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没钱向舅舅借钱被拒,大伯凑钱帮他,送大伯房子时舅舅却找上门!
“我可是你亲舅!你妈都不敢这样对我!”
随着一声怒吼,大伟的舅舅摔门而出,坐着车就走了。
这一刻大伟心里早就没有波动,甚至这一幕自己也想过无数次,却没有想过,老舅这次来找他只是为了借钱,张口就是30万。
他本来也没钱,可就算是有钱,也不会借给这个舅舅,他想起来十多年的事情,现在恨得牙痒痒!
旁边的大伯劝大伟不要往心里去,要学会释怀,但大伟想了又想,他该怎么释怀呢?
1.
大伟的父亲当年还是挺能赚钱的,那个时候大家日子过的都很一般,但大伟的父亲比较有生意头脑,不是做点卖大米的生意,就是自己打煤球,然后装在车里挨个村庄去卖。
大伟清楚的记得,自己小的时候,常常跟着爸爸出去卖煤球,有的时候能够卖到天黑才回家。
那个年代,车还没有那么普遍,但大伟的父亲已经买得起一辆大型的三轮车,他就坐在车后面跟着父亲下乡。
很多邻村的人在买东西的时候就问大伟的父亲有几个孩子,他就说,一儿一女。
不少人就感慨“哎呀,你的命怎么这么好,有儿有女,真不错。”
也确实,在那个还是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的时候,谁家有个一儿一女,确实是个幸福的事情。
大伟的父亲为人爽快,做事也大方,虽然大伟有好几个姨,但每次去姥姥家,都是父亲在干活,日常做饭也是他在做。
因为家里有车,所以农忙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大伟的父亲开车去帮忙,甚至自己家里的活都没干,让爷爷奶奶去忙活,也会帮着姥姥一家人干活。
老舅很喜欢大伟的父亲来帮忙,一来是因为大伟家有车,二来是大伟的父亲干活很卖力,三来就是老舅可以跟父亲借钱。老舅知道大伟家有点钱,而且大伟的母亲很疼老舅,所以但凡张口借钱,就没有借不到的时候。
可是老舅不怎么正干,每日晃晃悠悠的。就连娶亲的费用,大伟家都没少出。不过这钱也没有留下什么字据,所以只是两个人知道借了多少,旁人不知道。
大伟的母亲就说,这是自己的亲弟弟,不会赖账的,但好多年后,大伟才明白,赖账的人,是不分亲戚关系的。
2.
又是一年农忙季节,大伟的父亲在姥姥家干了一天的活,有点疲惫,晚饭的时候老舅给父亲倒了不少酒,父亲本来不想喝,他想着吃完饭就回家,毕竟自己家里的活还没有干,他也担心父母太过于操劳。
但是父亲架不住舅舅的劝说,一直说这是好酒,自己一直舍不得喝,就等着这个好姐夫来的时候招待一下。
几杯下肚,稍微有点醉,但还算清醒。
这个时候,大伟的父亲还是执意要回去。
老舅就送他到村口,说了两句闲话之后,转身走了。
父亲迷迷糊糊的开着车,最后发生了车祸,人当场就没了。
那个时候,大伟才8岁。他还不懂得什么是离去,什么是死亡,只是知道奶奶哭的很伤心,他也就跟着伤心起来了。
下葬的时候,老舅也来了,他鞠了躬之后就找个地方坐下。
大伟刚从屋里出来,就看到老舅和几个姨夫在谈笑风生,哈哈大笑起来。他这一刻不明白,明明家里有人去世了,他们怎么会这么开心呢?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很久很久,甚至自己都结婚生子了,他都没有想明白。
后来的日子,大伟发现,家里的东西慢慢的开始少了。
父亲那个拉庄稼的三轮车被卖了,那辆摩托车也被卖了,还有浇水用的机器,找不到,甚至连自己家的存粮,都找不见。
那段时间,母亲几乎每天都要去姥姥家,甚至一住就是好几天。
大伟年纪小,不懂事,也没有在乎这些。
他只是偶尔看到老舅过来拉东西,老舅还悄悄告诉他不要说话,当大伟问的时候,老舅也在制止。
再后来,就是母亲改嫁了,他清楚的记得,改嫁的那天,他腿受伤了,是大伯背着他去的村委会,村长做的主持,就大伟的抚养权,给了爷爷奶奶。至于大伟母亲和老舅拉走的那些东西,就不追究了。
多年后大伟才明白过来,原来那段时间,是老舅在劝着母亲改嫁,家里的东西,也都是老舅拉走卖的。
回想起来,当年爷爷把大伟背回自己家的时候,那确实是家徒四壁,除了堂屋和厨房的门还在,其他的都不在了。
就连家里唯一的一个铁大门,也被老舅半夜给卸走了。
自从母亲改嫁后,大伟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自己的这个家里,没有铁大门的生活,大伟的爷爷就拿来一个木板子,横着放,这就算是一个门了。
虽然抵挡不了什么,但意义在就是个门。
也忘记是多少年了,有一天大伟放学回来,看到有人在给自己家装门,这一刻他惊呆了,但想了一下,装门不是需要花钱吗?可是自己家里没钱啊。
爷爷说,这是大伯给拿的钱装的门。
3.
大伟虽然没了父母,但爷爷奶奶还算健康,一直在种地,所以上学的事情,问题不大。
一直到了上初中那年,需要跑到镇上去上学。
但是家里没有自行车。
这一趟就要30公里,靠走路,实在是太累了。
他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走路走了一年,鞋都磨烂了,初一这一年,他实在是不想再走路。
于是他想要一辆自行车,哪怕二手的也行。
可是二手的,也要一百来块钱,这对于大伟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后来,他想到了当年老舅没少跟自己家里借钱,这钱自从父亲去世后,也不了了之。
后来想了想,他决定去跟老舅要钱。不多,就要100块钱就行。
出发的时候,奶奶还给他用尿素袋装了一只鸡,毕竟那还是孩子的舅舅,不能空手去。
对于去老舅家的路,大伟还是记得十分的清楚,那些年,他没少跟着父亲去他家帮忙。
刚到家门口的时候,就看到了舅妈。大伟嘴甜,张口就喊一声舅妈,笑容灿烂。
舅妈没有好脸色,就问他来干嘛,大伟就说给老舅送只鸡吃,是奶奶养的,可好了。
舅妈一脸嫌弃,甚至还捏起了鼻子。
她说“你舅在打麻将,忙得很,你放下就走吧。”
大伟懵了,他想过借来钱,想过被拒绝,但是没想过老舅去打麻将也不出来见见自己。
大伟说“我等一下我舅吧!”
舅妈没好脸色的说“那你等吧,我出去了”
说完就走,一时间,家里就剩下大伟一个人。
老舅的家他来过好几次,但这一次来,感受却是如此大的不一样,说不上来哪里不一样,但总是怪怪的。
最后,眼看天快黑了,老舅一家没人回来。
他怕抹黑回家,就又带着那只鸡回家了。
奶奶此刻已经站在村口等他了。看到大伟带着那个尿素袋回来的时候,奶奶也明白了,钱是没要到。
4.
大伯知道了这件事,没有说什么,第二天,大娘就给大卫推过来一辆车子。
大伟认知这个车子,那是大娘的娘家人送给她的,自己这么多年一直很爱惜,他有点不敢接。
但大娘就告诉他,这是大伯的意思,随便骑吧,反正她在村里也用不到。
这车子,一骑就是3年。
大伟很努力,后来考上了高中,是去县里上学。
他把车子洗好,又还给了大娘。
初中以前,大伟的家庭情况特殊,所以可以申请一些补助,但是到了高中就不一样了,学费,就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大伟又一次犯难了。
这一次,大伯也表示,跟大伟一起去孩子舅舅家,多少是要点钱的。弟弟当年借出去的那么多钱,现在要回来3000总不过分吧。
但大伟还是拒绝了,他想自己去要钱。
这一次,大伟没有像上次那么带只鸡去,而是买了1斤的饼干和一大串香蕉去了。
好多年没见,老舅的日子似乎过的很不错,听说他开上了挖掘机,收入不低,也买了车。
大伟走到他家门口的时候,确实看到了那辆车,很新,很不错。
老舅看到大伟来了,就比较兴奋,甚至还主动接过他手里的香蕉,问他怎么想起来看看老舅了。
大伟就说了这些年的事情,还夸老舅很能干,这都买上车了。
老舅大手一挥“不值钱不值钱,才二十来万!”
二十来万。大伟听都没听过这么多钱,二十多万,那得是多少钱!
看来老舅确实赚到不少钱,这样一来,自己借千把块钱,应该问题不难。
可当老舅知道大伟是来借钱的时候,他脸色大变,瞬间就不开心了。大伟也是着急了,便说当年自己父亲没少帮助舅舅,借了不少钱。
结果这个时候舅妈就不乐意了,她怒吼“借借借,啥时候借的,我咋不知道,拿出来借条,有借条我们就还给你,别一天天这没有的事让你胡诌八百遍!”
这话让大伟不知道该怎么接。他确实没有什么借条。
这一来二去的,气氛也是十分的尴尬,几个人都没有说话。
大伟眼看这事没戏,也就无所谓了,他彻底放弃这条路了,就是就要走,结果却被老舅喊住。
他以为老舅是良心发现,没想到老舅是让他把香蕉和饼干都带走。
“我们家不吃这玩意,你拿回家给你奶吃吧!”
大伟拿着香蕉和饼干就走了。
舅妈恶狠狠地说“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上什么学上,能考上大学吗!浪费钱!”
.....
回来的时候,他走在一条小路上,坐了下来。
自己一边吃着香蕉,一边哭。
也不知道吃了几根,已经撑的不行,他就慢悠悠的回去了。
到家的时候,看到大伯在屋里等他。
原来大伯是来送钱的。
这一刻,他再也绷不住了,哇的一下就哭出来了。
5.
之后的路还很长,但大伟都没有再去跟老舅借过钱。
上大学的时候,改嫁后的母亲给他拿了500块钱,几个姨全都没有出声,全当这件事没有发生。
他也不在乎,反正,这亲戚,也就这么回事了。
大伯知道,上大学需要很多钱,而且大伟也是他们家第一个大学生。
大伯凑了8000块钱,都给了大伟,还告诉他,到了学校,如果缺钱,记得跟他说,他想办法凑。
后来大伟才知道,这钱是大伯跟工厂里的人借的。
大伯有3个儿子,每个儿子都在上学,大娘一直在家务农,所以一家5口人,基本上都是靠大伯一个人在撑着。
而且那些年,大伯就是一个普通打工人,兜里也是没钱。
他不敢想象,这8000块钱,是他借了多少钱的钱,也不知道,大伯要还多久才能够还干净。
上了大学,他没有跟家里要过钱。
大伟申请了助学贷款,平时还有做家教做兼职,也算是能够裹住自己的生活。
大四那年,他本来是有保研的资格,但是拒绝了,而是直接去了一家企业实习。
他知道,上了大学,已经是天大的事情,已经比很多人都幸运太多了,这个时候,赚钱才是最重要的,学历的事情。就没那么重要了。
几年后,他技术还可以,就辞职自己单干起来,而且是从一线城市转到了三线城市。
这里是自己的老家,生活节奏慢,消费水平也不高,但是自己干之后,赚多少都是自己的。
几年下来,公司的员工从之前的3个,也变成了15个。
虽然规模不大,但也很知足。
6.
大伯年纪大了,也马上就要退休,但是3个儿子的压力,是巨大的。
大伟把老家的那个宅子给了大伯,反正他已经在外买了房子,也不会再回那个老家住了。但是大伯不一样,他有3个儿子,但宅基地就只有1个。
后来,大伯的小儿子结婚的时候,大伟帮他付了首付。
大伯当时是极力拒绝的,说什么也不肯收,毕竟老家的宅子已经给了,现在又要给一个付首付的房子,这给的太多了。
可大伟觉得,这都是自己应该做的。
而且大伯和大娘年龄都这么大了,再干几年就要退休,他们辛苦一辈子,办完3个孩子的事情,兜里也没什么养老钱。
只是付个首付,大伟觉得,应该的。
只是不知道,这个消息怎么就传到了老舅的耳朵里。
这一天,老舅竟然开着车来到了大伟的那个老家。
好多年了,老舅从来都没有来过这里,甚至大伟结婚的时候,通知都到位了,结果老舅偏偏说找不到大伟家的路在哪,忘记了。
大伟苦笑一下,当年来自己家拉东西的时候,可是轻车熟路啊。
当然,这些大伟也都不在乎了。
这次,老舅和舅妈都来了,还带了礼物。
上来就一顿猛夸大伟有多厉害,有多成功,这都是他们家的基因强大的缘故。
大伟知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就直接问老舅来是要干嘛。
原来,这些年老舅吃喝玩乐一样没落下,他儿子也是不正干,不仅把市区的房子给卖了,也把家里的几辆车都给卖了。
现在老舅开的这辆,是换的二手车。
老舅打了很多的感情牌,说这么多年大伟多么不容易,做舅舅的是多么的心疼,多么的可怜这个孩子,都是那狠心的姐夫抛下了这孤儿寡母的。
大伟早就听腻了这些话,所以并没有在意。
他有点直白,就问老舅,来干嘛。
老舅本来是想装一下,现在也不装了。就想着借30万过渡一下。
大伟懵了“你当我是多有钱是吗?30万说借就借?”
“哎呀,你不是大老板吗?”
“谁说我是大老板了?我生意难的时候,整夜整夜哭的睡不着,你们怎么不来看我!”
“你看看,你净说一些不能听的话!”
几个人你来我往的说了几句,气氛开始灼热。
最后老舅就说“你给你大伯还买了房子,你借给我30万咋了?我可是你亲舅!”
“没有!亲舅也一分没有!爱咋咋!”
大伟愤怒的看着老舅和舅妈,一字一句说的清楚。
老舅或许是看到没啥希望,就说了一些狠话,然后摔门而出!
大伟看着离去的老舅,也是感慨万千,这么多年没来看过自己,没想到,来一次竟然是为了借钱,张口就是30万,真当自己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
想想十几年前,每次去他家借钱,不是躲着不见,就是直接不借。想想这么多年,如果不是大伯一家人一直在帮助,恐怕自己连高中都上不了,早早进厂打工了。
这恩情,不是一回事,不是说,有什么亲情,就要办什么事。
而是,有什么事,看什么亲情。
十年河东转河西,或许现在的老舅也没想过,有一天会来跟这个外甥借钱吧,如果自己能够料到有这么一天,那会不会当年就对他好一点呢?
但并没有。
有些亲情,或许就是这样吧,有些亲戚或许只是在看父辈的面子上而存在,当你变成了一个人,什么也都没有了!
大伟不管这些了。也无所谓,过好自己的一生就行,无愧于人就行!
叶子
感恩、回报你大伯是对的,你还算是个有良心的孩子
快乐一生
做的很好,是个男子汉,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糊里糊涂
劣种基因的家族,万万不可与之有交集,文中的就是………
用户12xxx95
理都不理你舅,还那么多废话。
cz
一会儿舅舅,一会儿老舅,舅舅和老舅一样吗?虽然在一些地方“老”也指最小的。但大多数老舅、老叔等是指大一辈的。
心情
是国家培养了你,不是你大伯。
蓝色的冬天 回复 09-26 14:30
如果助学金是免费的话,那勉强算…
用户15xxx15 回复 09-26 14:14
[点赞],很好!胆肥!!
monte
借什么借一个钢板都不借 这种人属于抠门那种坏事做绝的人不适合做朋友或者亲戚最好断绝来往关系。
迷惘
如果是我连家门都不给进
扬帆
那个妈呢?
无遍也着有遍
做得对,大伯的需要多少五十可以给100 舅的一毛都不能给
年年有鱼
知恩图报,好人好报
用户15xxx17
小便就是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