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中国石化股价大跌近7%,并发出通告说旗下全资子公司联合石化“在某些原油交易过程中因油价下跌产生部分损失,本公司正在评估具体情况。联合石化总经理陈波先生和党委书记詹麒先生因工作原因停职。”
官方说法并未给出具体原因及损失金额,但已有传闻是前段时间油价高企时,联合石化董事长陈波做多原油期权,但近来油价大跌造成巨额亏损,或有数十亿美元之巨。
详情究竟如何,还需中国石化的更多官方公报,但此事很容易让人想起十几年前的中国航油期权亏损案例,主人公是当时的中国航油总裁陈久霖。
陈久霖并非庸人,1981年,这个来自湖北的农家子弟考上了北京大学。1997年,他受中国航油集团公司委派前往新加坡,接管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起初他只有一个下属,公司几乎是个空壳,上级给的资本是21.9万美元。7年后,中国航油(新加坡)净资产达到1.5亿美元,成为中国国企海外创业的标兵,陈个人也收获了一系列荣誉。
然而,他栽在了石油期货上。2003年,因美国出兵伊拉克导致油价猛涨,这使卖空的陈久霖陷入困境。
最初,也即2004年3月时,账面亏损只是580万美元,如果及时止损,也就到此为止。但是,陈久霖选择了展期,注入资金,继续赌博。到10月份,亏损扩大到8000万美元,陈久霖被迫向北京的集团公司求助。如果罢手,损失也是到此为止,但集团公司决定继续注入资金赌下去。直到11月29日,信心崩溃,最终斩仓,实际亏损5.5亿美元。陈久霖由英雄变为罪人,进监狱呆了几年。
市场上没有常胜将军,人们对于正常的投资失败应该给予宽容。但中航油陈久霖事件反映出的恰恰是难以及时止损——如果是陈久霖自己的企业,他很可能在出现580万美元时就认栽了。但这是国企,一方面并非自己的资产,另一方面580万美元的失误可能会让自己下台,那么,何不往大里赌上一赌?
14年后,联合石化总经理陈波和党委书记詹麒,是否也是败在这上面?
对了,早已出狱的陈久霖(现在叫陈九霖)对此事还发了个朋友圈,写了首打油诗。