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26这家伙可不是闹着玩的,高超音速飞着,顶着双锥体滑翔弹头,还能专门盯着航母打,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狠角色,更别提它的后辈东风-27,射程直奔8000公里,把太平洋对岸的压力拉满。
美军这边一看不妙,赶紧跳出来喊,说用SM-6升级版干掉了东风-26的模拟弹,信心满满地吹了一波,可谁想到,这话刚落地,就被现实狠狠扇了一巴掌,这是怎么回事?
要说东风-26有多厉害,得先从它的出身聊起,这款导弹是解放军火箭军手里的王牌,14米长,1.4米粗,20吨重,扔出去能砸1200到1800公斤的弹头,射程轻松超过5000公里。
这可不是普通的弹道导弹,它跑起来速度快得吓人,属于高超音速那一挂,关键还能带着双锥体滑翔弹头到处晃,轨迹飘忽不定,想拦都拦不住。
更狠的是,它还有个反舰版本,叫DF-26B,专门盯着海上目标下手,美国的航母在它眼里就是个活靶子,这玩意儿能打“中型舰船”,摆明了就是冲着航母去的。
可这还没完,东风-26只是个开始,几年下来,中国导弹技术蹭蹭往上窜,之后东风-27横空出世,这家伙比前辈还猛,射程号称5000到8000公里,能轻松越过第二岛链,直指太平洋深处的目标。
更别提它还装上了乘波体设计的高超音速滑翔器,比双锥体还难对付,它有“高概率”能突破美军防御圈,这消息一出,太平洋对岸的日子不好过了,毕竟东风-26已经能打到关岛,而东风-27更是把范围再往外推了一大截。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自然坐不住了,导弹防御局和海军憋着一口气,琢磨着怎么给对面点颜色瞧瞧,这不就在近几天,就搞出了一个他们的拦截试验视频,说是成功干掉了一枚“装有高超音速滑翔弹头的中程弹道导弹靶弹”。
这话说得挺玄乎,但细一听,目标特征跟东风-26简直一模一样,高超音速、滑翔弹头、反舰能力,摆明了就是在模拟中国的王牌导弹,这次还点明了细节。
表示是从C-17运输机上放了个靶弹,然后由海军的DDG-91平克尼号驱逐舰发射SM-6升级版导弹搞定,整个过程有雷达跟踪,有卫星数据,显得有板有眼。
SM-6这导弹也不是新面孔,本来就是海军的主力舰空导弹,但这次宣传的“升级版”听着挺唬人,说是能对付高超音速目标,连带着把美军的防御能力捧上了天。
毕竟东风-26的威胁摆在那儿,这款导弹能打航母不说,4000公里射程直接把关岛罩进去了,美军要是没点应对措施,面子上也挂不住,这场试验的意义不只是技术层面,更像是对外喊话:我们有招了,你们别得意。
但没过多久,就有消息称,这次拦截压根不是实弹打靶,而是“数字拦截”,啥意思呢,就是说靶弹是放出去了,雷达也盯上了,数据也收齐了,但关键那一下,局势导弹动手拦截的部分,全是电脑模拟出来的。
还有就是这款SM-6的升级版,他们现在也没有影,最快估计也得2026年才能给海军用上,这话一出,美国军方的脸算是丢大了,合着他们拿了个还没出厂的武器,硬生生编了个战绩。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跟前几年F-47六代机“数字试飞”的事儿凑一块,就成了美军的新笑柄,想想看,东风-27那边2023年就实打实飞过了,导弹防御局这边2025年还在玩模拟,真有点“隔壁老王都盖好房子了,你还在画图纸”的意思。
更尴尬的是,美国自己的预算文件里早写得清清楚楚,SM-6 block IA的生产得2027年才完工,block 1AU这种升级版更是遥遥无期,这下好了,全世界都盯着看笑话,导弹防御局和海军的脸算是被扇得啪啪响。
为啥闹这么大乌龙,还不是压力太大,中国导弹这边一个接一个往外冒,美国这边却慢吞吞,连高超音速武器的测试都拖了好几年,2024年全年才试了两次,国会那边盯着预算,军方得证明自己有用,不然经费一砍,日子更不好过。
东风-26、东风-27的步步紧逼,再加上日本刚花9亿美元买了SM-6 block I,美国自己这边总不能太拉胯吧,结果压力憋得太狠,干脆玩起了“超常规手段”,拿还没影儿的武器给自己脸上贴金,可惜这回没糊弄过去,反倒被全世界看了个热闹。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