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夺冠,阿根廷破产

像杯太浓的咖啡 2022-12-22 16:36:02

“我们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糟,每天都愁眉苦脸,但今天很高兴,至少能高兴一周吧!”

这是梅西带领阿根廷国家队夺得卡塔尔世界杯冠军后,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狂欢的球迷留下的一句话。那一周之后呢,阿根廷人还高兴得起来吗?恐怕大概率还是继续愁眉苦脸,而且苦难将更加深重,因为,阿根廷已经破产!

就在一个多月前,梅西启程前往卡塔尔之时,阿根廷的通胀率几乎突破了90%,而且还在加速。等球王回国之后,大力神杯捧起的,恐怕不仅仅是球迷们的热情,还有阿根廷高达100%的通胀率。相应地,阿根廷的贫困率很有可能会创纪录地突破45%。

梅西如愿托起大力神杯却托不起阿根廷的经济

什么概念?相当于年初的时候你还能花15块钱吃一碗牛肉面,而到年末,就算花30块钱,恐怕也吃得没有年初那么舒服,因为你这个时候的收入可能早已“腰斩”。

早在今年上半年,阿根廷经济部长古斯曼就已宣布,由于政府无力偿还近3千亿美元(约合2万亿元人民币)的债务,国家需要进行“破产重组”。

曾几何时,当我们国家还在饥饿中苦苦挣扎的时候,阿根廷这个南美第二大国几乎已经把一只脚踏进了发达国家行列,当时的西方人通常这样形容有钱人:“他像阿根廷人一样富有”。然而,今天的阿根廷为什么会堕落至此?得从阿根廷的历史说起。

01 国家形成

阿根廷的历史其实很简单,跟美洲大陆其它地方一样,很长时间一直都是众多印第安部落土著人的家园,他们平静地生活了几千年,直到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1535年,西班牙探险家门多萨率领舰队登陆阿根廷,建立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堡,从此开启了阿根廷的殖民史,土著居民的安宁生活就此打破。

探戈发源地:布宜诺斯艾利斯

1806年,英国试图从西班牙人的手里夺取布宜诺斯艾利斯,未果。第二年法国皇帝拿破仑入侵西班牙,西班牙元气大伤,它在南美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

1810年,布宜诺斯艾利斯爆发“五月革命”,总督府里的西班牙人被驱逐,第一个政府组织建立。两年后,民族英雄——何塞·德·圣马丁将军率领阿根廷人民抗击西班牙殖民军,经过四年的奋战,阿根廷终于于1816年7月9日独立。

布宜诺斯艾利斯五月广场

之后,南美大陆掀起反殖民主义的独立浪潮。圣马丁先是与智利革命者奥希金斯合作,成功解放了圣地亚哥(现智利首都),然后又与委内瑞拉革命者玻利瓦尔在利马(现秘鲁首都)胜利会师,南美大部分地区革命结束。此后,阿根廷又与巴西爆发了争夺乌拉圭的战争,结果使乌拉圭独立成一个主权国家。

1826年,贝纳迪诺·里瓦达维亚当选阿根廷第一任总统,他加强中央集权,引起主张邦联制的内陆省份的强烈不满。反对势力通过发动政变迫使贝纳迪诺辞职,这导致阿根廷内部长期处于动乱和分裂状态,政权更迭频繁。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861年,来自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巴托洛梅·米特雷击败竞争对手后担任总统。他接受了邦联体制,但又实施铁腕政治镇压地方势力,整顿国家财政,发展对外贸易,逐渐稳定了各省秩序,促成了国家的统一。

02 对外用兵

米特雷绝对算得上是位传奇人物。

阿根廷第6任总统巴托洛梅·米特雷

1864年,乌拉圭发生内乱,巴西和阿根廷支持乌拉圭红党通过政变推翻白党上台。与此同时,邻国巴拉圭洛佩斯总统严厉指责巴西和阿根廷的“帝国主义政策”,并向巴西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在警告无效之后,巴拉圭向巴西宣战。由于支援乌拉圭白党需要穿越阿根廷领土,随后巴拉圭又向阿根廷宣战。巴拉圭的这位洛佩斯总统是真英雄,一个小国竟然为了他国正义,不惜主动同时与南北两个庞大邻居开战。

好吧,早就不爽洛佩斯的巴西、阿根廷和新上台的乌拉圭红党组成三国同盟。阿根廷总统米特雷效仿当年的苏秦,身挂三国帅印指挥三国联军,展开了南美洲历史上最血腥的巴拉圭战争。

战争四国的地理位置

力量悬殊巨大,结果可想而知。但也不得不佩服洛佩斯和巴拉圭人,全民皆兵硬扛5年之久,连8岁的孩子都扛枪上战场。洛佩斯也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最终以他战死而结束了这场战争。

而阿根廷总统米特雷在1874年又再次竞选总统,遭遇失败,恼羞成怒竟然发动兵变。不过这次没那么幸运了,兵变失败,被判处死刑,不幸中的万幸是最后被新总统赦免了。

03 经济兴衰

1876年,阿根廷进入工业革命时代。阿根廷人似乎同样懂得“要致富先修路”的普遍真理,随着铁路的大量建设,阿根廷的矿区、牧场和港口快速繁荣起来,牛肉、矿石等商品大量销往欧洲,阿根廷开启了经济腾飞之路。

进入20世纪初期,战争的阴云笼罩着一战前夕的欧洲大陆,而国内政治已趋于稳定的阿根廷却实行开放政策,吸引许多担心爆发战争的欧洲富人,带着资金和技术移民阿根廷,他们的到来极大地推动了阿根廷的产业发展。

“世界的尽头”阿根廷乌斯怀亚,地球上最南端的城市

没过多久,阿根廷的人均收入就超过了日本、法国、德国、直逼美国。而随着一战的爆发,大量物资出口欧洲,大量资本流入国内,阿根廷的人均GDP也一举跃居世界第一。那时的阿根廷就像现在的卡塔尔一样,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成为西方富人们向往的天堂,大量的移民也改变了阿根廷的人口结构,现在的阿根廷人基本上都是那时欧洲移民的后裔。

不过这个时候,阿根廷的发展严重依赖外资,尤其是英资。而阿根廷的支柱产业还是农牧业和采矿业,有点像今天的卡塔尔。单一的传统产业,在工业化大发展的时代注定不会繁荣太久。

一战结束后,遭受重创的英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对外投资大幅削减,在阿根廷的投资出现断崖式下跌,由于欧洲经济疲软,阿根廷的出口也急剧减少,但始终找不到新的经济突破口。这种情况下,有钱人当然选择用脚投票,阿根廷的人口开始外流,一起离开的还有他们的资金。

“神的后花园”阿根廷巴里洛切

与此同时,北面的美国却抓住机会,将一战中发的横财投资于科技和工业,新的技术和工业体系大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的效率,强劲的需求吸引了全球的资金,纽约取代伦敦成为新的世界金融中心,随资金流入的是大量的人口,包括来自阿根廷的人口。

此消彼长之下,阿根廷的经济开始崩塌。到了30年代,阿根廷政府终于放弃自由经济政策,开始进行工业化改革,想学着美国的方式扭转颓势,但是养尊处优已久的阿根廷人,在十年的衰退中早已丧失了耐性,他们最终选择了革命。

04 军人执政

1930年9月,军人何塞·费利克斯·乌里武鲁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当时的自由政府。从此,阿根廷军政府登上历史舞台。这是阿根廷走向不归之路的起点,因为之后的阿根廷在不断地重复着经济萧条——工人罢工——军事政变——军人执政——再萧条——再罢工——再政变......这样的死循环,将阿根廷那只已经踏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脚一步步拖回了第三世界。

阿根廷军政府的开创者何塞·费利克斯·乌里武鲁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历史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因为经济衰落,直接从发达国家堕落成发展中国家的。走向衰落的阿根廷依然比那时积贫积弱的中国要富裕得太多,他们不是没有机会去改变命运,比如胡安·贝隆(又称庇隆),这位二战后上台的传奇人物便担负起了这个神圣的使命。

贝隆是意大利资本家移民的后裔,衔着金钥匙出生,成长经历顺风顺水。他考入军校,在军队里一路升迁至门多萨省安第斯山守备司令。二战结束前夕,贝隆利用民族主义军官和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发动军事政变迫使总统下台。之后自己成为副总统,总统则由他的老板,国防部长法雷尔接任。

意气风发的胡安·贝隆

但仅仅过了四个月,贝隆就被反对派囚禁,不过反而提高了他在人民大众心目中的威望。阿根廷劳动者总工会发动大罢工,陆军军官和市民们也前往玫瑰宫前的广场上助阵示威,要求反对派释放贝隆。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反对派终于释放了贝隆。在这场运动中,一个对贝隆后来的命运和阿根廷的国运影响深远的重要人物出现了,她就是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埃娃,裁缝的私生女,高级交际花,后来贝隆的妻子。

二战结束了,阿根廷人民也期待国家重回正轨,贝隆众望所归,以绝对优势当选总统,为贝隆重获自由而积极奔走的埃娃成为第一夫人。

贝隆上台后采取经济独立和国有化的经济政策,将大量的外资企业收归国有,将得来的资产用于提升劳工的待遇,赢得了劳苦大众的支持。但他推行重工抑农的的经济政策,又导致原本依赖于农牧业产品出口的阿根廷经济出现一系列的危机。

“鲸鱼港湾”阿根廷马德林港

从理论上讲,如果阿根廷能够成功地实现工业现代化,从而摆脱对农牧业和采矿业的依赖,阿根廷还是恨有希望留在发达国家行列的。但是,贝隆的政策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点像我们当年的“大跃进”,大办工厂,大炼钢铁,大量农民放弃土地涌入城市。食品、能源等出现短缺,而农业人口的大量减少又导致了粮食减产,出口减少,多种因素叠加最终导致了30%的通货膨胀率。在外资撤离之后,国家财政收入又减少,没有钱,很多问题就难以解决。

这种情况下,按照阿根廷的历史传统,一般应该发生政变和革命,但事实上并没有发生。原因是有埃娃。

05 传奇玫瑰

埃娃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单亲家庭,母亲跟一个农场主生下5个孩子后被抛弃,埃娃在饥饿和被小伙伴欺负中长大,但是她并没有像其他几个兄弟姐妹那样甘于人下,而是胸怀大志,倔强自立。15岁那年,她找到机会,以身体为条件换取一位有名的歌手带她离开农村,去往布宜诺斯艾利斯,从此开启她曲折的梦想征程。

传奇玫瑰:埃娃

到了首都后,埃娃随即被歌手抛弃。不过虽然年少,但却成熟的她并没有悲伤太久,而是以同样的手段游走于权贵之间,在她看来,这些男人不过是她前进道路上的垫脚石。后来,她进入了娱乐圈,很快便成为家喻户晓的影视明星。有了光环的埃娃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这为后来与贝隆的相识并成为第一夫人铺平了道路。

埃娃成名之后,并不像其她养尊处优的贵妇那样高不可攀,而是在保持雍容华贵的仪表同时,深入基层参与公益活动,走到人民群众中间与穷人握手交谈。埃娃似乎天生就是个演说家,她在与劳苦大众接触时,总是能用最生动的语言传递“贝隆主义”所将实现的美好生活,从而一步步打牢了贝隆的执政根基,也树立了自己亲民爱民的政治形象,深受阿根廷底层人民的爱戴,这与后来的卡塔尔传奇王妃莫扎非常相似(请见《卡塔尔的前世今生:中东“武则天”如何让袖珍小国独树一帜》)。

被捕后,身心俱疲的贝隆一度想放弃政治生涯、归隐山林。但坚强的埃娃却尽可能地为他传递信息分析情势,并想方设法营救他出狱。在埃娃孜孜不倦的鼓励和奔走之下,贝隆终于振作精神,当他重获自由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感谢埃娃!感谢人民!” 并向埃娃求婚。贝隆和埃娃合为一体,向人民宣扬民主思想,很快成为了阿根廷劳苦大众的代言人。

埃娃与贝隆

执政之后,贝隆忙于工业化改革,而埃娃也没有闲着,她奔走于工厂、学校、医院,尽最大努力去提高阿根廷的劳工待遇、教育保障和社会福利。一时间,这对夫妇成为了阿根廷的“神雕侠侣”,为大众膜拜,许多家庭甚至将埃娃的画像与耶稣像并列。

别以为埃娃就只满足于第一夫人的地位,成为“国民女神”的她将目光投向了副总统的雅座,因为雅座的背后就是总统的宝座,那时的埃娃才刚刚28岁,不这么想都不行。然而,政治是敏感的,她的这一想法不仅遭到了反对派的打压,也遭到了他们所控制的军方的强烈反对。

倔强的埃娃并没有放弃这个计划,为了实现梦想,她策划了一场席卷欧洲的外交活动,这场活动被媒体称为“彩虹之旅”。她到访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一众欧洲国家,长袖善舞的埃娃所到之处都引起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巨大关注,欧洲各大媒体把她捧为“阿根廷玫瑰”、“苦难中的钻石”,成为许多欧洲人心目中的女神。这次彩虹之旅,一扫之前阿根廷的颓废形象,成为迄今为止阿国外交史上最为骄傲的一页。

正在进行“彩虹之旅”的埃娃

能力如此,不服都不行。然而,红颜薄命,彩虹之旅还未结束,埃娃突然病倒,只好回国。但埃娃就是生性倔强,卧床期间,仍然接待外宾、发表演讲、救助穷人、为女性争取权利,与腐败作斗争。在她的努力之下,贝隆再次被推选为总统候选人。

1949年1月9日,埃娃在一个剪彩现场晕倒,随后被诊断为子宫癌,阿根廷举国上下为她祈祷。1951年11月11日,埃娃在病床上投下了阿根廷第一张属于女性的选票,这是她多年努力争取的成果。1952年6月4日,病入膏肓的埃娃靠金属网架强撑着出席了丈夫的连任就职典礼。一个半月后的一天晚上,阿根廷国家电台突然宣布:阿根廷国家灵魂,民族精神领袖埃娃逝世,享年33岁。

病入膏肓仍在工作的埃娃

学校停课、工厂停工,70万人从四面八方涌向首都瞻仰埃娃遗容,许多人当场哭晕,16人因拥挤丧生,见证当时那个场面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政府不得不动用军队才维持住了秩序。如果你是阿根廷的球迷,相信对《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这首歌曲非常熟悉,它就是为纪念埃娃而创作的。

70万人送埃娃

06 历史轮回

埃娃的去世,对贝隆政府是个沉重的打击。大丧过后,大家发现,高企的通货膨胀率并没有减少,生活负担日益加重,工业发展不尽人意,为了发展工业而被牺牲的农业状况越来越糟,而“贝隆主义”所宣称的美好社会依然不见踪影。贝隆政府不得不像他的前任们那样再次打开国门,引进美国石油公司开采阿根廷油田,这一做法引起了国民的不满。同时,靠国有化资产为劳工发福利的做法不可能长期持续,陷入困境的政府又不得已拒绝了工人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

历史轮回,贝隆终于把自己变成了曾经讨厌的样子,失去了埃娃的阿根廷又开始丧失耐性,风雨欲来,一场政变已在酝酿之中。

1955年9月16日,军官团和天主教会联合发动推翻贝隆的军事行动。3天后,贝隆离开总统府,流亡乌拉圭,后移居西班牙马德里。贝隆的改革宣告失败,阿根廷又回到了军人政变不断的死循环状态。不过还是那句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此时的阿根廷人均GDP仍然高于日本和西班牙等国家。

当阿根廷折腾到1966年之后似乎就睡着了,经济不再增长,人均GDP开始落后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阿根廷人民又开始怀念“贝隆主义”。1973年3月,贝隆忠实粉丝坎波拉就职阿根廷总统,但他不是为了自己当总统,而是为了接贝隆回来。不久,接回贝隆的坎波拉宣布辞职,阿根廷重新举行大选,贝隆梅开二度当选总统。

归来的贝隆

贝隆是聪明人,18年的时间足够让他反思阿根廷的问题和自己犯下的错误。重新执政后,他吸取之前的教训。对外,在对待外资和贸易保护上采取更温和的政策,与拉美国家发展团结友好的关系,力争拉美地区一体化;对内,不再偏袒劳工大众,力求实现各政党、各阶层地位平等,注重产业均衡发展。

贝隆的改革很快收到了成效,通胀减轻、资本回流,负债减少,阿根廷经济出现一线曙光。然而,接手烂摊子的贝隆已经年近八旬,不能再承受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过度的劳累使他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一年之后便追随埃娃而去。阿根廷又进入军政府政变上台的死循环中,直到1982年,一个举世瞩目的事件打破了大西洋的宁静。

07 彻底沦落

长期严重的通胀,终于让阿根廷40万家企业破产。通过政变上台的军政府显然无力改变这种现状,为了转移矛盾,将目光投向了500公里外大西洋中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要说这个群岛,人口其实很少,大概3千来人吧,且大多是英国殖民者的后裔,但无论从历史还是从地理上来讲,它都显而易见地属于阿根廷,都八十年代了,早就日落西山的英国就是赖着不还,这是什么道理?好吧,干一仗!

阿根廷与马岛的位置

那场战争不多说,大家都很清楚,阿根廷战败,马岛至今还在英国人手里,但那场战争对阿根廷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你要知道,阿根廷早在1816年就独立了,它不仅幸运地避开了两次世界大战,还靠战争发了点横财。多年没有对外用兵,都搞不清自己是什么样的实力了,一场马岛战争极大地挫伤了阿根廷人的民族自尊心,从此以后只能去足球场上找回;军政府彻底退出阿根廷历史舞台,民选政府上台,民主化进程得以推进。

但是,从战争一开始,北约国家就对阿根廷实施了经济封锁,重挫了阿根廷的经济,战争让阿根廷耗尽了财力,终于名正言顺地沦为第三世界国家。阿根廷成为第一个从发达国家(准确地说应该是高收入国家)退回发展中国家的实体,从而创造了一个经济词汇——“中等国家收入陷阱”,指一个经济体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发展方式转型,而使社会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的状况,后来南美大部分国家和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先后神奇地掉入这个“陷阱”。

之后的阿根廷民选政府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经济一度有较大的起色,但最终还是转入了衰退。1999年以后,阿根廷又进入民选政府更迭的死循环状态。

08 反思原因

按理说,富饶的潘帕斯黑土地和长期的远离战乱,应该能让南美人民过上稳定富足的生活,可为什么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经济停滞的死循环呢?答案应该就在高通胀里。从军政府上台开始,高通胀就一直伴随着这个国家长达90年之久。而高通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高福利、产业结构单一、债务无度扩张、开足马力印钞票导致本币信用破产等。很多阿根廷老百姓都喜欢用美元,对本国货币没有信心,而每当美国人开动印钞机的时候,阿根廷的通胀就会加剧。

很多阿根廷人都放弃了本币比索

而压垮阿根廷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新冠疫情。疫情导致了阿国各行业减产,而本国不能生产的商品进口又减少,物价只能坐飞机。疫情对阿根廷旅游业也造成沉重打击,损失达到GDP的10%。以上因素,让阿根廷成为全球疫情下第一个“破产”的国家。

但笔者认为,最核心的问题是阿根廷政府的经济政策没有连贯性,总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没有长期坚定的政策执行力,国家经济就只能沦为各届政府的“小白鼠”。所以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不要搞贸易保护,不要被一些狭隘的民族主义牵着鼻子走,一些西方国家正盼着我们也掉入那个“中等收入陷阱”呢!

梅西终于如愿捧起了大力神杯,也许能为这个长期抑郁的国家提振一些信心,但要彻底扭转长久以来的经济颓势,还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和合理的经济政策,必须抓住时代的机遇,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否则,就只能“孤独百年”。

0 阅读:78

像杯太浓的咖啡

简介:美酒配咖啡一杯又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