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氏防务周刊》最近发布了一篇有关中国火箭军部队的分析报告,里面一张卫星图中59台东风-26列阵的卫星照片,可以说是极为震撼的一幕。
西方的情报分析师在对几张商业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拍摄的照片进行对比后认为,中国很可能正在加速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的生产工作。
【解放军的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保守估计,仅东风-26发射车的年交付数量就至少可以达到72辆,可以装备2个满编导弹旅。而不保守的话,这一数字可以达到80 - 90辆的水平。《简氏》分析认为,这一增长迹象的出现反映了解放军在加强中远程弹道导弹库存规模的决心。而对于美国及其印太盟友来说,这也是他们最为担忧的问题。因为在2023年时,五角大楼还在当年出具的、记录解放军2022年军事发展情况的《中国军力报告》中称,解放军只有250套中远程导弹发射系统处于服役状态。考虑到当时被五角大楼称为“东风-27”的远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仍处于测试阶段,并无服役迹象。这一数据基本可以视为美军认为解放军有250辆东风-26发射车,也就是7个发射旅。
【简氏发布有关东风-26的分析报告,里面59台发射车列阵】而且就是这7个旅的发射车,美军也认为里面有水分。理由是有一些照片显示解放军的部分发射车并没有处于重载状态,以至于有一些观点认为解放军的东风-26发射车有一部分装的是假导弹,主要用来进行战略欺骗,并不具备打击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五角大楼自己组织的兵棋推演中,他们也经常设定解放军库存导弹不足,无法压制关岛机场的场景。美军内部确实有人相信解放军的中远程弹道导弹部队是一只“纸老虎”,库存导弹数量只够在中美冲突中打一两次。但现在,《简氏》的报告动摇了这一观点。再加上前段时间央视重点报道了在江淮大地的一支东风-26导弹部队,凸显了中国对该型导弹的重视程度。纵使美国人无法通过几张卫星照片,知道这些发射车里装的是真导弹还是假导弹。但他们已知的各种迹象,无不在将答案推向“真导弹”的那一边。
【央视重点报道江淮大地的一支东风-26导弹部队】而且不要忘了,250辆发射车的数据是美军在22年记录下来的。但根据《简氏》的分析,解放军实际上早在2023年就已经开始增产东风-26了,当年就生产了约71台发射车。今年保底72辆,最高80-90辆的产能成绩就是《简氏》依照这一数据进行的预测。换言之到今年年底时,即便按照最保守估计,解放军装备的东风-26发射车数量也将达到390-400辆,对关岛的火力投送能力比两年前提高了56%。
【演训场上组织实弹射击的东风-26发射车】此外,《简氏》也好,五角大楼自己的分析报告也罢,都没有重点提及库存弹药这一因素。要知道解放军的导弹发射车可不是一次性用品,打完一发导弹就退役。每辆发射车都有相应数量的备弹,而哪怕这个数字只有2枚,也意味着解放军有800枚可以在战时直达关岛的“快递”。这是个什么概念?直到2023年12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才向五角大楼交付了第800枚萨德反导系统的拦截弹。考虑到该型系统在其服役期间的训练、演习损耗,外加援助以色列产生的额外需求。纵使2024年已经过去了10个月,且洛马公司还在积极生产该型拦截弹,全美上下的萨德系统库存弹药也不会超过800发。面对近千枚瞄准关岛的东风-26,完全是力不从心。
【在关岛的美军萨德反导系统】更不用说,美军不可能在防御关岛的问题上集中全美的萨德系统来应对解放军火箭军的威胁。西太美军并不只有关岛这一个基地,解放军在战时也有其他目标要打。甚至火箭军还有东风-21、东风-17等其他导弹可以对西太美军构成威胁,以至于不管五角大楼怎么加强印太方向的反导力量,来自火箭军的压力依旧不减。所以回过头看美国对解放军扩产东风-26的担忧,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担忧的并不单纯是针对东风-26这型导弹,而是这型导弹背后所代表的,中美逐渐攻守异形的战略态势。不过话又说回来,就中国目前所处的战略态势,东风-26的增产在加强解放军中远程打击能力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美国方面很可能会以此为由,加强在中国周边部署的核力量。
【美军的B61-12战术核弹】因为东风-26既是一型中远程弹道导弹,也是一型核常兼备导弹。在美国国防情报局出具的报告中,东风-26更是被美国人看做中国加强战术核力量的标志性装备。虽然中国承诺过“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在美国的战术理论中,核武器从来都是用来在战时“先发制人”的重要手段。也因此,面对解放军以肉眼可见速度增长的东风-26,向来喜欢以己度人的美军必然会将其与解放军的战术核打击能力画等号。而作为应对,五角大楼往亚太地区增加战术核武器部署规模的可能性也是水涨船高。毋庸置疑,一旦美军选择这么做,将为中美之间的博弈增添更多变量。但反过来看,当美国在对华问题上打出核武器这张底牌时,也说明寻常的遏华手段已经不再好用,这何尝不是对解放军军事发展成绩的一种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