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一周年:30年来,为什么俄与中国友好发展、与欧美却走向敌对?

商学中人 2023-02-25 08:39:55

在俄乌战争一周年之际,联合国大会以141票赞成、7票反对、32票弃权通过决议,督促俄罗斯立即撤出乌克兰。中国、印度在弃权国之列。

也就在这一周年之际,外交部正式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其中第1条就是尊重各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第8条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这两条是乌方爱听的;第2条反对冷战思维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都应重视,第10条停止单边制裁,这两条是俄方爱听的,其他8条的立场比较均衡,第12条甚至在说中国愿为战后重建出力。总之,复杂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希望和平早日到来。

有人将俄乌战争与1937年日本侵华相比,认为中国现在的立场不正义,不谴责俄罗斯支持乌克兰是不道德的,甚至搬出了汪精卫。

但我们得明白,俄乌战争发生万里之外,对一个中国人来说,当然和中日战争的感受不一样。就像生活在1937年的一个普通乌克兰人(当时还是苏联的一部分),对中日战争会有多少关注度?

就官方立场而言,被欧美大力拉拢视为民主盟友的印度都可以中立、弃权,正被美国极限打压被北约公开声称是最大战略挑战的中国,难道就非得站队欧美与俄反目成仇吗?

我也认为俄罗斯出兵乌克兰是大错特错的不智不义之举,但俄乌关系、俄欧俄美关系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在1991年前苏联解体时,俄乌是兄弟国家,俄与欧美也在互相拥抱,显然都比那时的俄中关系好多了——意识形态、思想文化、经济制度,当时正被制裁的中国与俄罗斯距离更远不是吗?但30多年来,虽然中俄两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两国关系始终保持了稳定、友好发展,直至现在的“背靠背”,那为什么俄与西方的关系却越来越糟呢?

一些历史事实:

1991年3月,戈尔巴乔夫曾用全民公投来决定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是否应该继续存在,当时的投票者中有70%支持成立一个经过改革的新联盟,约70%的乌克兰人也希望继续留在新的联盟内。

1991年8月,莫斯科发生了一场反对戈尔巴乔夫的政变,虽然不到72小时就失败了,但戈尔巴乔夫从此失去了权力,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成了最有权势的人。此后,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各个加盟共和国的独立意识急剧增长,直到1991年12月苏联崩溃。

在苏联分崩离析前夕,叶利钦曾让他的新闻秘书发出一份声明:如果乌克兰和其他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俄罗斯将有权对这些共和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边界提出质疑,甚至暗示克里米亚和包括顿巴斯在内的乌克兰东部将成为争议地区,如果乌克兰坚持独立,它将面临被分割的威胁。

克里米亚是沙俄时代花了极大代价从奥斯曼土耳其手里抢来的,顿巴斯地区的工业也是从沙俄时代就开始倾注巨大资源,甚至为了筹集资金把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1954年,曾在顿涅茨克当过矿山机械师的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将原属于俄罗斯的克里米亚作为礼物划给了乌克兰,以庆祝这两个斯拉夫兄弟民族重新统一300周年。

所以,当前苏联解体,重新分家时,俄罗斯对于失去克里米亚与顿巴斯是不甘心的。但毕竟那时还是兄弟民族,1997年,俄罗斯与乌克兰签署协议,承认乌克兰对克里米亚的主权。乌克兰则将塞瓦斯托波尔海军基地租借给俄罗斯。

但也就在1997年,乌克兰与北约签署了特殊伙伴关系纲领,并在基辅创建了一座北约情报中心。

就是这同一个俄罗斯,在这30多年里,它与原本疏远的中国保持了和平友好的关系,却与一度蜜月期的欧美渐行渐远,与曾是兄弟的乌克兰甚至兵戎相见成了死敌。为什么会有这样巨大的差别?

固然可以说有俄罗斯的帝国基因和普的个人野心因素,但也得承认欧美对俄的提防围堵挤压欺骗吧?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这个世界就是参差不齐的,我们得承认现实就是有灰度的。各国纵然有文明高下之分,但彼此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妥协,不要把对方妖魔化,给世界和平多一点空间吧。

0 阅读:28

商学中人

简介:商学中人,商中学人,书香可人,书可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