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湖南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新湖南 2025-01-18 07:00:14

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湖南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2025年1月17日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第四次会议通过)

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大剑

大会主席团:

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查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湖南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计划报告)、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初步审查的基础上,根据各代表团的审查意见,对计划报告和2025年计划草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24年计划执行难中求进、进中向好,高质量发展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4年,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全力做好“十个统筹”、大力实施“八大行动”,有效应对了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战胜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结构优化、质态向好,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年度计划指标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预期性指标和粮食生产、就业等约束性指标完成较好;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等指标不及预期。当前,我省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问题和短板弱项,特别是稳增长压力仍然不少、扩大有效益的投资面临困难、产业转型遇到瓶颈、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部分地方统筹化债和发展难度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还比较突出等,需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计划报告和2025年计划草案总体可行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省人民政府提出的计划报告和2025年计划草案,全面贯彻了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符合省委十二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部署安排,符合“十四五”规划纲要目标要求,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政策取向、具体措施基本协调匹配,总体可行。建议本次大会批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计划报告和2025年计划草案。

三、做好2025年计划执行工作的建议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锚定目标、坚定信心、迎难而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此,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

(一)着力发挥政策综合效应。统筹用好用足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全力争资争项,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靶向施策,及时出台配套政策和落实措施。强化财政税收、产业发展、收入分配、就业等政策的综合集成和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避免相互掣肘,确保政策“组合拳”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及时消除政策落实中的堵点痛点,让政策早落地真发力,让市场主体早受益真得利。切实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完善规划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

(二)多措并举有效提振内需。把全方位扩大内需作为战略之举、根本之策,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全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积极培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更好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快推动“两重”项目建设,全力争取央企在湘投资重大项目,加强项目谋划,做实前期工作,抢抓机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积极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统筹用好预算内投资和债券资金,着力提高投资效益;持续破解民间投资瓶颈制约,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切实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和内生动力。

(三)持续用力打造“三个高地”。保持定力,集中资源,强力推进“三个高地”标志性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积极支持存量企业提产扩能、原地倍增,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增强全省先进制造业综合实力。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支持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推动“研发在长沙、转化制造在市州”的模式落地见效。更大力度稳外贸稳外资,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与RCEP成员国经贸合作,推动中非贸易主体向湖南集聚,支持湘企抱团出海,扩大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全方位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国家战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四)蹄疾步稳推进改革攻坚。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突出问题导向,大胆探索创新,扎实推动中央和省委明确的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制度机制,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加快融入和主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好公共资源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攻坚战,规范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完善促进湘商回归的长效机制。紧盯要素支撑、金融支持等重点,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点面结合、梯次推进,稳步实施第一批12项重大改革事项。

(五)久久为功优化营商环境。把法治作为最好的营商环境,全面加强依法行政,切实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务服务效能。严格规范涉企执法行为,着力整治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突出问题。持续开展助企纾困行动,针对性解决企业融资、用能、用工等问题,强化要素保障,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着力整治“新官不理旧账”,抓实政府拖欠企业账款清理,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六)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就业优先,更加注重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做好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工作,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民增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全力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工作。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突出生态问题整改,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七)全力以赴防风险守底线。着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用好国家支持政策加大化债力度,加强防范违规举债、变相举债制度建设,坚决化存量、遏增量。切实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依法加强金融活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有序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打好“保交楼”“保交房”攻坚战,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标本兼治抓好安全生产。扎实开展社会矛盾风险化解,有效防范和及时应对社会安全事件。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1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