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巷人家》中,黄玲无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黄玲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女性,拥有着坚强与柔情并存的复杂性格。她不仅是家中的脊梁,更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她在社会与家庭中承担着多重角色。工作上,她是棉纺厂的一名老员工,十几岁就入了厂,工作认真努力,年年都是劳动模范,也因此而分到了两间房,来到了小巷。家庭中,她是一位母亲,有着一儿一女,丈夫是棉纺厂附中的一名老师,过着看似幸福的日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黄玲的角色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而这个转变,也是从走入这个小院开始的。
一、忍耐和顺从
进入小院前的黄玲,是一个超级忍耐和顺从的人。
在筒子楼居住时,面对前来找丈夫补课的学生,她总是带着儿女出去外面躲着,有家不能回。在单位,她任劳信得过怨,经常被人顶班而上夜班。在家里,丈夫把工资给了父母,她也毫无怨言。
面对家庭重男轻女思想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她始终默默承受着压力和不公,从无怨言,但还是屡屡受到庄家人的欺负。
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年过春节,她去阿公阿婆家拜年,辛辛苦苦忙碌了半天,做了一大桌子的菜,结果到吃饭时,由于人多家里小,坐不下,她被阿婆赶到了厨房,和女儿一起默默地吃饭。
看到这些,让人心中发酸,也为她叫屈不迭。
二、努力和抗争
面对丈夫庄超英的愚孝行为,黄玲始终保持理智,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家庭不受外界的影响。
刚结婚时,庄超英把全部工资给了父母。生了儿子,她要回了三分之一;生了女儿,她又要回了一半。因为她知道,即使孝顺也要有一个边界。
来到小院后,受到邻居宋莹的影响,她开始勇敢地对抗家庭中的不公平现象,努力维护自己和儿女的权利和利益。
面对庄家三番五次的挑起事端,一会儿要让振南振北来他们家里住,来家里补课,一会儿要让向鹏飞落户到家里,来家里住;一会儿要让她去照顾生病的阿婆。她顶住了压力,坚持了自己的主张。
“家里太小,图南和筱婷要学习,家里住不下。”
“这个房子是单位分给我的,如果你们真要住进来,我就和超英离婚。没有我的允许,谁也不能住进来。”
这些不紧不慢、不争不吵,却又掷地有声的话语,看似无情无意,但为了儿子庄图南和女儿庄筱婷的未来,她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宁愿与丈夫闹翻也不肯轻易低头。
丈夫不理解,摔门而去,离家出走;儿子不理解,认为她不通情理。但她还是勇敢地坚持了自己的决定。“我不能拿这些去赌。”最终,儿子女儿双双考上了一中,考上了名牌大学。
那一年,庄超英从同济大学回来后,由衷地说了一句,“还是你当时的坚持是对的。”也算是对她的肯定和认可。
过年去阿公阿婆家拜年,她一进家就躺在床上,直到饭好后才起来。这些小小的举动,其实就是一种无声的反抗。
她的这些改变,虽然充满了挑战和困难,却也展示了女性在逆境中成长的强大力量。
三、独立和自主
那一年,棉纺厂不景气,她被迫下岗,每天待在家里不出门,还不停地给自己洗脑,“我们家儿女都大了,比起其他双职工,我们幸运多了。”
儿子知道情况后,想要每年给她一笔钱。她没有要,而是要自己独立去承担。
后来,她终于坚强地走了出去,去车上卖票,后来又在家里开了小饭桌,实现了独立自主。
在她的心里,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能什么都依靠别人,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这样才能不受别人的影响。
正是她的坚强和努力,才使她走出了阴影,开启了新的人生。
面对女儿的恋爱,以及瞒着家里领了离婚证,她没有像丈夫一样大发雷霆,而是沉稳地给女儿讲清了利害关系,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并且还时不时地给丈夫做工作,拉着他去练习太极剑,缓解他的情绪。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她从未放弃过对孩子们的期望和对生活的热爱。即便在遭遇困难时,她也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向我们展现了作为母亲的坚强。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母爱是无私和伟大的。
正如庄桦林对庄筱婷所说的,“你比姑姑幸运,你有一个什么都为你着想的妈。”
黄玲的故事,是一段关于忍耐与反抗的历程。她的人生虽然充满了坎坷,但她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原则,最终也获得了情感上的富足和生活上的改善。
她的故事也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不公,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主张,总会有克服困难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