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聚焦一个引发全球热议的谜团——美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的上千亿美元援助资金,为何凭空“消失”了大半?
根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公开表态,美国宣称的1770亿美元援助中,乌克兰实际仅收到约750亿美元,差额高达1000多亿美元。这一数字差异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利益链条和深层矛盾?我们从多方信息中梳理出以下关键原因:
一、军工复合体的“吸金游戏”
美国对乌援助的核心并非直接输血乌克兰,而是通过“武器循环”将资金注入本国军工体系。
美国采购新武器补充自身库存,却以高价向乌克兰提供老旧装备。例如,1991年封存的M2布拉德利步战车按2023年新品价格折算为18亿美元,实际价值不足零头。
武器估值存在严重虚高:标枪导弹账面价值31亿美元,但交付的却是2015年生产的库存批次;155毫米炮弹70%为临期库存,却按新弹价格计算。
根据美国国会报告,援乌资金中仅42%直接用于乌克兰,其余58%用于补充美军库存(580亿)、军工企业新订单(320亿)及行政成本(120亿)。
美国军援本质是一场“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游戏,军工企业成为最大赢家。
二、乌克兰的腐败黑洞
乌克兰内部治理问题同样加剧了资金流失。
乌最高拉达听证会揭露,地方征兵办公室虚增士兵数量套取军饷,部分部队账面装备数量是实际编制的3倍。
武器在运输过程中被倒卖至黑市,甚至未抵乌便已“失踪”。
泽连斯基承认,乌政府几乎未收到人道主义现金援助,资金多被寡头与官员瓜分,用于购置海外豪宅与奢侈品。
腐败不仅削弱乌军战斗力,更让国际援助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美国的“账本魔术”
美乌对账差异还源于美国独特的资金分配机制。
援助资金需通过复杂程序拨付,包括武器制造、驻欧美军经费、盟友支持等名目。例如,610亿美元援乌法案中仅23%流向基辅,77%用于美军库存补充及欧洲安全基金。
资金分阶段发放,部分款项尚未拨付即被冻结。特朗普政府近期暂停所有对外援助90天,进一步加剧乌方资金链危机。
美国审计制度漏洞百出:五角大楼被曝无法为67%的援乌交易提供完整凭证,涉及11亿美元可疑费用。
美国通过会计规则与政治操作,将援乌资金转化为国内利益集团的红利。
四、地缘战略的“隐形代价”
这场资金迷局折射出美国对乌援助的真实目的——以乌克兰为支点,重构全球霸权利益链。
美国借援乌推动军工产能升级,完成冷战以来最大规模装备更新,同时向亚太转移战略重心。
欧洲被迫承担后果:德国因美国冻结援助否决550亿欧元援乌计划,波兰暂停军火转运,欧盟军费GDP占比突破3%。
乌克兰民众成为最终牺牲者:前线日均炮弹消耗量从6000发骤降至800发,经济濒临崩溃,民众对西方信任度暴跌至31%。
千亿美元援乌资金的“消失”,是军工暴利、腐败横行与霸权博弈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场“资产负债表上的战争”背后,乌克兰的牺牲与美国的算计形成鲜明对比。正如美国前财长萨默斯所言:“未来的战争更多发生在账本上,而非战场。”而真相,或许永远藏在哈尔科夫的废墟与华盛顿的离岸账户中。
豆腐小僧
2025年第一季度欧盟对乌援助,实际上是用俄罗斯3000亿扣押资产为担保,金融转化出来的资金拨付给的乌克兰政府,这事发生在2024年末和2025年一月,当时拜登把美国的俄罗斯扣押资产以及北约军事指挥权交给了英国和欧盟;而最近几天欧盟抱团组织的大范围国家捐款,是针对的乌克兰政府后续季度的运营费用,担保资金也是俄罗斯的扣押资产,从2025年开始乌克兰政府每天运营费用的90%全部来自于这些外部融资;以前法德是通过欧盟的欧元专项对乌拨款项目在支付这些钱,通过欧洲银行金融中转,其实跟美国是一样的,只不过法德找了欧盟预算来垫背了其中一半的比例,这部分乌克兰可以不计入债务。
豆腐小僧
用乌克兰2023年为例,美国华尔街对乌管理项目,在2023年3月就已经签署了1100亿的援助抵押,也就从2023年6月开始,乌克兰政府的每天所有支出的70%以上全部来自于外部援助,到2024年这个比例还在攀升。欧盟和美国的军事援助都是一个模式,乌克兰只能得到军事的软硬项目,不能得到资金,而乌克兰政府的运营所需要的资金全部来自非军事借款,然后这些军事和非军事款项中间人都是美国和欧洲的银行财团,用金融融资的方式从欧盟和美国联邦拿钱,提供融资担保。简单讲就是,对乌援助的资金是以金融抵押模式为主体,乌克兰政府如果一天还不上这些高利息金融贷款的话,它们每天都在累加债务。
行者
好比借高利贷,九出十三归,你是忙不跌地先揣怀里,而不是计较票面品相好不好看。能拿到东西已经是千恩万谢了,虽说有点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