斗,武则天不厌其烦,勉强维持国家稳定。
假如太平公主当了皇太女,继承武则天成了第二个女皇帝,问题会变得更加的复杂。第一,那时候一定会出现三个皇族,李氏、薛氏和武氏。原来两族互斗都差点引发国家崩溃,若再加上薛氏,岂不是真的要崩溃?这个问题武则天和狄仁杰都看得很明白,所以第一时间否定了太平公主。
其次,李唐皇族内部也不平静,李旦和李显两派暗中互斗不已。李旦一派是典型的李氏强硬派,尤其是临淄王李隆基,他可以用孝敬皇帝李弘嗣子的身份争权。李显一派的利益归于韦氏,及其身后的权贵门阀。他们虽说支持还政李氏,却只是把李氏当作傀儡,主要的还是自己把持朝政。而这种挟李氏而令诸侯的想法,是受到朝中寒门庶族一致反对的。这种政治斗争不平息,早晚唐朝会落得跟隋朝一个下场。武则天要找的是稳定全国大局,使得政权平稳交接的继承人,不是挑拨离间掀起内斗的反面角色。
第三,太平公主本人私心很重,虽然她一直在模仿武则天,却画虎不成反类犬。武则天私心也重,也聚敛财富,贪图享受,还找了很多面首。但这些都是表象,里面蕴藏的是平衡朝中政治势力,维持国家大局发展的高明政治智慧。所以武则天用各种残酷的手段处置政敌,其目的还是放在国家大局上考虑。但太平公主不是,她更多的是为了私人的权势。太平公主不会在各个家族之间平衡,以取得最优的政治解决方案。反而会为了私利引发家族之间的斗争,进而波及到整个朝堂和国家。
正是由于太平公主背后的利益链太复杂,又没有完全和平处置的可能,武则天才否的了这个选项。只是太平公主并不了解母亲的用心,反而觉得不公平,于是在各种政治风波中推波助澜。神龙政变、唐隆政变,唐中宗太子被杀等等案件,都有太平公主的影子。她想利用这种方式积累势力,成为第二个女皇帝。从唐玄宗即位初期的情况看,太平公主的策略短时间是成功的。但是李旦当着太上皇,李隆基当着皇帝,那太平公主就永远没机会。毕竟南北衙禁军的军权掌控在李隆基手里,太平公主的势力在朝中再多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