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第八轮比赛之前,居然有人说曼联会把欧冠主场输给加拉塔萨雷的郁闷情绪,全都发泄到他们英超第8轮的对手布伦特福德身上,搞不好会是一场大比分。如果这种说法是纯搞笑的话,那就罢了,如果是认真的话,那就纯搞笑了。本赛季,英超和欧冠都算上,曼联打出过大比分吗?如果说曼联和布伦特福德之间有关于大比分的记忆,那么我记得最牢的事实,是上赛季第二轮,布伦特福德主场4:0曼联。
显然,曼联本赛季的表现,不足以支撑大家对于这场比赛打出大比分的幻想。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曼联不但没打出大比分,而且还差一点主场翻船。2:1的比分看起来那么惊险,而且,这场比赛的剧本足够惊艳,惊艳到,可以掩盖曼联至今依然无力的事实。是的,能拿出这么一场惊心动魄的胜利,大家暂时都不会顾及曼联目前的排名,以及最近的颓势了。
目睹这场比赛的过程,以及结果,也许老球迷的思绪会不自觉地产生飘移。因为实在太眼熟了,24年前的那场比赛,就像穿越回来进行附体一样。这场普普通通的英超联赛,由于剧本的特殊性,居然打出了一种隔世感。
显然,我说的那场比赛,是98到99赛季欧冠决赛,那个诺坎普之夜,曼联同样在最后时刻完成逆转,比分,同样是2:1。
而这两场比赛的相似点,远不止这些。那场欧冠决赛,同样,曼联的对手早早先进球,而且领先了几乎整场比赛。就在曼联眼看就要俯首称臣的时候,谢林汉姆和索尔斯克亚先后站出来,在终场前三分钟,分别进球,让比分来到2:1。
下面我们再挖掘两个元素。第一,当年的谢林汉姆和索尔斯克亚,都是替补上场的。而2:1战胜布伦特福德的比赛,最终完成双响实现逆转的麦克托米奈,同样是替补上场,甚至,提供给他制造奇迹的时间,常规角度只有不到3分钟。
第二,当年谢林汉姆的第一个进球,完全是禁区内的混战中偷了一脚,球经过多次碰撞来到他的脚下,有点拖泥带水,也有点歪打正着。过程冗长,结局振奋。那么,去看看麦克托米奈的第一个进球,是不是也这样?
索尔斯克亚的第二个进球,就干脆多了。角球开过来,经过第一点摆渡,索尔斯克亚下意识一挑,球马上入网,利利索索。那么,去看看麦克托米奈的第二个进球,是不是也这样?
过程,剧本,包括剧本的细节,几乎完全一样,是不是有一种隔世感?
对了,我始终没提24年前曼联的对手是谁。其实大家当然都知道,而对手的对比,才是今天要说的核心。欧冠决赛和一场普通的英超联赛,当然不是一个体量的较量,所以,拜仁当然比布伦特福德高出N个档次。但我们所说的隔世感,就在于此。24年前,和曼联联袂玩出惊叹剧本的,是拜仁这个档次的球队,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拜仁这个级别的球队,逼曼联玩出伟大的替补逆转剧本。但24年之后呢?布伦特福德这样的英超中下游球队,也能逼曼联玩出这样的剧本了。换句话说,如今的曼联赢布伦特福德,需要调动的能量和运势,堪比当年赢拜仁。
这种隔世感,反映的正是曼联这些年的严重下滑。
弗格森时代,曼联是绝对的英超之王,在欧洲足坛也是数一数二的,98到99赛季的三冠王就是证明。后来阿森纳,切尔西发迹,曼联的地位有所下降,但绝对没有下降到如今这个程度。现在的英超,曼城有一家独大的趋势,利物浦紧随其后,热刺,阿森纳也有一席之地,而曼联只能陪着切尔西不断向下滑。欧冠赛场,曼联倒是遇上了久违的拜仁,但一场3:4,丝毫没有24年前的势均力敌,我们只看到曼联在挣扎,这种挣扎,是拼命想回到顶级行列而不得的挣扎。
一场拥有如此惊艳剧本的2:1,肯定让曼联球迷嗨起来。但这种嗨,当然是假嗨。毕竟,以本赛季的走势,曼联下赛季说不定会再次缺席欧冠。同样的比分,同样的剧本,不同档次的对手,融合出一种微妙的隔世感——的确,如今的曼联,已经被某个世界隔离在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