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王教授视点 在清朝那片绚烂多彩的文学星空中,纳兰性德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星辰,以其温婉细腻、哀而不伤的词风,照亮了后世读者的心田。《琵琶仙·中秋》一词,是他情感世界的一次深刻剖析,于中秋之夜,以月为媒,铺陈开一幅幅孤寂与超脱交织的画卷。
原文: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开篇:碧海冰轮,宇宙之问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开篇即以壮阔的自然景象为引,碧海浩瀚,月光如冰轮般皎洁,它不言不语,却年复一年地经历着圆缺的轮回。纳兰性德以诗人独有的敏感与哲思,向这无垠的宇宙发问,仿佛在探寻生命、情感乃至世间万物背后的终极意义。这一问,是对月的询问,对自我、对人生、对宇宙奥秘的深刻反思。
秋香清辉,情感之殇
“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秋风轻拂,带来阵阵秋香,与月光交织成一幅清冷而唯美的画面。在纳兰性德眼中,这份美好却化作了无尽的愁绪。他深知,即便是在这如此良辰美景之下,内心的孤独与哀伤也无法被掩盖。这种情感的落差,如同好天良夜与悲咽之间的鸿沟,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旧月重对,孤独之影
“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时光荏苒,人事已非,纳兰性德独自面对那轮曾经见证过无数欢聚与别离的明月时,心中涌起的不仅是对过往的怀念,更有对现状的无奈与苦涩。旧时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但如今却只能形单影只,这份孤独与寂寞,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奈。回忆往昔,岁月如歌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词人笔触一转,将我们带入了那段无忧无虑、充满欢声笑语的往昔时光。在花径中嬉戏捉迷藏的场景、轻摇小扇感受季节更迭的细腻感受……这些细微而温馨的生活片段,如同珍珠般串联起纳兰性德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这些美好的回忆如今只能成为他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愫,让人在感叹岁月无情的同时,感受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与眷恋。
百感填膺,超脱之境
“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在经历了情感的起伏与挣扎后,纳兰性德终于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他意识到,无论是欢乐还是悲伤、相聚还是离别,都不过是人生旅途中的匆匆过客。于是,他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去面对这一切,将心中的百感化为一种深沉的宁静与平和。“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这里的“紫玉”指代琵琶这一乐器,象征着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纳兰性德任由夜寒将这一切美好吹裂,展现出他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洞察与坦然接受。这种超脱物外的情怀,让他的词作具有了更加深邃的哲理意蕴。
【结语】
纳兰性德的《琵琶仙·中秋》是一首描绘中秋月夜孤寂景象的词作,一次对人生、情感、宇宙奥秘的深刻探索与领悟。在这首词中,我们看到了纳兰性德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看到了他在面对人生无常时所展现出的从容与淡然。这种情感与态度的转变,让词作本身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与层次,让我们在品味之余获得了更多的启示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