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一字不差,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杨司马说历史 2024-06-05 19:34:23
前言

对联,又称为对偶、门对、春联以及楹联等,是一种古代文学载体,主要书写或雕刻在纸质、布匹及木竹、门框之上。

其要求对仗工整和平仄协调,起源可追溯至三国时代。

随着历史演变,古人所创作之对联佳作繁多,其中部分对联至今尚未找到完美下联。

而鲜为人知的是,明朝曾出现一副“最懒”的对联,下联完全复制上联,却意外地成为经典绝句流传至今。

波澜曲折的命途

明朝嘉靖元年(1521年),徐渭在绍兴府的一个显赫家族中降生,而这时家族已逐渐走向没落。

徐渭的生母是其父亲年事已高之时所迎娶的小妾,令人遗憾的是,徐渭刚刚诞生百余日,他的父亲就离世而去数年后,生母亦被父亲的原配夫人逐出家门。

徐渭的整个童年时光都在与亲人的离别和孤独中度过。

尽管生活中缺乏应有的关爱和照顾,但徐渭却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和才华。

他六岁开始读书,十岁时就能以汉代文学家扬雄的辞赋为范本进行创作,在当地被誉为神童,吸引了众多乡绅文人的关注。

在众人的赞誉声中,甚至将尚未成年的徐渭与东汉杨修、唐代刘晏相提并论,这位名噪一时的神童在科举之路上却屡遭挫折。

自二十岁那年考取秀才之后,在接下来的二十一年间,徐渭共参加了八次考试,却始终未能高中。

面对这一系列的打击,徐渭的性格逐渐变得忧郁寡欢,甚至一度陷入颓废。

从自负到反思,迎接人生的第二春

徐渭面临困境之际,一老者给予了指点,使其重燃希望。

“年轻人需戒骄躁,过度自信易致失败。正当壮年之际,切勿失意,勤学苦练,岁月并未虚度。”

这忠告让徐渭幡然醒悟,他认识到自身年轻气盛与自信可能阻碍成功于是,他重新审视自我,立志学习,向进士之路再出发。

从那时起,村民常可见徐渭在竹林旁潜心研读无论昼夜,只要有闲暇便全身心投入学习,他试图弥补过去的遗憾。

功夫不负有心人,数月的刻苦学习后,徐渭在乡试中交出了一篇精彩绝伦的策论,而他却再次落榜,榜单上依旧不见其名。

这无疑又是一记重击,徐渭并未因此消沉反而平静离场,心中竟有些解脱,或许命运有意考验他,只有经历多次挫折,方能领悟功名利禄并非人生唯一追求。

经历坎坷后的内心升华

步入中年的徐渭返回故乡开设私塾以求生计。他对待教学一丝不苟,深受学生们爱戴;曾经傲气十足的他,经历了风雨之后,已然拥有了谦和、博学且豁达的心态。

邻人常常目睹他独步于竹林之道,喃喃自语。他向邻人感叹:“人生如棋局,进退两难,无需过于在意一时的挫折。

只要心境不受外界干扰,便能驾驭万物这种淡然处世的态度逐渐影响了周围的乡民。

“我们村现在有了一位心灵导师,无需药物,就能治愈我们的忧虑和烦恼。”村民们如此称赞他。

他们感受到了徐渭身上散发出来的超凡脱俗的气息,与过去那个自负的少年截然不同。

多年的磨砺使徐渭洞察了社会百态和人情冷暖他深知,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从容因此,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们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关注他们的文学造诣。

一日严冬,大雪纷飞尽管大部分学生因为路途艰难无法到校,但徐渭仍然准时到达私塾,细心照料那些瑟瑟发抖的孩子们。

当他微笑着为学生们送去温暖的棉被时,整个房间都洋溢着温馨的氛围。

邻人们深深体会到,徐渭已经彻底改变了自己,这位昔日锋芒毕露、自负跋扈的“神童”,如今已变得淡泊从容,处处关心他人。

从幕僚到囚犯

公元1554年,徐渭在困顿中迎来转机,凭借博学兵法和聪颖天资引起浙江巡抚胡宗宪的关注,随后成为胡府首席谋士。

在此期间,徐渭挥洒文采,以《进白鹿表》一文赢得明世宗赞誉,声名大噪,然好景不长公元1562年胡宗宪获罪下狱,徐渭失去依靠忧虑自身安危,精神状况日益恶化。

公元1566年,徐渭因精神压力过大再度发病,怀疑妻子张氏不贞,失手将其杀害。

此举使徐渭锒铛入狱,历经七载铁窗生涯,在狱中徐渭沉静反思将精力投入书画与古籍研究,并在狱中完成《周易参同契》注解。

这段漫长的囚禁岁月,或许更激发了徐渭的文学艺术才华。

随着年龄增长,徐渭的作品越发彰显独特个性,表达出内心的激愤与无奈在黑暗时刻,对所擅长之事的深入研究,或许能让他短暂逃离现实的痛苦与不公。

徒留千古对联

徐渭这位历经挫折的文人,出狱后生活困顿,虽曾失魂落魄,但他的性格始终如一,孤高不屈。

他以知识为乐,不愿降低身段向权贵求援,只是偶尔与故友及门生交流。

生活的困难,使他在月光下独自彷徨,在这个情境之下他为自己的儿子创作了一副惊世骇俗的对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这幅对联初现时,众人不解其意,甚至有人嘲笑它的荒谬。

而随着时间推移,文人墨客们逐渐领悟到这幅对联的深意。

原来,这幅对联的正确读法应为: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

此联巧妙地运用了汉字的多音特性,上联先三声后四声,下联反之,形成了独特的“同字异音联”。

同时,相同的字因发音不同而产生了截然相反的意义,展现了徐渭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读书的深入思考。

或许,当他挥毫写下这幅对联时,心中充满了对家境贫困、书籍被贱卖的无奈,以及对科举考试屡次失败的痛苦回忆这些情感,随着他的离世而消逝。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徐渭在贫病交加中辞世,当时已经拮据到床上连一张席子都没有,他的才华和作品却永载史册。

那副饱含辛酸与无奈的对联,终成千古绝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0 阅读:241

杨司马说历史

简介:每天解说不同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