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将中国分为了两大世界,一面展现一线城市互联网新时代的蓬勃生机,一面展现着三四线县城社会的畸形和丑陋。这似乎与郝景芳笔下的《北京折叠?不谋而合。
说来也奇怪,这些互联网上的“上层人类”,一旦提及中国的县城,笔触之下,难免包含着嘲讽、揶揄、不屑甚至鄙弃。尽管,那里曾经是孕育自己的地方。
从快手到拼多多,中国互联网的主流论调,对中国的县城往往是一种俯视的角度,其心态极其复杂。中国人,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看不起县城生活?
01.因为出生,所以憎恨
爱与恨是并存的,没有爱便没有恨。那些拾起行囊,一挥而别的年轻人,通过各种方式逃离了自己出生的县城。因为县城给不了他们想要的,他们渴求公平的环境和诸多的机遇,就像一个母亲,再无法养育你的雄心,那么你也只有高飞。
这是时代背景。而当这些人飞往遥远的大都市以后,反差形成了。他们对那个日益衰落的县城充满了失望,于是种种情绪应运而生。
一种是十分客观的分析,什么小县城没有机会啦,人情社会,啥事都要凭关系啦等等。另一种就是从快手等直播中看到的社会,从互联网媒介中看到的一个呈现在世人眼中丑陋的世界,愚昧和愚蠢,他们彻底失望了。
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互联网“上层人”,生活在互联网构造的假象,是互联网渗透到县城以后,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诞生的变种。
在这尤其要提到的,一个是快手,一个是拼多多。前者,向我们展示了网络上三四线城市群众的众生态,但多数属于哗众取宠的丑态;后者被媒体解读为,展示了真实的中国,并且引发了关于消费层级的讨论。
但是,无论媒体怎么解读。那个我们曾经依赖的地方,正在从遥远陌生变得不可接近。说什么“一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容不下灵魂”,其实无非是,自己已经不认可那个地方。
02.县城生活,才是生活的范本
县城生活,其实没什么不好。尽管在我们看来,有诸多的不忍直视。
比如,在职业上除了教师、国企、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其他就是自己做生意。再简单一点,就是铁饭碗和打零工,要么一辈子不用换工作,要么不停地换工作。
在休闲方式上,除了打麻将就是跳广场舞,要么就是小镇青年蜂拥走进电影院和网吧。娱乐方式寥寥,且被一线上层人鄙视。
但是县城生活,比起一线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范本。
首先是时间和生活节奏,县城的生活节奏永远是慢条斯理的,不急不慢的,人们花在工作上的同情,根据高德地图的统计,在晚高峰也不过是16分钟,而这在一线时间为76分钟。
大部分在一线的人,时间要么用在加班,要么就用在通勤,挤在狭小的出租屋里想象着未来。确实,一线有很多机会,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脱颖而出。有多少人因此成为了分母呢?
反观县城呢,通勤时间的大大缩短,可以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业余爱好,陪伴家人,锻炼身体上,他们的作息时间可以很规律,不用像一线那样,半夜两三点,还有陆陆续续下班的身影。
优哉游哉的生活,虽然违背了年轻人奋斗的准则,但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言,并没有任何错。
他们可能拿着三千的月薪,但是吃住都不用花钱,住在宽敞的大房子,享受这一天的时光。在发达国家的城乡,不正是过着这样的生活吗?
而我们的县城,还缺什么呢?
03.平视县城,才是第一步
在我所说的概念中,三四线和县城、农村都属于同一个概念范畴的,这一点要清楚。因为在通勤时间内,其实也就在一个小时以内。
在这样一个距离范围内,所谓的县城生活,被远去的人们在网络上刻意丑化了,在专业媒体那里,又只能以一种另外世界的范本进行研究。
无论怎么样,他们的姿态是居高临下的,这一点应该值得警醒。首要的是平视县城,拉近距离,县城是我们的第一故乡。
中国2000多座县城,在我看来,正在孕育中国人未来的生活方式,关键在于如何建设和引导。是的,打麻将和跳广场舞可能会同时存在,但是大部分人还是正常的享受生活。
人情关系等等也会存在,各种风俗礼节也会存在,剥开这一切呢,我们发现,也许县城才是生活的最佳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