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发现邻居家的小孩一直在院子里忙碌,不时蹲下,不时抬头,好像在进行一场秘密探险。
我忍不住问他在做什么,他开心地告诉我:“我们幼儿园里在做春分节气活动,这可是我们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原来,这位小朋友就读于河南安阳的北关区第三幼儿园。
上周,他们幼儿园以“春分到 春趣生”为主题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升旗仪式。
仪式当天,大二班的小朋友们整齐列队,站在操场上,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神情。
小朋友梁若晴作为主持人,声音稚嫩却十分有力地宣布:“我们的春分主题升旗仪式现在开始!
”接着,护旗手马子悦等小朋友举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全体师生的注视下缓缓升旗,鼓乐手杨昊天等同学用稚嫩的双手敲响鼓点,现场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升旗仪式结束后,老师们没有急着散场,而是利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细致生动地向孩子们介绍了春分节气的由来和特点。
小朋友们一个个睁大眼睛,认真听着老师讲述古代中国人如何根据太阳运行变化,划分了二十四个节气,而春分正是其中之一。
有的小朋友听完激动地跑到讲台上,指着屏幕上的一棵萌发新芽的树说:“老师,老师,我还没见过春天的新芽是什么样子的呢!
”老师们笑着回应:“别急,今天我们还会去找春天的足迹,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随着老师一声令下,小朋友们在幼儿园的花圃、草坪、操场等地仔细寻找春天的痕迹。
有的小朋友发现了一棵发芽的小树,有的摘了一朵刚绽放的小花,更多的是激动地跑来跑去,四处打量,一切都充满新奇。
“春天来到了小树的枝头上,来到了漂亮的小花上,来到了我们的画笔下。
”孩子们兴奋地把找到的春天痕迹画到了画纸上,颜色缤纷,图案各异。
有的画的是绿油油的小草,有的是黄色的迎春花,小朋友们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描绘出属于他们的春天。
不能只寻足迹,幼儿园还为孩子们准备了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老师告诉我们,“春分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只有亲身体验,孩子们才能真正理解和热爱这些节日。
首先是“立春蛋”游戏。
老师们拿出了洗干净的鸡蛋,告诉孩子们春分有立蛋的传统习俗。
小朋友们开始尝试着让鸡蛋站立,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但每个小朋友都玩得很开心。
接着,孩子们拿起画笔,为自己的蝴蝶风筝绘上斑斓的色彩。
风筝制作好后,他们兴高采烈地跑到操场上,拉着风筝线奔跑,风筝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又是一年春色好,忙趁东风放纸鸢。
”老师们的话语仿佛让我们回到了古时清明时节的乡村场景。
孩子们用手指蘸上颜料,一点点按压在画纸上,创造出一棵棵“开满桃花”的大树。
小朋友们专注而认真,每个瞬间都透着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
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春分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乐在其中,还能让他们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节气的内涵和魅力。
北关区第三幼儿园致力于通过这种体验式的教育方法,让孩子们在无形中感知传统文化的美好。
童年的春分,孩子们在北关区第三幼儿园里度过了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
春分节气,这样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时刻,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知识和乐趣,更在心底埋下了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种子。
这些活动不仅富有趣味,更承载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动手、交流,也更加懂得珍惜和热爱所处的环境。
春天的足迹在他们的记忆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宝贵的一课。
或许多年以后,当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再次回想起幼儿园的春分活动时,会记起那一树树桃花、那一抹抹春色,以及那些欢声笑语中积攒的美好与力量。
春分虽短,童年的记忆却长,这一天的点点滴滴将伴随他们,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