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4月18日,东北军还有东北军区一起召开了一场会议,主要是针对下步作战目标的制定,在经过众人讨论之后,大家觉得先对长春下手,可毛主席对此却很不高兴,毕竟之前还提出要将国民党军封闭在东北,并将其各个击破,而这个作战计划违背了之前的思想,所以毛主席不同意这样的打法。可是在看到东北局对南下作战表示出来的困难,四天之后毛主席还是同意了这个作战计划。
攻打长春的计划中,东野将会派出九个纵队对长春进行包围,攻城的有七个纵队,另外两个纵队还有其他的独立师一起负责打援的任务。这个时候的东野已经有了十二个纵队,并且这次作战计划的兵力是总人数的60%。
林总觉得东野出动的七个纵队总兵力是30万,在攻城时有炮兵的配合,想要打下长春城还是比较容易地。在东野结束之前的冬季攻势后,就派出了五个独立师驻守在长春附近,主要是对驻守在长春的敌人进行监视与围堵。
当时郑洞国带着一兵团长期缩在城内不出来,而他们现在还完好无损主要是凭借长春城的防御工事。在攻打长春的计划得到了批准之后,东野的首长就开始调兵遣将,让独立师的炮兵向着小合隆镇进军,将大房身机场封锁,这样就可以将长春与沈阳空中的联系切断,至于东野的主力则向着长春城靠拢。
独立师行动快速很快就完成任务,而郑洞国在发现机场被我军占领后,特别恐慌,要知道机场就是唯一的生还机会,如果被对方占领,那么自己生还机会也就岌岌可危了,所以郑洞国立刻派兵从长春城里出来,向小合隆镇发起进攻。
守备军出动,不仅是要抢回机场的控制权,还顺便搞点粮食,所以这场战斗也是比较激烈的。东野主官在听说郑洞国派兵出动了,很高兴觉得机会来了,于是就立刻给1纵与6纵下达命令,让他们直接将敌人的后路切断,然后在长春之外将这股敌人给消灭掉。
假如国军的七军在长春的外围被消灭了,那么之后东野再去攻打长春就显得容易多了。主要是因为郑洞国手里就只有两个军,一个是新七军,另一个就是60军,而其他的守备军也都是地方部队其实力不咋样,所以也不足为惧,60军是属于滇军,中央军就是新七军。
李天佑与黄永胜在接到命令之后,立刻带着部队极速行军向着机场方向冲去。随即六纵就对大房身机场发起了进攻,战斗持续半个小时,守备在机场的56师的一团被我军击溃,而机场的控制权就被我军掌控。
虽然六纵的战斗很顺利,可一纵却遭到了新七军的袭击,好在主力纵队赶到,这才稳住了阵脚。郑洞国在听说机场失守后,特别震怒立刻让新七军对机场发起反攻,一定要将机场夺回来。就这样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原本林总觉得在一纵与六纵的配合下,是可以将新七军给吃掉的,可后来的结果却是出动了十万人,只消灭敌人五千多人,而新七军中主力38师竟然还能全身而退。
而且当时我军可是付出了两千多人的伤亡,这让林总不得不慎重考虑这次进攻计划。在他看来长春的守军也不是没有战斗力,而且他们的战力不俗,甚至在与东野的主力交战,还可以全身而退,看来攻打长春的计划还得再考虑考虑。既然对长春守军有了新的认识,那么东野主官就不会再坚持攻打长春了,而后就向毛主席说明了情况,并且表示之后将主力调到热南承德,还有古北口地区作战,这让毛主席很不高兴,好在朱德看了一纵与六纵的伤亡情况后,觉得长春不打也可以,最后毛主席才同意东野不打长春。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