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执导的电视剧《回响》播完了,实话说,看完之后,百感交集。
很难衡量是烂尾还是不烂尾,总莫名觉得上当了。
可以说,看完这部剧唯一的收获就只有“啜妮”这个演员了。
在剧里,她饰演的是徐山川的“原配妻子”沈小迎。
聪明、冷静、清醒、大气、知性但也有其隐秘的恶。
沈小迎深谙平衡的艺术。
正室和外室、金钱和感情、家庭和婚姻、爱与恨、得与失,她都力求平衡。
只是在她如此费尽心思“装点门面”的时候,内里的溃败还是让人一目了然了。
她呈现在外的人间清醒有多让人敬佩,背后的满地狼藉就有多让人唏嘘。
可以肯定的说,虽然戏份少得可怜,但这个角色是剧里为数不多的亮点了,
啜妮内敛的演绎给观众很大想象空间的同时,也让角色立住了。
剧里,演技好的却是神神叨叨作天作地,人设好的却被烂演技毁了,出彩的女性角色几乎没有。
沈小迎倒是让人耳目一新,颜值大气,演技自然,人设也讨喜。
这部剧大多数时候得靠快进来避免浮夸矫情段落的荼毒,只有沈小迎的戏份值得慢下来品味一番。
能靠几场戏就让观众印象深刻,这个女演员是让人刮目相看的。
啜妮,33岁,长得不是很惊艳,也没啥流量,但看得出来她是在认真演戏的。
《我的前半生》里的洛洛;
《生逢灿烂的日子》里的范荣;
《创业时代》里的杨阳洋;
《上锁的房间》里的秦左漫;
《热爱》里的李貌;
《天涯热土》里的沈丹宁;
《生活万岁》里的庞文静;
《北撤南辕》里的司梦;
《听说我喜欢你》里的丁意媛......
看得出来,啜妮的资源不是很好,毕竟绝大多数都还是配角。
但是在有限的戏份里,她的表演几乎都能“抓住观众的眼球”,这是不容易的。
只是相比于同龄的李沁、谭松韵、李一桐这样演技颜值占优还颇有流量的女演员,啜妮“默默无名”得多。
可以说,啜妮似乎生生把自己的一副好牌打得稀烂了。
她的起点相较而言高得多。
出生于北京的啜妮有着一对双双奔赴于表演前线的父母。
母亲是从小学戏曲的演员,父亲啜二勇是名老戏骨。
《三国演义》里的吕范,《弘一大师》里的文熙,《水浒传》里的张文远,《北平无战事》里的侯俊堂,《大江大河》里的费厂长等都是啜二勇出演的。
显然,他在演艺圈是没啥名气的。
但其实啜二勇的舞台在话剧圈。
他不仅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的一级演员,还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显而易见的是,在表演上都有深厚功夫的父母成为了啜妮的领路人。
父母对表演的热爱,她从小就深有体会。
耳濡目染下,啜妮很小的年纪就开始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当演员。
“当演员是我从小的梦想,很幸运,小时候就开始演戏求学之路也没离开过表演艺术到现在也一直与自己喜欢的职业朝夕相伴。”
从小到大,啜妮不是在话剧舞台后台,就是片场剧场,那是她除了家之外最亲切的地方。
这就是领先优势。
当别人还对表演毫无概念的时候她对片场各个工种如数家珍了,当别人还拘泥于理论知识的时候,她已经能投入实践,进行真表演了。
不意外的,她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
意外的是,她还读了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
这一步就注定了啜妮很难走红了。
因为她压根就不想红。
想红干嘛考研究生啊,毕竟高中都没毕业的都能靠烂演技被夸得天花乱坠,甚至还能拥有顶级流量。
而啜妮呢,从出道以来就跟一切商业活动或者花边新闻切断了联系。
这也导致了作为演艺圈一份子的她显得很“无聊”。
大家都喜欢凑热闹,谁会对一个踏实演戏默默耕耘的演员热切关注呢?
在外人眼里,啜妮是有点浪费家里的好资源的。
但她注定做不了“星二代”,因为他父母就不是明星。
他们家的家风就是“把演员当成一个职业,而非成明星的跳板”。
“名和利不在我们家的教育范围之内。”
有一天,她出门,一个阿姨叫了她“杨阳洋”。
那是啜妮角色的名字。
她高兴极了。
一直以来,啜妮都很“偏执”地认为:
如果因为绯闻被别人记住自己会很屈辱,只有因为角色被被人记住才会很自豪。
这跟胡歌是一样的。
他对此也深有理会。
《琅琊榜》播出后,他跟靳东去饭馆吃饭,被人认出来了。
这是很稀疏平常的一件事,但对两个人的称呼让胡歌很受刺痛。
对靳东,大家喊的是琅琊阁阁主,对胡歌,大家喊的是胡歌。
同样是《琅琊榜》里的角色,他也希望大家叫他“梅长苏”,更希望大家能因为角色记住他。
好演员都希望角色比自己本人出名。
啜妮也是。
“我希望自己塑造的角色能被记住而不是作为明星、作为艺人被记住。”
她的偶像是周迅,她希望能成为像周迅一样的演员。
“我也想成为像她一样感受力超群的演员。”
周迅是一个一部戏演完之后,半条命就没了的演员。
虽然很难企及,但她是她的方向。
除了周迅之外,陈道明、颜丙燕也是她在演员道路上的明灯:
“把每一个角色都当作自己的代表作去演,而不是为了薪酬、为了钱、为了名。”
当然了,任何一个被社会毒打过的成年人都会觉得这番话太过天真和傻气,甚至不接地气。
啜妮的确与浮躁逐利的演艺圈有点格格不入。
她不喜欢这个时代,她向往的是70年代。
那个年代更简单、更稳定,感情上也更纯粹。
不像现在,复杂得多。
经商的不一定有文化,有文化的不一定富裕,有钱的也可能只是个拆二代,钱赚得多的不一定是演得好的。
如果能走捷径,可想而知的是没有那么多人能抵制住诱惑。
很多明星不是这样吗?
用短暂的青春挣完这辈子的钱后下半辈子就剩挥霍了。
有的时候,是需要一些天真的理想主义者来坚守一些行业的底线的。
如果不是如此,啜妮也不会得到陈道明的赏识。
“陈老师是我的贵人。”
在《我的前半生》里,啜妮扮演的寿司店员工洛洛与陈道明有不少的对手戏。
但她毫无怯场,甚至跟老戏骨对戏的同时还能保持自己的锋芒,不至于被陈道明的气场淹没,让观众记住,这实属不易。
对踏实演戏的年轻人,陈道明一向很欣赏。
在片场,他教给了啜妮很多宝贵的经验。
后来,啜妮能出演《热爱》都是陈道明推荐的。
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好演员能走在一起,好演员也是惺惺相惜的。
演员和明星是壁垒分明的。
当你选择做明星,那就很难回到演员这条路了。
成了明星,一堆人伺候你,明星就活成了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
慢慢地,它失去了飞的能力,他失去了感知事物细枝末节的能力。
失去了敏感度,失去了角色感知力,失去了人物创作力,演员的表演就套路化模板化了。
诸如此类的所谓演员不计其数,只能让人徒留惋惜。
能坚守初心的演员是难得的。
啜妮如果能耐得住寂寞,那她就能凭借角色让观众记住。
而《回响》里的沈小迎就让她多了一个名字。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
印小天就是因为他,才从一线下来的,这个女人是个撒谎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