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多人不看好《蛟龙行动》呢?
在我看来,《蛟龙行动》是春节档电影中最有可能成为一批超级黑马的搅局者。
最近春节档电影纷纷加大了宣传力度,许多人也对春节档票房作出了预测。我翻了一圈,大家对《蛟龙行动》的预测都非常得低,大部分都把它排在了倒数前两名。
理由无非是这么几点,有的说主创团队没有吸引力,或者是说主旋律已经看腻了,有审美疲劳之类的。
这些观点在我看来有点想当然了。
因为《蛟龙》的前作《红海行动》当年也是在被不怎么看好的情况下,靠着口碑一路逆袭,最终打败了众望所谓的《唐探2》,成为年度票房冠军的。当时的张译包括黄景瑜等其他主创,也只是正处于上升期,流量和票房号召力还没有后来那么大。
所以《红海》的成功,主要原因还是撬动了大量的自然水,收获的是真正的路人盘。
《蛟龙行动》完全有可能复刻《红海》的成功,靠口碑、拉长线,后来居上。
其次,说主旋律题材审美疲劳就更加可笑了。哪怕放在全球电影市场,主旋律也依然都是主流,永远不会过时。
只是这几年,在《红海》《长津湖》系列等电影之后,我们的主旋律大片要么没有特别出彩的作品,要么一股脑地都聚焦在抗美援朝的题材上,所以大家才会产生有些审美疲劳的错觉。
回到《蛟龙行动》上,现代化军事战争的题材在国产影视作品中本来就是极其稀缺的,而聚焦核潜艇海洋战争的题材更是第一次,所以这样的内容不应该是新鲜感十足吗?哪来看腻了一说!
另外,《红海行动》是深入海外国家,用小分队作战;而这一次,是敌人打上门,在家门口迎战。如果结合当下的两岸时局来看,是不是更加有意思呢?会不会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呢?
所以,在我看来《蛟龙行动》不仅仅是一部现代化的军事战争动作片,更是展示国家力量,向潜在敌人秀肌肉的重磅作品。
我们经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在我们欢庆新年的时刻,在阖家团圆的时刻,在我们坐在电影院里享受快乐的时刻,正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守卫这片安宁。
所以说,我是真的很看好《蛟龙行动》,只要影片质量过硬,它完全有可能成为一匹超级大黑马,搅乱春节档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