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信子的低温春化及南方种植要点
在花卉的世界里,风信子是一种备受喜爱的球根花卉。它色彩斑斓,有紫色、蓝色、白色、粉色等多种颜色,花朵成簇开放,香气馥郁,无论是放在家中点缀家居,还是放在商场的扶梯旁营造温馨浪漫的氛围,都别有一番景致。不过,对于种植风信子,尤其是南方地区的花友们来说,还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比如低温春化的问题,以及在南方防烂球这个头疼的痛点。
先说说风信子的特点吧。风信子的花朵形态很独特,它的花瓣微微向内卷曲,就像一个个精致的小喇叭。而且它的香味很浓郁,当它盛开的时候,周围的人都能闻到那股甜甜的香味。它的球根也很特别,像一个小小的洋葱头。在种植方面,有不少的讲究。
我们先来看一下很多地方种植风信子的通用场景,比如说在居家种植。很多朋友喜欢把风信子放在客厅的花瓶里,水培或者土培都可以。水培的时候,把风信子的球根放在装了水的容器里,确保球根底部能接触到水就行,但也别没过了球根,不然容易烂根。土培的话,要选择疏松、肥沃的土壤。不过呢,在南方种植风信子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烂球。这是为啥呢?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南方的气候比较温暖,没有满足风信子低温春化的需求。
低温春化是很多球根花卉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风信子来说,它需要经过九十天的低温春化期。这九十天的低温可不是随便的低温哦,一般是指温度在0 - 10摄氏度左右的环境。在南方的很多地区,比如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冬季的气温相对比较高,就很难提供这样的低温环境。
我给大家讲个身边的案例吧。我有个朋友在深圳,他特别喜欢种植花卉,今年也买了几颗风信子回来想要种出漂亮的花。他按照网上的教程水培了风信子,每天精心照料,给它换水、施肥。可是到了该开花的时候,风信子的球根却开始腐烂了,花朵也没能冒出来。他很纳闷,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后来他才知道是因为深圳的气候温暖,没有让风信子进行低温春化。这就导致风信子的生长周期被打乱,球根也因为没有正常的生理转变而腐烂。
再讲讲不同地区风信子种植的差异吧。在华北地区,像北京,冬季的气温经常会降到0摄氏度以下,而且能持续比较长的时间。在北京种植风信子就相对容易一些,很多花友会把种好了的风信子放在室外的花盆里,让它们自然地经历低温春化期。但是呢,在这个过程中也得注意,不能让球根被雪或者水浸泡太久,不然也可能会烂球。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华北地区的网友分享,他说他冬天在院子里种的几株风信子,在经历了大概九十天的低温春化后,开得特别漂亮,花朵又大又香。
和风信子同属球根花卉家族的,还有一些冷门但各有特色的品种,可以用来对比着看风信子的种植。
比如郁金香,郁金香也是很喜欢的低温春化的球根花卉,不过它对低温春化的时间和温度要求可能和风信子稍有不同。有些品种的郁金香需要更长时间的低温,大概100 - 120天左右。而且郁金香在低温春化的时候对土壤的肥力要求相对低一些,而风信子在春化期的土壤肥力如果过高可能会导致徒长。我邻居家在河北,他们家种了些郁金香和风信子。他告诉我,郁金香在北方冬季的寒冷下,只要稍微注意排水,很容易就能完成春化,但是风信子有时候就可能因为湿度问题出现小状况。
再比如洋水仙,洋水仙对低温春化的耐受度比风信子高一点。它可以在稍微冷一点的环境下完成春化,而且洋水仙的球根相对来说更耐储存。我有个亲戚在山东,他种过洋水仙和风信子。他说洋水仙的球根挖出来后,即使放一段时间,只要保存得当,下次种下去还能很好地生长,但是风信子的球根就比较娇弱,长时间储存后可能会影响发芽率。
还有番红花,番红花对土壤的要求特别严格,它适合在疏松、富含腐殖质且排水良好的土壤里生长。而风信子对土壤的要求相对宽松一些。在西北的一些干旱地区,有花农种植番红花就会格外注意土壤的选择,而风信子只要土壤不是碱性太强,基本都能生长。
回到南方种植风信子的问题上。南方花友如果想要种好风信子,就得人为地给它创造低温春化的条件。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可以把风信子连盆一起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但要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可以将球根包在潮湿的毛巾里,再放进冰箱。不过这期间得时不时查看一下,防止球根腐烂。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九十天的低温春化。
除了低温春化,南方种植风信子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说光照,在风信子生长的过程中,充足的光照是很重要的。但在夏季,南方的高温和强光可能会伤害风信子,这时候就需要给它适当遮荫。我在广西听说有个花农,夏天把风信子放在大树的阴影下,结果那年的风信子长得特别好,花朵颜色鲜艳得很。
再就是浇水的问题。风信子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在生长初期,要保持土壤微微湿润;到了生长旺盛期,可以适当增加浇水量;但是在花期前后,就要控制浇水量了,不然容易造成球根腐烂。我有个朋友在海南种风信子,他按照这种浇水的原则来照顾风信子,风信子生长得还不错,虽然没有北方开得那么大,但也还比较漂亮。
南方还有不同的气候类型,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种植风信子又有不同。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虽然冬季没有北方那么寒冷,但温度波动较大,而且湿度比较高。这种气候下种植风信子,要特别注意湿度的控制。而在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度更高,湿度基本都在80%左右,对于风信子来说几乎是不适合的生长环境,想要种植就必须要在温室里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
在居家种植的场景下,很多人会把风信子放在阳台。阳台上光照比较好,如果是冬季,还能利用一些工具创造低温环境。比如可以用纸箱把风信子和温度计一起罩起来,放在阳台比较避光的角落,根据温度计显示的温度调整纸箱的开合,尽量保持0 - 10摄氏度的温度。
在办公室种植风信子也是很常见的。很多人觉得办公室有个美丽的风信子能让整个办公环境都充满生机。但办公室的温度一般是恒温的,很少能达到适合风信子生长开花的条件。如果要在办公室种风信子,可能也需要像在一些温暖的南方地区那样,人为创造低温春化的条件。我有个网友在办公室种风信子,他就利用空调的制冷功能,把一个小的空间温度调节到合适的范围,再给风信子补充合适的湿度和光照,终于成功让风信子开花了。
我们再回到风信子的低温春化过程。在最初的两三天,可能还不太看得出什么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概到了七天左右,如果温度和湿度合适,球根的根部可能会开始微微萌发一些白色的根须。到了十五天左右,根部会生长得更明显,球根也可能会有些许的变化。一个月左右的时候,球根的内部结构可能已经在进行适应低温的变化了。
在华南地区,比如海南,全年的气温都比较高,如果想要种植风信子,几乎需要全年都创造低温环境。这就像一场持久战,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等多个因素。我听说有个海南的种植者,为了种风信子,专门建了一个小型的恒温冷库,投入了不少成本,但也成功地种出了风信子。
风信子的种植虽然在南方有很多挑战,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也是可以种出很漂亮的花朵的。不同的养护方式、不同的地域环境都会给风信子的生长带来不同的结果。
这时候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如果在南方的一些沿海城市,既可以方便地控制温度,又有比较高的湿度,像这种环境下种植风信子,在低温春化期把湿度控制在什么样的范围比较好呢?这也是很多南方种植者在探索风信子种植过程中会思考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