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出土隋代白瓷赏析

欣赏传播传统文化 2024-03-26 01:25:28

白瓷又称白釉瓷,是在白色瓷胎(或化妆土)上涂一种含氧化铁极低的透明釉,在1000℃的高温下一次烧制而成。至今为止,白瓷的烧制历史已有2000多年,而传统的釉下青花、釉里红及各种釉上彩绘瓷器就是在优良白瓷的基础上产生的。

白瓷的起源,应该上溯至商代的白陶,山东城子崖龙山文化和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白陶,其主要成分与高岭土非常接近,可以说是原始的白瓷,而发展时期一般认为最早可追溯到北朝晚期。1972年,在河南安阳地区发掘的北齐武平元年(570年)范粹墓,该墓出土瓷器13件,其中白瓷9件,器形有碗、三系罐、四系罐、长颈瓶等。这些白瓷胎质较白、坚硬,有的有冰裂纹,釉色润泽透明,火候一般较好。早期发现的白瓷有明显的特征:釉层薄而滋润,玻璃质感较强,釉色偏青或偏黄,明显介于青瓷和成熟的白瓷之间。釉色普遍白中泛黄,有的在釉厚处泛青色。胎料经加工淘洗,比较细腻,呈灰白色。白瓷的胎体掺有杂质,大多不施化妆土。关于早期白瓷始烧窑口,目前大多数学者尚定于河南安阳相州窑或河南巩县窑。

延至隋代,白瓷烧造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生产数量增多,形成了河南以安阳为中心的关东地区,陕西以西安为中心的关西地区以及山东以济南为中心的黄河下游地区。这一时期白瓷的釉色尚不够稳定,但质量相对有很大的提高,釉面多有细密的开片纹。这种釉面的开片是起装饰作用的釉裂,主要利用配方和烧造工艺在瓷器冷却时,胎与釉收缩系数不一而造成的缺陷,从而人们感受到一种天然的纹理美。隋代白瓷绝大部分已经开始在胎体表面施一层化妆土,化妆土的使用是为了提高釉子的洁白程度。而白瓷的釉色,主要取决于釉中呈色剂,也就是铁含量的多少,含铁越多,釉色愈深,由青到褐到黑,相反,亦之。若铁的含量少到一定标准以下,釉色会浅到无色或白色。白瓷的烧造,说明北方地区烧造瓷器化学技术上的进步,在配釉过程中对金属呈色剂认识的提高。

本世纪初,陕西西安地区相继发掘出土了数十件隋代的白瓷,这些白瓷胎质细腻,釉色纯净、均匀,胎体分布着细小的冰裂纹开片,在器物底部流有水绿色的积釉,内、外器底没有支烧痕迹。在数多出土白瓷器中,尤其以隋开皇十年(590年)元威夫妇合葬墓、大业元年(605年)李裕墓、大业四年(609年)苏统师墓出土的白瓷器,堪称西安地区出土隋代白瓷工艺中的代表作。

一.墓主人简介

1.元威夫妇墓

隋使特节仪同三司、潞县公元使君元威及夫人于宜容合葬墓①,距离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布里村北500米,北距西蒋村约700米处。墓葬为长斜坡墓道多天井的单室土洞墓。由墓道、3个过洞、3个天井、甬道和墓室构成。墓葬共出土59件随葬器物:陶俑28件、瓷器7件、铜镜、铜币等,其中白瓷6件:白瓷碗2件、白瓷杯3件、白瓷钵1件。

元威(538-590年),字智威,代郡桑乾人,今河北蔚县人氏。历经西魏、北周、隋三朝,官至晋爵潞县开国伯(正三品阶)。元威其祖突六拔,西鲜卑族一支。跟随北魏孝武帝元修入关,战功显赫,被赐姓“元”。元威系北魏皇族后裔,少而敏惠,清才俊雅。十八岁擢举为北周第一权臣晋荡公宇文护参军事,宇文护死后跟随其亲信阴罗云,三至塞外北征突厥,参与周武帝伐齐。后又跟随隋文帝杨坚灭陈。开皇十年(590年),终于寿州(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十一年葬与小陵原(少陵原),今西安市长安杜陵。夫人于宜容(544-601年),恒州善威人,今山西右玉县。其父于乂。于氏系北魏代北虏姓,本姓忽忸于氏,拓跋部落联盟的一支,是北魏孝文帝定姓族汉化的世家大族。年十七,嫡于元威。仁寿元年(601年)夫人薨。大业元年与夫人于氏合葬于咸阳洪渎川。

2.李裕墓②

位于隋都城大兴城遗址约7公里处,大兴城的西南郊,今西安市南郊长安区郭杜镇。墓葬系长斜坡墓道多天井的单室土洞墓,由墓道、2个天井、2个过洞、甬道、2小壁龛、墓室组成。墓葬共出土随葬器物101件,其中陶俑71件,陶模型明器17件,铜器2件,白瓷器11件,其中白瓷主要器物有碗3件、壁雍砚1件、杯4件、四系鸡首壶、碟、贴花盘各1件。

李裕(542-604年),字石生,陇西狄道人,今甘肃临洮人氏。祖父李弼,北周八柱国之一,先后追随北周名将朱天光、贺拔岳、候莫陈悦,屡立战功。后来跟从宇文泰,成为其肱股,北周官至太傅、柱国大将军、赵武公。裕父李曜,因其父李弼功高,被荫封为邢国公。李曜次子李裕,出身名门大族。开皇元年(581年)升为京兆尹,后晋身大将军、迁内史监、吏部尚书,开皇三年(583年)晋爵狄氏县公(正二品阶)。李裕政治经历简单,无大作为,“志轻轩冕,心狎林泉”。大业元年(605年)葬于长安县高阳原。

3.苏统师墓③

位于西安市南郊长安区韦街办韩家湾村。墓葬为长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葬出土随葬品15件,有陶器、瓷器、铜镜等,其中白瓷器5件。这5件白瓷内、外底未见支烧痕迹,用匣钵个体单装烧制。

苏统师死后“权瘗”,这是一种暂且埋葬某处,等候归葬祖茔,由于墓志记述简单,所以身份不详。我们根据墓葬的形制和随葬品推测苏统师官阶介于三品以下,七品以上。

二.出土的白瓷赏析

白瓷碗(图1)高7.8、口径9.6、足径3.8厘米。白胎,敞口,斜直腹,饼足。足底有一圈斜刹面刮棱。内、外壁施满釉,釉面有细小冰裂纹开片,碗底有碧色玻璃质积釉。

白瓷杯(图2)高6.6、口径8.5、足径3.4厘米。黄白胎,敞口,斜直腹,饼足,足底有一圈斜刹面刮棱,内、外壁施满釉,釉面有细小开片。

白瓷钵(图3)高3.8、口径11.8厘米。黄白胎,口微残,敞口,浅弧腹,圜足。内、外壁施满釉,底无釉,釉面有细小开片。

白瓷碗(图4)高9.3、口径11.8、足径5.1厘米。敞口,斜直腹较深,假圈足。内满釉,外施釉不及足。器底内部有碧色的积釉现象,釉面满布细小的开片。

壁雍砚(图5)通高2.6、面径5.1、底径5.8厘米。平面呈圆形,向内凹陷,有11个兽足带托。砚池洁净无墨迹,其胎体洁白细腻,釉质均匀透明,釉色温润可爱,真正达到了“类雪”的标准。

白瓷杯(图6)高7.2、口径8.1、足径3.4厘米。敞口,斜直腹较深,假圈足。内满釉,外施釉不及足。釉面满布细小的开片,近足处有淡碧色积釉。

四系鸡首壶(图7、8)通高23.4、口径5.9、腹径11.4、底径6.3厘米盘口稍向前倾斜,细颈,圆肩,斜直腹,平底稍侈。肩部有一周凸弦纹,粘贴双泥条四系,对应位置安缄口的鸡头流和双泥条螭首的柄。鸡首昂起,尖喙、高冠,贴塑双眼,鸡首根部有小泥饼贴塑装饰;柄顶端螭首残,可见双角根部弯曲向上,柄根部有小泥饼贴塑装饰。外表施釉不及底。

碟(图9)高2.4、口径15.3厘米。敞口,浅弧腹,圜底渐平,内外满釉,底不施釉。釉面满布开片。

贴花盘(图10、11) 高4.3、口径11.8、足径4.6厘米,贴塑莲花直径3厘米。侈口,弧腹,平底,圈足。内底中央贴塑一朵覆莲,内外满釉,足不施釉。釉面满布细小的开片。

深腹白瓷杯(图12)高6.9、口径8.3、壁厚0.1、口沿最薄处仅为0.08,足径3厘米。出土于棺内墓主人头部西北侧。敞口,斜直腹,假圈足,口沿处有一小缺口,下有一段裂纹。内外均为满釉,釉面细腻且有光泽,为透影白瓷器。

四系罐(图13)通高9.2、口径4.1、腹径8.6、底径4.3厘米。出土于棺内墓主人头部西北侧。直口,短颈,圆肩,肩部等距离粘贴有4个双泥条制成的系,其中一个已残,罐腹部赏析各有一圈凸弦纹,假圈足。外表施釉不及底,釉色微泛绿。

白瓷盂(图14)高3.2、口径2.55厘米。出土于棺内墓主人头部东北侧。敛口,弧腹,平底,内外满釉,釉色有开片,腹部有3处贴塑脱落后的痕迹。

壁雍砚(图15)通高5.8、面径7.6、底径13.6厘米。出土于棺内墓主人脚下东南侧。平面呈圆形,16足托。

长颈瓶(图16)高14.3、口径5.2、腹径8.4、足径4,4厘米。出于棺床上。平口方唇,细长颈,弧腹,最宽处偏上部,假圈足,外表施釉不及底,部分出现釉色脱落。

三.汁水莹厚的隋代白瓷

随着瓷器工业的迅猛发展,隋代白瓷烧造质量已有显著地提高。白瓷胎色较白,胎体比较细密坚致,黑点较少;釉色白中微泛灰兰,不再明显白中闪黄或白中泛青。尤其白色护胎釉(化妆土)的使用,相对于北朝白瓷有了质的飞跃。白色护胎釉是一种含铁极少,抑或基本不含铁的瓷土,作为保护胎体的胎釉,可以克服瓷器表面粗糙或者凹凸不平,同时掩盖了胎料中的杂色或者黑点。这项新工艺的使用,在个别墓葬出土的白瓷器,釉色已接近纯色。“汁水莹厚如堆腊,光莹闪闪如美玉”,无疑是隋代白瓷真实的写照。

近年来随着我们考古工作的深入,先后在河南安阳发现相州窑、河北邢台窑、河北邢窑及河南荥阳窑。尤其以河北邢窑出土的精细白瓷为最,胎质细腻洁白,造型规整,器底除外圈底无釉外,内底心也施釉,瓷釉呈半透明性。这种半透明度是因为瓷胎中钾含量特别高,铁钛含量特别低,其次釉的铁钛也很低,在高温下瓷胎完全烧结,烧成后无色透明。

半透明性是现代细白瓷所具备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古代瓷器在明清之前大多缺乏半透明性,隋代能够烧制半透明白瓷极为个别,产量很低,有关技术到唐代就已失传。邢窑在工艺技术上的成就被推崇为中国早期白瓷的代表,唐代时邢窑的白瓷已远销海外,在海上丝绸之路,发现大量邢窑的白瓷瓷片,上海博物馆至今还收藏着泰国出土的唐邢窑白瓷。九世纪中、晚期,邢窑白瓷的地位已与越窑青瓷并重。在中国陶瓷史上形成南青北白的两大体系。

隋代白瓷器物类型相较于北朝也由单一的碗、罐、瓶发展到人物俑、镇墓兽、高足杯、盅、壁雍砚、双系螭把鸡首壶、螭首双把双身壶、罐、双耳扁瓶、瓶、碗、四系罐、盂数十种器形,而且相较于北朝在器物类型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隋代瓷器罐,器形较为秀气,一般为短颈,直口,腹部圆鼓。腹的中部有一圈粗壮的凸棱,使腹部明显分为两部分(这是由于成形先分段拉胚,再粘接,有接痕)。2.瓷瓶、尊、壶、唾盂等器物的口部多作盘状或浅杯状,口微侈,颈部较长,肩部比较斜,而南北朝同类器形口较直,杯口较深,口沿较尖。3.隋代出现了螭首双身壶。4.鸡首壶较北朝修长,上腹较圆鼓,下腹瘦长,鸡头雄健,鸡颈粗肥。5.器物底部为小平底,底下安一圆饼状实足,足的边棱用刀削去一周(刮棱,这是隋代白瓷独有的特点),部分器物出现浅圈足。

隋代白瓷不仅在器形上有明显的变化,且开皇、仁寿及大业不同时期,白瓷的釉色和胎体特点相异:开皇初年釉色不纯正,泛青或泛黄,胎体施化妆土,开皇十年至仁寿年间,白瓷釉色乳白色或纯白色,施化妆土或个别不施;大业元年以后白瓷釉色色调纯正,开始出现透光现象,如大业四年苏统师墓出土的深腹白瓷杯,杯壁最薄处仅1毫米,是迄今为止仅见的完整透影白瓷器。隋代出土的白瓷,均随葬于大型墓葬中,墓主人身份多为骠骑将军、仪同三司、开国公等当时社会上层高官贵胄,而其他一些小型隋墓,普遍出土青瓷,

唐代是中国白瓷工艺烧造成熟、真正普及创新的一个时代。唐代诗人皮日休《茶瓯》诗云:“邢客与越人,皆能烧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邢客”、“越人”皆是烧瓷高手,釉色滋润光亮,胎质洁白无瑕。工艺娴熟,或刻或剔,或印或贴或绘,内容多彩,富于变化。高层贵族需要瓷器充实自己的生活,瓷器质量得到了提高和全面普及,日常用品中的很多材料的器物被瓷器所取代。这种膨胀的需求,出现了百花齐放,各地窑口互相竞争的局面。“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注释:

①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隋元威夫妇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1期。

②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南郊隋李裕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第7期。

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南郊隋苏统师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3期。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