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能化(L2级及以上)覆盖过半新车,800V快充替代传统补能方式,汽车行业正从技术普及转向“体验决胜”阶段。在技术迭代周期压缩、用户需求颗粒度细化至场景级别的双重挑战下,3月13日将在北京举办的“2025年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趋势座谈会”,将为企业提供用户需求驱动的质量升维新路径。

会议由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及汽车消费者投诉信息受理平台车质网与凯睿赛驰咨询联合主办,今年聚焦“质量升维”核心命题,定向邀请主流车企、供应链企业参会,通过数据分析与趋势研究,构建质量竞争新坐标系。
2024年,车质网受理的有效投诉量创纪录超过17万宗,技术迭代与质量保障失衡矛盾凸显:智能化问题占比进一步增加,电动化领域依然面临电池衰减异常等集中痛点。同时,变速箱异响、转向卡顿等传统质量问题也在拉低用户体验。本次会议将发布《2024年度车质网投诉分析总结报告》,按照惯例,将向与会者公开过去一年客诉信息方面诸多底层数据。报告将首次引入“企业24小时回复率”与“用户7天撤诉率”两大指标,结合用户画像,为企业优化用户体验提供精准导航。
会上,凯睿赛驰咨询将现场解读《2025年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趋势分析》。该报告基于数万条用户反馈及产品评测数据,结合产品状态、用户需求、问题案例,分析质量需求分化、市场特性、消费者理解及新技术挑战,提出9项改进建议。
研讨环节,与会者将围绕智能化技术普及、新能源车更多场景覆盖下的质量保障展开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智能制造与供应链协同实现降本不降质,如何在“用户定义时代”敏捷响应质量新需求等,都将是现场重点研讨的实战话题。
2025年的汽车行业将加速分化:一面是车企“堆料式”智能化内卷,另一面是用户对体验瑕疵的“零容忍”。此次会议将不仅提供数据与研判支撑,更将以头部企业的实战经验,为参与者搭建“质量升维”的决策参考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