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豁免不到48小时,新一轮的关税计划已经出现,征收半导体关税?

小风谈史 2025-04-18 11:03:06

如今,特朗普对华贸易政策再次上演了“闪电”变脸。

到48小时前,市场还在消化关税豁免的“利好”消息,转眼间这一承诺就被彻底推翻,而新一轮的关税威胁已然摆上台面。

信源:宣称豁免仅是临时举措,不顾反对再出霸凌招数!美国又威胁征收“半导体关税” 环球时报2025-04-14

特朗普的关税跷跷板

最近这几年,全球市场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让人心里七上八下的,而罪魁祸首就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那场关税大戏。

他一会儿高举关税大棒,一副要跟中国死磕到底的样子,一会儿又突然放下武器,释放和解信号,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政策变来变去的,搞得市场人心惶惶,企业也不知道该怎么规划未,大家都在问,这位反复无常的总统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场关税闹剧的起因,说白了就是特朗普对中国强硬的贸易立场,他一上台就嚷嚷着要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想逼中国在贸易谈判中让步,全球市场当时都吓坏了,各国企业赶紧调整战略,准备迎接冲击。

可就在大家神经紧绷的时候,特朗普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宣布对手机、电脑这些关键产品豁免关税,这消息一出,市场总算松了口气,可这口气还没松完,新的幺蛾子又来了。

然而,豁免消息公布不到48小时,特朗普又变卦了,暗示豁免只是权宜之计,以后还可能重新加征关税。

这一反复,直接把市场又打回了原形,大家又开始犯迷糊,这到底是特朗普的谈判策略,还是他一时兴起的政治冒险?

其实,特朗普的“让步”根本不是真心实意的,完全是多重因素逼的,他挑起的这场关税战,不仅没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美国股市、债市、汇市遭遇“三杀”,市场信心严重受损。

为了避免局面进一步恶化,他不得不调整政策,安抚市场情绪,但这只是杯水车薪,市场并没有真正稳定下来。

同时,美国内部对关税政策也意见不一,以当时的财政部长姆努钦为代表的温和派逐渐占据上风,他们主张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而不是一味强硬。

据说,正是姆努钦劝特朗普暂缓加征关税,避免局势升级,而之前一直支持强硬路线的商务部长罗斯和贸易顾问纳瓦罗则逐渐被边缘化。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美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远超他的想象,中国不但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在很多关键领域也占据主导地位。

尤其是在机电产品领域,中国制造的手机、电脑早已深入美国市场,成了美国消费者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想把这些产业链完全搬回美国,成本高得吓人,技术和人力方面也存在巨大挑战。

《华尔街日报》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想在美国制造苹果手机,简直是痴人说梦,就算能造出来,价格也得高达350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两万多。

面对残酷的现实,特朗普不得不妥协,但为了面子,他又不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

于是,他通过社交媒体和发言人对外宣称,豁免只是暂时的,是为了解决芬太尼问题才做的决定,这种自欺欺人的说法,不仅没能平息外界的质疑,反而更显得他虚伪和反复无常。

特朗普的这番政治表演,在市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商界领袖公开批评他的反复无常,指出这种不确定性严重损害了商业信心,对冲基金大佬比尔·阿克曼更是直言不讳地说,特朗普正在失去全球商界的信任。

企业界普遍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就像儿戏,让企业无所适从,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规划未来的发展,这种不确定性严重打击了企业的投资意愿,也让消费者对未来充满担忧。

同时,美国政界也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提出了质疑。

民主党参议员尖锐地指出,特朗普政策的最大问题就是不确定性,企业不知道五天后政策会怎么变,这种情况下,谁还敢投资?这种不确定性不仅损害了美国经济的活力,也让美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大打折扣。

与美国政商两界的喧嚣不同,中国在面对特朗普的反复无常时,显得格外冷静。

中国的冷静应对

中国官方并没有过激反应,商务部发言人只是淡淡地表示,美国的豁免只是“一小步”,远远不足以解决问题,这番回应既展现了中国的自信,也表明中国不会被特朗普的伎俩所迷惑。

中国明白,贸易战没有赢家,只有合作共赢才是正道,中国政府并没有被特朗普的表面功夫迷惑,他们清楚地认识到,特朗普的“让步”不是真心的,而是在内外压力下的权宜之计。

中国早就为应对贸易摩擦做好了充分准备,并制定了一系列应对预案,中国相信,只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战胜挑战,维护自身利益。

事实上,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与其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不如说是一场混乱的政治表演。

特朗普本人对经济和贸易的理解非常肤浅,他的决策往往基于直觉和个人好恶,缺乏长远规划和战略眼光。

他的反复无常也反映出美国政府内部的混乱和矛盾,特朗普政府的初衷是想通过关税大棒迫使其他国家屈服,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

然而,事与愿违,关税政策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损害了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也让美国在国际社会上陷入了孤立。

为了挽回颓势,特朗普政府开始调整策略,试图通过吸引高科技企业回流美国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然而,市场对此并不买账,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纷纷表达了担忧,认为特朗普的政策充满了不确定性,不利于企业发展,一些曾经支持特朗普的商界大佬也开始反对他,警告他正在失去全球商界的信任。

特朗普政府的另一个目标是将制造业迁回美国,以创造就业机会,但这同样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美国制造业成本高,缺乏熟练工人,而且产业链条也已高度全球化,想将制造业完全迁回美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0 阅读:13
小风谈史

小风谈史

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