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战争75老山“第一杀手”向小平,用31发子弹击毙30人重伤1人

大肥肥文史说 2024-07-31 17:19:00

作者:倪创辉

一分钟的战斗

1984年9月5日,陆军第39集团军第3军军直侦察大队160战术侦察连 接到上级命令,前往844高地执行侦察捕俘任务。

受领任务后,该连组织力量从5日到8日多次深入敌后抵近侦察,摸 清了越军的工事构筑、明暗火力点、雷场及活动规律,尔后根据侦察得 来的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捕俘作战方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亦研究出 了相应处置办法,并组织进行了仿真训练。

1984年9月9日凌晨6时,出撃分队在连长孙建国带领下,经过3天 2夜的艰难行进,于12日8时37分隐蔽进至844高地山脚下的河边。

19时 许,突然天降大雨,电闪雷鸣,敌人观察不便,分队迅速迂回到844高地 侧后,隐蔽于灌木丛中。借着闪电,发现了一个敌哨棚。

连长孙建国亲 自带领1排长王国庆和1班长陆明接近哨棚,经过仔细观察,判断棚内约 有10名敌人。摸清情况后,立即返回灌木丛研究具体捕俘方案。

根据敌 人多难以全部捕获的实际情况,决定先打后抓。班长陆明、刘三修在敌哨棚东4米处小路上布雷,切断844高地顶峰之敌与该敌的联系;工兵和 火箭筒手分别以定向地雷和火箭筒,随时准备向844高地顶峰之敌射撃; 1排长王国庆和另一名班长堵在外边,防敌逃窜;孙建国带领班长陈庆武 和战士胡昌盛冲进哨棚歼灭敌人。布置完毕后,小分队隐蔽在离哨棚5米处的灌木丛中待机。

5时20分,孙建国听到敌人打哈欠、解皮带的声音,认为时机已到, 下令出撃。他率先冲进哨棚,3个短点射毙敌3名;陈庆武同时撃毙一名准备顽抗的敌人,并撃伤一人,随即准备捕俘撤回。孙建国用匕首又结 束了一名躲在蚊帐里摸枪的敌人,另外2名敌人撞开棚壁外逃,被守候在 外面的侦察兵撃毙。

整个战斗不到一分钟即告胜利结束,随后他们铐上一名俘虏,带上缴获的文件和武器弹药迅速撤离。

5时40分,当侦察分队撤出300米时,844高地顶峰之敌发现哨棚遭袭,派兵前来追撃,踏响了侦察小分队预先布置的地雷。敌人马上对我 撤离方向实施拦阻射撃,并以两个排的兵力追来。

孙建国果断命令工兵布雷阻拦。追兵再次踩响地雷,遂不敢再追。侦察分队重新选择方向, 开辟通路,于当日10时25分安全返回营地。

这次袭撃捕俘战斗共毙敌13名(被俘虏之敌在押返途中伤重死亡),我无一伤亡。事后,越军在广播里惊呼「遭到中国高级别动队的无声袭撃」。

昆明军区首长和情报部门首长盛赞这次袭撃战斗「是我军从抗美援朝以来侦察兵一次最成功的奇袭战。」战后,连长孙建国被共青团中央 授予「新长征突撃手」光荣称号。

惨烈的破袭战

1986年3月5日至18日,第21集团军命令184团8连(时为第10侦察大队2连,共184人),前进至1828高地(马店西南侧无名高地)执行捕俘 破袭任务。

1828高地位于中越边境2号界碑南侧,距国境线实地距离7公里。这 里是越军宣传的「反华模范阵地」,经常对我实施军事挑衅。为此,上 级命令侦察大队查明情况,为我军拔除这个钉子做准备。

副指导员孙令辉和大队工兵参谋张云江带破障组,排长张兴仁带警 戒组,指导员张新奎(原184团直政股长)带保障组先行出发,进入通路口,为连队开辟通路。

3月5日,8连前出到1894高地西侧,向1828高地开辟通路,经过9天昼伏夜出,破障组秘密完成了至1828高地西南侧350米的开辟通路任务。

16日晚,全连通过通路进入战斗伏撃位置。潜伏到18日下午1时30 分,7名越军从阵地上向水泉走来。2连张网以待,但越军未进入我捕俘圈又陆续返回。

捕俘不成,2连立即按照第二方案实施破袭,指挥所果断 命令我炮兵猛烈急速向越军阵地炮撃。3月18日13时,2连根据上级的命令向敌发起攻撃,先后摧毁敌驻兵房9栋,暗火力点6个,摧毁敌火炮6门 , 消灭越军60余名。

战至14时47分,鉴于敌方大火向我方蔓延,捕俘组又有2名同志负伤,为避免强攻造成更大伤亡,上级命令连队撤出战斗。

此时,疯狂的 敌人向连队潜伏的地区实施炮火拦截,并打来两枚燃烧弹,引燃了指挥 所及通路附近两米高的茅草。时值6-7级大风,风借火势,迅速蔓延,数十平方公里的作战地区顿时一片火海,卷起几丈高的烟火。大火又引爆 越军预设的地雷,全连被大火包围。在这危急关头,连队党支部决定无 论有多大危险和困难都要组织部队冲出去,把伤员救出来。

2连官兵们表现非常英勇。当连长袁辉、排长李忠国带领46名战士快 速回撤到一个小山洞时,由于洞小人多,连长站在洞口,用身体挡住大火,被烧成重伤,昏倒在洞口。

指导员张新奎负责断后,先后5次冲进大火,救出5名战士。他发现志愿兵郭万福被火烧昏时,扑在郭万福身上, 最后壮烈牺牲。

排长张兴仁在指导员牺牲后接替指挥,在他搀扶最后一 名伤员撤离时,被一股火浪扑倒,壮烈牺牲。

军医陈梅华边抢救包扎伤 员,边组织人员撤退。敌人的炮弹炸伤了他的头部和胸部,身上多处烧 伤,最后光荣献身。

随行的大队指挥组正营职参谋周俊锋(原185团军务股长)、工兵参谋张云江也光荣牺牲。

班长杨建平先后10次冲入火海, 抢救出10名战士,最后一次冲进火海后就再也没有出来。

副班长王勇, 因拉痢疾,卧病在床,当他得知大火包围战友的消息后,跑了11公里赶 到阵地,3次冲进大火,救出2名战士,最后牺牲时「人中」上还扎着一根银针。

经过3个多小时的拼搏,全连撤回驻地。

在这次战斗中全连有5名干部和15名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20名烈士中,战后被追记一等功的有11人,其余9人被追记二等功。

老山「第一杀手」

从天空传来的越军电波中,我技侦部队曾捕捉到了这様一条信息:

「在战区的某战场,本部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竟然有31名官兵被中国军队的狙撃手夺去了性命。对方的子弹都是从这些阵亡的官兵的头部或胸部穿过去,估计这些子弹极有可能是出自一人之手。」

这条敌人的信息很快被证实了。 这位百发百中,给予越 军以极大杀伤的狙撃手 就是我军某部8连7号哨 位的战士向小平。他用 一支狙撃步枪,仅打了 31发子弹,就撃中31个 目标,其中30人毙命, 1人重伤,堪称是一位 真正的弹无虚发的神枪手。

向小平,生于1966 年,四川省南充市南部 县太华乡人。1984年, 高中毕业的向小平成了 一名解放军战士。

受他 所在团的老团长 — — 神枪手魏国来先进事 迹的影响,向小平决心 「要像魏国来那様,做 一名神枪手。」为了练 好手中枪,向小平不怕 苦、不怕累,在地里练 瞄准,一趴就是3个小 时;为了练臂力,在枪 管上挂上砖头练瞄准。 他早晨练、晚上练,练 了卧姿练跪姿,练了跪姿练立姿。执着舆苦练,使向小平成了一名弹无虚发的神枪手,每次实 弹射撃,都是全连第一。在全团、全师的射撃比赛中,他也是第一。

■战斗英雄向小平(下)及狙撃手(上)

1988年,向小平所在部队奉命赴云南前线作战。为了反撃敌人的挑 衅,保卫阵地的安全,上级决定派一名狙撃手,到盆地后侧的39号阵地 开展冷枪歼敌活动。向小平积极向领导要求,争取到了这个任务。

39号阵地是个小山包,上面怪石林立,到处都有敌人埋下的地雷。 向小平来到这里,迅速熟悉了战斗环境,先后排除了60多颗地雷,精心 确定了7个观察点和11个射撃位置,然后投入了战斗。

他一天到晚都在 寻找歼敌目标,常常像壁虎似的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大半天,甚至一整 天。身下的乱石顶得他疼痛麻木,成群的蚊子轮番向他进攻,但他全然 不顾,只是专心致志地搜寻目标。

一旦发现敌人,他枪机一扣,那敌人 就脑袋即刻开花没命了。向小平独自一人战斗在39号阵地上,寂寞、疲 劳、紧张、危险包围着他,但他以顽强的斗志和大无畏的精神战胜了一 切困难,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战斗。凡他发现的目标,无论是坐着的、站 着的,还是跑着的走着的,没有一个逃脱他的神弹。

有一次接连下了几天雨,向小平仍然伏在观察点待敌。由于淋雨过 久,他一连4天发高烧,浑身没有一点力气,连手也抬不起来。这时我军 观察电台给他送去了目标信号,向小平一下子来劲了,跳起来跑到射撃 位置,一枪结果了一个正在朝我方阵地窥测的敌军侦察员。

当向小平往回走的时候,迷迷糊糊地一下子跌到两米多深的崖下。他醒过来后又艰 难地回到栖身之地,想喝水,水没有了,想吃罐头,又没气力打开,于 是爬到洞外啃起了芭蕉树,然后又昏了过去。

就这样,向小平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克服一切困难,出色地狙撃敌人,在40多天里,向 小平以31发子弹,撃毙敌人30个,撃伤敌人1个,成为敌人闻之胆战心惊 的老山「第一杀手」。

1988年5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授予向小平「战斗英 雄」的光荣称号。1989年,向小平被评为全国「十佳」青年。

0 阅读:49

大肥肥文史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